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發展與設計 九十六學年度第一學期 課程大綱 授課教師: 王秀槐 時間: 星期一1:20-3:10pm 地點: 新聞所 209室 師生互動時間: 請與教師約定 新聞所 109室 聯絡電話: 3366-5707 一. 課程目標: 為因應近來課程改革的新趨勢,新一代教師必須具有課程發展設計的專業知能。本課程兼具理論與實務,內涵包括:(1)課程發展與設計的基本理念;(2)教科書評鑑與選用;(3)學校本位課程規劃;(4)單元課程設計(教案設計)要素與過程。透過「從做中學」的過程,培養修習者了解課程發展與設計原理、分析現行課程內涵、評鑑選取教材、以及設計單元課程教案的能力。 二. 每週課程內容: 次數 上課主題 資料 相關概念/活動 活動/作業 9/17 課程介紹、課程意涵 Ch. 1 課程大綱介紹、名詞定義 學習社群建立 9/29(六) 課程結構 Ch.2 課程教學、四類課程 學校課程設計 10/1 學校本位課程 講義 九年一貫、理念、實例 反思、組成小組 10/8 課程設計取向 Ch.3 學科、學生、社會 個人取向測驗 10/15 課程設計模式、流程 Ch.4 目標模式、Tylor流程(3S) 討論學校方案 教科書評鑑 10/22 教材評鑑、發展趨勢 講義 教科書評鑑標準,領域發展趨勢 10/29 單元課程設計 講義 教案五要素、實例 討論個人教案 11/5 教科書評鑑報告 各領域版本教科書評鑑 同領域小組 11/12 學校課程發展 〔外賓演講 or 小組討論〕 課程單元設計 11/19 學校本位課程方案/教案 初稿:獲得回饋、予以修正 異質小組報告 11/26 課程理念與目標 Ch.5 認知、情意、技能領域目標 檢視方案目標 12/3 課程選擇與組織 Ch.6-7 課程選擇原則、組織、統整 檢視方案內容 12/10 課程評鑑與實施 Ch. 8 評鑑模式、改革與實施 檢視方案評量 12/17 我國課程現今議題 講義 國中、高中、大學課程 討論思考 12/24 國際新興課程議題 講義 分化統整、多元文化、政治社會 討論思考 12/31 教學單元設計教案(修正) 提出報告、獲得回饋 小組/個人報告 1/7 教學單元設計教案(修正) 課程總結 提出報告、獲得回饋 小組互評 小組/個人報告 繳交期末報告 三. 教學資料 (一)教科書 1. 指定教科書:課程發展與設計 (1994) 黃政傑著 東華書局 2. 參考書目: 甄曉蘭(2004)。課程理論與實務。台北:高等教育出版社。 黃政傑(主編)(2005)。課程思想。台北:冠學出版社。 施良方(1997)。課程理論。高雄:麗文文化。 歐用生(2006)。課程理論與實踐。台北:學富文化。 方德隆(2001)。課程理論與實務。高雄:麗文文化。 Holmes, B & Mclean, M. 張文軍(譯)(1999)。各國課程比較研究。台北:揚智。 張嘉育(1999)。學校本位課程發展。台北:師大書苑。 李坤崇(2000)。統整課程理念與實務。臺北:心理出版社。 教育部(2002)。九年一貫課程試辦與推動工作成果彙編(1-6)。台北:教育部 3. 講義:根據相關議題,加以補充 4. 相關網站/資源  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教學網站 http://teach.eje.edu.tw/  北市九年一貫課程聯盟 http://course9.ccjh.tp.edu.tw/  98高中課程暫定綱要網學科中心網頁http://www.cer.ntnu.edu.tw/hs/index0.htm  相關教科書出版社網站 四. 作業與成績評量: 本課程作業為一系列學習活動,在學期中按部就班完成,不致全部匯集在期末成為負擔, 共有2個報告. (一) 同領域小組:任教領域教科書評鑑(20%)  (1) 針對任教領域現行市面上主要教科書版本(一個學期),同領域學員每人負責1冊(包括學生與教師手冊),依據教科書評鑑標準,進行分析檢視,互相比較,寫成書面報告,內容包括:(1) 不同版本教科書特色,(2) 按照評鑑規準表,比較分析不同版本內涵,(3) 針對領域發展趨勢,評論教科書內涵,(4)對各版本內容給予修正建議,(5)建議不同版本適合使用學校。  (2) 個人若無其他同領域學員合作,若選擇比較兩冊以上教科書,教師將酌予加分(extra credits)。 (三)異質小組:(60%)包含下列兩部分 1.學校課程規劃 (20%) (1) 小組組成「XX學校課程規劃委員會」(請針對一個實際存在的國、高中、職),針對學校願景、教師特質、學生特質、社區特質、進行SWOTS分析,找出學生需要,社區需要,針對某一年級(或類型)的學生設計一個一學期的學校本位課程方案,內容用Taylor的課程設計模式:(1) 目標來源分析:學生特質、學科知識、社區需要;(2)你們的教育理念(教育哲學);(3)目標(確定目標) (4)主題/單元名稱(教育經驗的選擇)、(5)單元概要(教育經驗的組織)、(6)實施程序、(7)評鑑方法。 2. 個人教學單元設計(40%) (2) content design: 個人配合小組設計出來的學校本位課程方案,每個人設計其中一個單元主題(包括4-5節課)[可配合你的學科專長],設計詳細的教學單元內容(包括每一節課的: (a)目標(能力指標) (c) 內容 (d)活動 (e)媒體 (f) 評量 (g)資源)。整個單元的設計將在課程進行中,透過討論回饋修正,逐步完成。 (3) revision: 我們相信集思可以廣益,因此每個人的教案需要獲得至少1位同領域、1位不同領域同學的建議,並且據以修正,因此最後繳交要附上2份(他人的)建議評量表 (4) testing: 在設計過程及完成階段,需找到至少1名為教案對象的該年級的中學生作為試教討論對象,探究內容是否可行、是否過深、是否有興趣等問題,並且據以修正(也可以整組一起找一組中學生來測試)。 (5) rationale: 上述教案除內容(What)外,書面報告內容尚需討論(Why):(a)為什麼訂定這個主題、這些目標;(b) 分析學生先備知識,(c) 轉化知識內容為學生可理解的課程內涵,(d)如何精選內容活動;(e)為何如此組織;(f) 討論預見實施時會產生的情況與(g)可能的潛在課程;以及如何(h)評鑑這個課程設計的效果。 (6) 整份教案需經過期中不斷的討論修正發展而成,因此請於期中(11/19)繳交教案設計初稿(一定要繳交,當作期中報告),期末(12/31、1/7)進行口頭報告,並(1/7)繳交完整版書面報告。 (三)課堂參與(20%):出席情況與討論參與 (四)由於本課程非常重視團體小組合作,因此將在期末進行「小組合作學習互評」,結果將作為教師評分的重要依據。 五. 期末作業繳交 請於期末(1月7日) 繳交小組報告與個人報告(包括:書面報告 以及電子檔),報告請按時繳交。 ?? ?? ??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