社會學理論(上)

2007 年 秋季

 

授課教師:賴曉黎

時間地點:每週二 234,社 207  每週二 @,社 207

聯絡方式:社會系館 314 室
     02-33661235
     sllai@social.ntu.edu.tw
     http://sllai.social.ntu.edu.tw/

約談時間:個別約定

 

課程簡介

    理論( theoria )一詞源自宗教,是以一種非參與的方式觀看宇宙。而自社會學從哲學中獨立出來時,理論在這個學科領域裡就有其特殊意義。作為一種觀看而非實作的參與方式,社會學理論採取了懷疑與批判的角度,除了開展我們心靈與精神的視野,並且重建我們對實在與世界的認識。而當我們使用社會學理論這個詞時,似乎是那麼習以為常、不以為意,對其內容甚至也都視為理所當然、不證自明。然而,我們用社會學理論指的是什麼,我們對這個詞的理解是什麼,似乎又讓每個社會學初學者傷透腦筋,而研究者則每每都須不斷重新反省、再三領會。

   以新的觀點和新的解讀方式重新面對歷史,這個轉折可以說是社會學獨立成學的一個重要的分離點。在社會學的研究中,歷史不再只是過去人物、事件發生的場所、容器或載體,歷史是社會學研究的充分且必要的條件。正如Bourdieu所說的:「所有的社會學都是歷史的,而任何歷史學也應當都是社會學的」。然而,社會學理論從特定觀點出發,並以特定角度形成社會現象的系統性詮釋,這也就與社會思想史、社會哲學以及社會學有了顯著的差異。本課程的目的就在:初步介紹以歷史為視域的理論研究取向。

  傳統上,社會學理論分為古典與當代兩個部分,除了兩者探討主題、研究方法乃至思考取向都有不同之外,作為社會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很難在短時間內讓大家既廣博又精通。即便如此,面對浩瀚的古典社會學理論,一個學期也難免捉襟見肘;若不想淪為無所不包的通論課程或是潛心名家的專論課程,那麼如何取得平衡實在是一個難題。經過取捨,本學期的範圍就集中在古典社會學理論的四位重要思想家,即:Marx, Durkheim, Weber & Simmel。雖說研讀每位思想家的時數不多,但仍希望能讓同學一窺古典社會學的堂奧。


課程進行

  修課同學必需分組,每組 4 ~5 人並推舉組長一人。選課確定後,組長請務必將全組名單寄給老師(含系級、學號、姓名、 e-mail、網站筆名或暱稱),組長並請留連絡電話。確定修課的同學必需上教學網站註冊,各小組擁有自己的版並可自行命名,但至少要有三個討論版,即:「文獻討論」版、「個人作業」版以及「期末報告」版。小組討論版建在「2007_秋_社會學理論(上)」論壇標題下。所有文件傳遞、消息通知與作業繳交等,請全部 po 到小組自己的版上,並請自行備份。相關網路問題,請洽任課教師。

  課程包括四部分:

1. 教師講授:

 

學期大半的課程由教師主要以演講方式進行,內容著重實例討論與概念分析。

 

2. 文獻討論:

 

(a) 每週繳交小組的文獻討論摘要,須於下次上課24小時前 po 到「文獻討論」版,引用原文請標示頁碼,二手書請註明出處。沒有參加小組討論的同學,請個別張貼自己意見。
(b) 10/02 1844 必須參考網站:http://home.freeuk.net/lemmaesthetics/index.htm
(c) 其中有兩篇須中英對照,即:11/06〈人性的兩重性及其社會條件〉以及 1/08〈社會如何是可能的?〉。
(d) 每位思想家的學術社群。

 

3. 個人作業:

 

(a) 本學期修課同學必須個別精讀兩本著作,即《社會分工論》與《基督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 。步驟如下:做摘要、glossary、到串概念。個人作業未達課程要求者,直接參加期末考試,毋需參與期末報告撰寫。
(b) 書目資料:
  《社會分工論》,爾幹著;渠東譯。台北市:左岸文化,2006。
  《基督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韋伯著;康樂、簡惠美譯。台北市:遠流,2007

 

4. 期末報告:

(a) 個人作業通過者,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期末報告撰寫。小組可自行決定期末報告主題,範圍限本學期課程內容,並且至少須參考相關二手書籍五種以上。
(b) 報告主題與參考文獻必須先與助教討論並經助教同意方可進行。確定期末報告題目後,每週均須呈現期末報告的進度,請 po 到「期末報告」版。

  評分方式:期末報告佔 30%,個人報告佔 20%,每週作業佔 20%,助教評量佔 20%,課堂參與佔 10%。


課程進度

9 /18


課程簡介

9 /25


中秋節(放假一天)


10/02


《1844 年經濟學哲學手稿》,馬克思著,中共中央馬克思列寧恩格斯斯大林著作編譯局編譯。頁50-93京市
:人民,2004,第3版。
* 參考網站:http://home.freeuk.net/lemmaesthetics/index.htm


10/09


《費爾巴哈:唯物主義觀點和唯心主義觀點的對立》,馬克思著,中共中央馬克思列寧恩格斯斯大林著作編譯局編譯。頁50-93北京市:人民, 1988。

10/16


《 路易‧波拿巴的霧月十八日》,馬克思著,中共中央馬克思列寧恩格斯斯大林著作編譯局編譯頁8-116北京市:人民,2001,第3版。


10/23


《資本論》 ,第一卷 ,第一章,馬克思著,中共中央馬克思列寧恩格斯斯大林著作編譯局編譯。頁47-102,北京市:人民,2004,第2版。
* 個人作業:《社會分工論》完成

10/30


〈教育與社會學〉,涂爾幹著, 沈傑譯。收在《道德教育》,頁229-290,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6,第1版。

11/06


〈人性的兩重性及其社會條件〉, 爾幹著;汲?、付德根、渠東譯收在《亂倫禁忌及其起源》,頁177-188,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6,第1版。
*(中英對照


11/13


《社會學方法的淮則》,爾幹著;狄玉明譯。頁1-65 北京:商務印書館, 1995,第1版。


11/20



《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
,涂爾幹著;渠東汲?譯。頁1-94,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6,第1版。
* 個人作業:《基督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完成


11/27


《社會學的基本概念》,韋伯著;顧忠華譯。17-97 臺北市 : 遠流, 民82, 初版。
* 期末報告題目初步確定
12/04

支配的類型〉,韋伯著;康樂等譯。收在《韋伯作品集Ⅱ》 頁297-379,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4,第1版。
12/11


〈經濟與歷史〉,韋伯著;康樂等譯。收在《韋伯作品集Ⅱ》 頁149-280,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4,第1版

12/18

〈宗教與世界〉韋伯著;康樂等譯。收在《韋伯作品集Ⅴ》 頁447-550,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4,第1版
* 期末報告討論
12/25


〈陌生人〉,齊美爾著;費勇、吳?譯。收在《時尚的哲學》 頁110-115,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2001,第一版。
〈大都會與棈神生活〉
,齊美爾著;費勇、吳?譯。收在《時尚的哲學》 頁186-199,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2001,第一版。

1 /01

開國紀念日(放假一天)
1 /08

〈社會如何是可能的?〉齊美爾著;林榮遠編譯。收在《社會如何是可能的:齊美爾社會學文選》 頁358-376,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2,第1版
*(中英對照
1 /15


期末報告討論/期末考試

1 /22

繳交期末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