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資訊
課程名稱
公民教育導論
INTRODUCTION TO CIVIL DEUCATION 
開課學期
98-2 
授課對象
 
授課教師
賴顯英 
課號
NtlDev1035 
課程識別碼
341 11420 
班次
01 
學分
全/半年
半年 
必/選修
 
上課時間
星期二1,2(8:10~10:00) 
上課地點
普202 
備註
可充抵公民教育。。A5:公民意識與社會分析領域。
總人數上限:80人 
 
課程簡介影片
 
核心能力關聯
本課程尚未建立核心能力關連
課程大綱
為確保您我的權利,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不得非法影印
課程概述

「公民」與近代形態的國家、社會互為表裡,在憲政民主國家中,已經內化成為整個國家社會體制中的重要部分;沒有公民,政治體制和社會秩序就不能夠良好有效地運轉,並自我調整。所以,今天我們如果要轉化成一個現代國家,理應要培養相對應的公民成員。
過去數十年來,台灣在政治安定、教育及經濟發展的環境下,產生了為數可觀的中產階級,及其意識型態,並奠定了多元社會的生態基礎;加上政治反對運動興起,威權體制逐漸鬆動,接著解嚴,開放黨禁、報禁,社會力迸發,市民社會浮現,而自由主義式的政經體制也逐漸成熟,在此轉型關鍵時刻,此種國家社會發展所需對應的「公民」,卻未相對應的培養 ,反而幾乎廢教,現代國家所不可或缺的「公民」教養,在整個政治發展過程中被有意或無意的忽略。
假如公民理念無法被正確理解、公民教養無法加強、相應的公共倫理無法形成,即使徒有形式上的自由民主制度,也終將無法落實吾人理想中的政治社會;公民質性的培養,不僅是建立一個現代國家和現代社會的基本條件,而且也是「憲政民主」的根本精神所在。因此,公民教育的重新建構與有效推展,實有其迫切性。
惟「公民」這種人的自覺與實踐之存在模式,原是西方的,有其產生的歷史機緣、相對應的社會形態與政經體制,以及生命情調的抉擇。不論是古希臘polis(生活共同體)之polites,羅馬civitas的cives,或者中世紀以後自由城市之bourgeoise,以及法國大革命以後的citoyen,都已呈顯出東西文明傳統與發展上的明顯分野,以及西方本身「公民」傳統的多樣性。
「公民」不止是公共生活自覺的參與者,法律、政治權利的擁有者,義務的承載者,更是一組解開西方世界中,個人與社會建構之謎的「密碼」。當前我們的社會正面臨重要轉型時期,藉由西方「公民」形成的分析,我們可以參與不同文明的理解,開展我們的視野,並加以反思,建構我們理想中的公、私生活型式與人之發展的可能,而有助於公民教育之實踐。
本課程旨在以「公民」作為核心概念,探討西方現代性文明變遷下,人與社會、國家的關係,以及相關的自由、民主、法治、道德的價值理想與制度。
使學生認識公民角色、培養其公民意識、公民德行,並充實公民知識、發展公民參與能力等,且具有傳遞社會的主流價值、強化國家認同、促進族群和諧、發揮社會整合等功能。
大學生即將成人,成為公民,步入社會,而涉入政治生活。由於每一個人都將成為公民,只有少數人成為物理、數學、史學等各種專家,所以不論學生將學習何種專業,公民課程是他們應該掌握的共同文化和切身知識,何況台灣社會正面臨自由民主轉型、國家認同、與全球化的問題,強化公民教育理所當然。
本校學生大致資賦優異,只要運用一些時間,在有計畫的引導下,便可使他們開拓視野,成為整全的人,並了解所處的文明,邊陲化、全球化的處境,而從「自在的存在」到「自為的存在」,使他們在投身專業時,同時能享受有意義的人生,且由於他們的高度與關懷,較完整且正確的價值關、世界觀與全球觀,也可對國家社會有更大的貢獻。
 

課程目標
講授大綱
第一章、「社會」如何可能?
第二章、為什麼是「市民社會」?
第三章、人的存在與實踐模式:西方「公民」的兩大傳統-polites 與citizen
第四章、近代歐美「公民權」的發展與「文化公民」
第五章、市民社會、自由、權利與法治:自由城市公共生活形態的保障與擴展
第六章、公民社會、民主、權力與道德:城邦理想追尋、社群主義
第七章、公民教育的意義與公民教育的重要面向
第八章、我國公民教育所面臨的難題
第九章、本土公民學建構之必要性

預定每週課程進度、內容及指定閱讀資料:

第一週:課程說明
課程內容簡介,進行方式說明、分組、作業規定等。

第二週:社會如何可能?
什麼是社會?
中文「社」是指村里;「社會」的原義是「古代祭祀社神之日,里社舉行的賽會。」惟此一層「社
會」原義已失,現代「社會」一辭失去古代神聖之德的意義,此詞之現行用法只是客觀描述,不
是漢語固有詞彙。而德國中古社會為原型的Gemeinschaft的原義和古漢文的「社」:土地之神有
相通處 。
社會如何可能?
(一)、蘇格蘭啟蒙運動人性論的觀點:
近代歐美的人性論述影響了他們對社會性質的理解。介紹從馬基維利、霍布斯、曼德維爾到蘇格蘭啟蒙思想家人性論述的轉折。
亞當斯密認為人類的行為基本上受感情支配,所以人的自然生命天性傾向自利。但是人天生是社
會性的,也渴望被認同和愛,使他感覺愉悅和幸福。所以在人類自利的活動中,通常都會理智的
克制自己,遵守規範,表現出恰當的行為,所以人天性也是道德的(:18,105),秩序因此可能。
這是一隻看不見的手的原義。亞氏的道德不強調崇高的仁愛情操與實踐,它來自於「同情」,而不
是「理性」,只是凡人的道德,但重點是這曾對人有利 (1759 :142)。這正是霍布斯的傳統、休
姆(Hume)的人性觀點。
(二)、李維斯陀(Claude Levi Strauss) 結構主義的觀點:
各個神話運用各種不同的代碼:感覺的、宗族的、美學的和天文的,傳遞不同的消息,但反映、
展示了同樣的骨架(armature)。並且表現出同構性 (isomorphisme),即具有相同的形式結構、心
靈結構。這些結構、形式是意義的載體,雖是脫離心智的「文本」的結構。但其邏輯結構反映了
原始人類的心靈、心智結構,是原始人集體無意識的作品,其終極顯示了人類心智。其結構展示
了從自然到文化的過程。這種心智結構因此有著本體論的地位,因為它「銘刻」著「世界的形象」。
總之,這種生命注定要這樣發展。

指定閱讀資料:
1、.李維斯陀相關論述(上課發講義)
2、. 亞當•史密斯《道德情操論》 第七卷第四篇 約20頁(北京 商務 有中譯本)

第三週:什麼是 「市民社會」?
(一)、civil society釋義 :
Civil society一詞,因時代、學派思想不同,使用有三種涵義,
文明社會:西方近代自然法學家Hobbes、Locke、Rousseau等,使用此辭係指相對於原始自然狀態的有政治權威存在、有秩序的社會,自然法學家們使用此概念來建構契約論,以支持民族王國,期有大範圍的秩序,而便於liberty的營造。一般譯為「文明社會」。
市民社會:是黑格爾定義下的,與傳統倫理社會及國家相對待的概念,指俗世的商業文明背景,義大利自由城市所發展出來,經比利時、荷蘭,在英國鞏固蘇格蘭思想家理論說明,成為今日主流的公共生活型態的社會。
公民社會:當代有些嚮往古希臘生命情調,或受盧梭民主思潮、馬克思思想影響的學者如鄂蘭、哈伯馬斯及東歐與部分大陸的學者,比較強調道德的積極的參與,他們使用civil society一詞則為「公民社會」之意。這種概念比較浪漫、有集體主義傾向,近年比較務實的大陸學者已漸不採用。
(二)、滕尼斯(Tönnies)以Gemeinschaft und Gesellschaft二概念,來表明人類生活的兩種
基本形式。
Gemeinschaft一詞,可譯為「共同體」、「社群」;滕氏以之指稱以自然的情感紐帶為基礎的傳
統社會;其特徵是情感的、倫理的、較小群體的。
Gesellschaft則是以理性意願相結合的現代社會;是彼此比較陌生的,強調法律、重視個人、
可無限擴展連結的。
近代商業文明促成市民德行程與市民社會的發展。
而社群主義則嚮往共同體的生命情調,期望以社群倫理補充市民社會的疏離。
上課導讀資料:
〈理性主體的發現及現代性心靈的塑成〉《當代月刊》第四十八期(蔡美麗)
〈關於市民社會的思考〉《二十一世紀雙月刊》 八期(王紹光)
中世紀末宗教權威衰微、商業復甦、自由城市與市民階級的形成、上帝之城、文藝復興、中世紀末的知識份子、中世紀的反叛、理性主體的發現、歐美現代性文明的興起,西方社會逐漸形成一個獨立於國家之外的自主性社團,所構成的網絡,它們對社會、國家發揮著影響,

第四週: 為什麼是 「市民社會」?
為什麼市民社會成為西方社會論述與實踐的主流?
近代西方「人性論述」對近代政經體制建構及社會形態的理解的影響(講義)

曼德維爾的「蜜蜂寓言」論証一個受到自利所蠱禍的商業文明,如何存在著有效的法律與政
治體制,而仍然可以維持高貴有禮的社會秩序。
「一隻看不見的手」的隱喻,在《道德情操論》、《國富論》中都只出現一次;但卻影響深遠。它不只是經濟
的,而且是對倫理、社會現象的看法。此概念亞當•斯密斯並未特別強調,可能是因為此概念並非他所獨創,
而是當時蘇格蘭啟蒙思想家共同的看法;因為之前弗格森也有類似的說法(1966:144)。
由於以上人天性自利以及具有群性、社會性、感同性的觀察,亞氏因此主張經濟應由市場機動
去自動調整,政府不必扮演積極的角色,政府只要禦侮、維持秩序,承擔公共工程建設即可。
在人人交征利之下,基於人性的「道德」,「己利利人」,自然民富而國強。
亞氏批評傳統對「自利」有不道德色彩的看法,揭示了「自利的正當性」
弗格森受曼德維爾、休姆、斯密斯的影響,承認經驗世界歸納中「普遍人性」之自利性,但也強調人之群性、惻隱之心、愛心等衝突張力(tension),豐富人生,人類進步的永恆之火。
博藍尼、海耶克承此,討論社會秩序及市民社會公共生活的秩序與型態-liberty,批判了馬克思
的命定主義的「致命的自負」。

指定閱讀資料:
1、《Gemeinschaft und Gesellschaft》中譯本
2、《蜜蜂寓言》(Mandevelli 曼德維爾 )中譯本
3、《文明社會史論》(Ferguson 弗格森)中譯本,第一章第六節
4、〈道德情操論〉,頁23-42
6、博藍尼《自由的邏輯》節錄 講義 四頁
自動自發的秩序(spontaneous order):揭示了從人類行動的非計劃的結果中如何形成秩序,雖然國家對市場力量需加以引導、矯正、補充,但絕不能對市場作任何大規模的替代,人類的欲求偏好是多變而複雜,精細而微妙的。利潤動機的驅力無法取代、社會是多中心系統,無法人為設計 。
7、.海耶克「自生性秩序」(self-generating order)、「自我組成的結構」(self-organizing structures)、「人類合作的擴展秩序」。講義。


第五、六週:西方公民的概念的兩大傳統
近代流行的「公民」概念 ,源起於西方,這種人的自覺與實踐的存在方式,在西方漫長的發展過程中,有其形成的特殊的歷史機緣、相對應的社會形態、政經體制等公共生活建制、以及獨特的生命基調。
公民不只是一種「身分」,一種法律的權利義務的主體;更是一組深入歷史傳統、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生活的複雜概念,一如中國傳統社會的「士」、「君子」,中古歐洲的「騎士」等,它們都是對應於某種歷史背景、社會文明形態下的人的典型存在方式,背後是一組複雜難以移譯的文化概念系統;絕非單純法律層面的權利義務的主體的定義可以瞭解。討論公民固不能為一種非時空性之論述;
(一)、古希臘與古羅馬的「公民」(polites�civis)傳統:
原鄉、分享、空間與言說、共同體、主內兄弟、德性、善與幸福、
(二)、近代歐洲自由城市的「市民」(citizen)傳統:
市民社會的形成、布爾喬亞、俗世化
古代希臘、羅馬的「公民」重視參與,其生活是以公共事務為主的,而中古歐洲末期自由城市所誕生的「市民」,生活重心在追求營造私生活的滿足,二者質性是相當不同的;如果說前者是「政治人」,那麼後者就是「經濟人」。
最近流行的社群主義的公民概念卽polites式的,
公民共和主義的公民概念是civis式的,
而自由主義的公民則為citizen式的。

指定閱讀資料:
趙素娟:〈公民概念的澄清與公民理論的探討:公民教育與道德價值較鬱的關係〉《變革中的兩岸德育與公民教育》 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04)。
Turner, Bryan and Hamilton, Peter,`Citizenship:Critical Concepts`,London,Routledge,1994。
Van Steenbergen , Bart,`The Condition of Citizenshop`,London,SAGE,1994。

第七週:市民社會與、權利、自由、法治
市民期望自由城市公共生活的形態,能擴大至整個國家
(一)、LIBERTY(自由)的意義
兩種自由:freedom liberty
(二)、近代歐美社會對自由(liberty)的營造
以近代國家的公權力維護社會 秩序
以憲政法治約束政府
以市民社會作為實行憲政法治的基礎屏障(托克維爾)
以市場經濟支持市民社會的存在與發展,並擴大自由度
積極自由:保障弱者的自由(Mill 、Green )
多元社會:Mill《自由論》
導讀:賴顯英編撰講義〈歐美自由民主兩大民權思潮的辨證發展〉約35頁

第八週:公民社會、權力、社群與道德
(一)公民社會源於古希臘社群的理想。
社群:共善、同質、倫理、
亞理斯多德:「人類自然是趨向於城邦生活的動物」。
漢那•鄂蘭:自由主義使公共領域衰落
社群主義(communitarianism)崛起於八十年代中期,是當代政治與社會論述中的重
要議題,主要在批判近代西方主流的意識形態—自由主義,反對它的「權利優先
論」、「個人主義」及以個人自利動機為基礎的假設來建構其政經體制。
社群主義者強調人群社會間的分享與承諾,重視個人與其歷史文化、社會群體的歸
屬感,以及美德、共善的追尋;是西方內部用來自我反思、批判自身主流文明的公
共倫理學。

(二)道德是可以教的
德行character、 德性(arete� virtue)、道德(morality)之辨。
康徳定言令式與內在超越
蘇格拉底:知識即德性。
孫文:能知必能行。
迦達瑪(Gadamer):「理解」就是一種實踐。

(三)公民社會的理想:最好的可能與可能的最好

導讀資料趙素娟〈公民概念的澄清與公民理論的探討〉第五節:公民教育與道德價值教育的
關係,《變革中的兩岸德育與公民教育》 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04)。

第九週:期中考試
第十週: 市民權的發展與文化公民
(一)、從基本權、參政權到社會權
(二)、文化權的提倡:從「普遍的文化權利」到「差異的文化權利」
(三)、「文化公民」(cultural citizenship)的意義
「文化」是一種權力,一種「本質性地治理」(intrinsically governmental),
「文化公民」是公民權的質的轉變──「主動的公民質性」;在國家與市民社會的權力網路中,一個「雙重的自我製造與再製的過程」:一方面,作為一個「公民」,其主體依賴著權力關係的提交與實踐的過程被定位與型塑而成;另一方面,如同傅柯所說的「現代性的態度」(the modern attitude)一般,公民的態度應在民族國家甚或更大的外在世界中,不斷變動的權力領域自我生成(Ong, 1999: 264)。因此,文化公民權既是被定位的,也是公民意識自我形成的重要部份。
閱讀資料:賴顯英編撰 講義 約20頁

第十一、十二週:公民教育的意義與西方公民教育的發展
(一)公民教育的意義 :civic education、civil education、 citizenship education
(二)公民教育的三個層面:理解俗世文明秩序、處境、適存、擴展公民理性思辨,與視野、識
見之能力
(三)培養具有文化自覺與民族風格的公民
(四)重要國家公民教育簡介
閱讀資料:趙素娟〈公民概念的澄清與公民理論的探討〉《變革中的兩岸德育與公民教育》
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04)。
第十三週:我國公民教育所面臨的難題
傳統社會與人的自在之存在、
缺少中產階級性格的中產階級、 沒有市民的城市、
威權體制與文化霸權、教育體制的異化、
文化邊陲化、缺少主體性之自覺
講義:當前我國公民教育在實踐上的困難(趙素娟、賴顯英編撰) 約23頁
第十四、十五週:我國本土公民學建構之必要性
(一)受創傷的心靈:五四新文化運動是中國文化邊陲化的轉捩點
(二)知識的性質:簡介哈伯瑪斯(Jurgen Habermas, 1929-)的認知的三大旨趣
簡介實證論、維也納學派、Hempel、Popper、Kuhn、詮釋學批判理論
強勢文明,不但主導了市場,也主導了理解,所謂「視界的融合」,在同一文化體系下,固然可使文本與詮釋論述產生辯證性發展,但是在不同文化下,則可能成為以主流視界為視界的結果,因而產生殖民性與支配性的現象。所以文化交流,往往不是交流,而是強者吸收弱者的有益觀點而更強,弱者只有被同化而已!
因此,在面對主流文化論述下我有能有多少空間?我們能期望對自己的文化傳統的理解能在中性下進行嗎?要採取什麼位置去閱讀才不致於被融合?
「強勢的語言」、「強力的觀念」,經年累月潛移默化、滲透,已成為許多人的信仰,為「一隻看不見的強者的手」,宣揚福音。並在浪漫的根深柢固的世界主義情結中,以道德的姿態出現。
指定閱讀資料:
高承恕〈社會科學中國化的可能性與意義〉《理性化與資本主義》台北 聯經1988年。
講義:〈詮釋學的「理解」概念及其應用初探〉(賴顯英編撰)

第十六、十七週:論台灣主體性的重建
有「存在」(Sein)的意識,才會有牽掛(Sorge)與「此在、緣在」(Da-sein)
的知覺,才會自我辨認,意識到自我、及自我的內在的世界,以及他者,與週遭世界;
才會有社會化的語言符號來表達自我,以及從自在(an sich)到自為(für sich)的概念分
析 ,而產生認同、主體性的自覺與互為主體性與要求。
文化公民的發展,必須面對存在、認同與台灣主體性的建構
澄清:解構「中國性」,揭露「台灣作為一種方法」;對歷史的公共性用途的批判
認識並面對全球化與後現代處境,以此時此在為基礎,歷史的重新敘述。
(一)公民權利體系的發展與建構
(二)市民社會的營造
(三)「社區總體營造」 培養公民意識,此建立社區共同意識,為凝聚「台灣主體性」建立基礎
(四)公民美學的建構與深化
指定閱讀資料:
講義:「文化公民」之涵義與臺灣之實踐策略(賴顯英編撰) 約30頁

結語:正如伽達瑪(Johannes Gadamer 1900-)所說的,理解是人類開展自我的存在模式;理解即參與歷史的發展,所以我們應有一種「效果歷史」(Wirkungsgeschichte)的自覺,自覺本身即是歷史發展的一環,而作為過去與現在的聯結 ,在「憲政時刻」、自由民主「轉型時刻」,重複此一教學,是因為隱約有一些「先前理解」而理出此一教學綱要,期望對同學有所助益。惟由於我們是進入歐美學界所開啟的領域,並後續性、回應性的思考,因此本課程的論述終不免於是辯証性的。

第十八週:期末考試
參考文獻:
. 1、江宜樺(1995)〈漢娜鄂蘭論政治參與民主〉,《民主理論:古典與現代》。台北:中央研究院。
2、沈宗瑞「國家、社會與公民權的發展」。通識教育季刊,第六卷第二期,新竹:清華大學通識
教育中心。〈1999〉
3、張秀雄著,《各國公民教育》,師大師苑,民85年。
4、許雅棠〈Democracy作為政府制道的商榷〉「民主理論:古典與現在」研討會。台北:
中央研究院,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1993)
5、陳秀容,江宜樺編,《政治社群》,中研院中山人文社科所,民84年。
6、陳其南著,《公民國家意識與台灣政治發展》,台北:允晨文化公司,民81年。
7、高承恕著,《理性化與資本主義》,台北市:聯經圖書公司,民77年。
8、葉啟政著,《社會學和本土化》,台北市:巨流圖書公司,民90年。
9、楊深坑「哈伯馬斯的溝通理性、民主理論及其在公民教育上的意義」。見張福建、蘇文流〈主編〉 民
主理論:古典與現代,頁199-224。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1995〉
10、鄧正來「市民社會與國家─學理上的分野與兩種架構」。中國社會科學季刊,總第三期。北京。
〈1993〉
11、蔡英文著,《政治實踐與公共空間》,台北市:聯經圖書公司,民91年。
12 、Burckhart, Jacob原著,何新譯(1996)《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文化》。北京:商務印書館。
、. Adam Smith(亞當•史密斯)《道德情操論》。北京 : 商務印書館。
13、 Dalmas著,吳錫德譯(1989)《歐洲文明》,台北,遠流出版社。
14、 Faulks, Keith著,黃俊龍譯,《公民身份》,台北:巨流圖書公司,民92年。
15、 Heater, Detek,`Citizenship: The Civic Ideal in World History, Politics and Education` , New York ,
Longman Inc. 1990年。
16、 MacIntyre著,龔群,戴揚毅等譯,《德性之後》,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1995年
17、 MacIntyre著,萬俊人譯,《誰之正義,何種合理性》,北京:當代中國出版社, 1996年。
18、邁克爾•博蘭尼[MichaelPolanyi] 著,《自由的邏輯》:.馮銀江、李雪茹譯.吉林人民出版社2002

19、Turner, Bryan and Hamilton, Peter,`Citizenship:Critical Concepts`,London,Routledge,1994
年。
20、Van Steenbergen , Bart,`The Condition of Citizenshop`,London,SAGE,
1994年。
趙素娟,斯圖亞特王朝前後英國的人性論述及其在憲政發展與公民教育上的意義。講義
趙素娟,〈公民概念的澄清與公民理論的探討〉《變革中的兩岸德育與公民教育》 香港:中文大學
出版社(2004)。
 
課程要求
學生學習評量方式與評分標準
. 作 業40%
期末考試30%。
期末考試30%。

預期成效
1、澄清一些流行的誤解的重要概念。
2、提升學生思辨、表達能力;
3、開拓學生視野,使學生對歐美現代性文明之性質有基礎性的理解,
從而認識所處的社會的性質,以及我們邊陲化的處境,而能從自在的存在成為自
為的存在,使他們在投身專業時,同時能享受有意義的人生,且由於他們的高度與
關懷,較完整且正確的價值關、世界觀與全球觀,也可對國家社會有更大的貢獻。

 
預期每週課後學習時數
 
Office Hours
 
指定閱讀
 
參考書目
 
評量方式
(僅供參考)
 
No.
項目
百分比
說明
1. 
作業 
90% 
 
2. 
出席 
10% 
 
 
課程進度
週次
日期
單元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