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資訊
課程名稱
大學國文二
College Chinese(Ⅱ) 
開課學期
108-2 
授課對象
 
授課教師
邱怡瑄 
課號
CHIN1082 
課程識別碼
101 81020 
班次
53 
學分
3.0 
全/半年
半年 
必/選修
必修 
上課時間
星期二8,9,10(15:30~18:20) 
上課地點
普401 
備註
領域別:閱讀與寫作。
總人數上限:15人 
Ceiba 課程網頁
http://ceiba.ntu.edu.tw/1082CHIN1082_53 
課程簡介影片
 
核心能力關聯
本課程尚未建立核心能力關連
基本素養關聯
課程與基本素養關聯圖
課程大綱
為確保您我的權利,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不得非法影印
課程概述

本課程隸屬「大學國文」之「閱讀與寫作」類型,本學期課程以「文史考察」與「非虛構寫作」的結合為主軸。經由範文的閱讀與討論,培養學生從生活中尋找文史故事脈絡,進而培養出讀故事、說故事、寫故事的能力。課程除了介紹不同類型的範例名篇外,也通過文章續寫、改編創作、分組協作、企畫專題等不同寫作形式,使同學在其中涵養歷史關懷與人文素養。並由創作的練習中習得「說故事」和「寫故事」的能力,且能對地方文史材料的發掘、應用、典藏和活用,能有基本的應用認知與常識。  

課程目標
1.通過經典、代表性文本的精讀、解析及詮釋,使學生熟悉人文思維,了解人文精神與傳統在現代社會的重要。
2.透過充分討論與系統性的寫作練習,增進學生思考及語文表達能力。
3.培養學生對一己生命的感知、反思,進而自覺其生命的價值與意義。
4.訓練學生邏輯推理、敘事分析的基本技能,對知識、學術、日常寫作具備論述和思辨能力。
 
課程要求
一、請事先至ceiba閱讀課程閱讀材料,並按課程安排完成分組報告及個人寫作練習作業。
二、無故缺席三次以上者,出席成績以50%計算。如有特殊事由請假,請以電子郵件事先知會教師,並敘明理由。
三、本課程以分組討論與團體課堂討論交錯進行,每次分組報告均應繳交投影片檔案與小組分工及討論紀錄表。
四、個人作業逾期繳交者,視情況酌予扣分。抄襲者,不予計分。如需引用網路資料或他人意見,需註明出處。
 
預期每週課後學習時數
 
Office Hours
另約時間 備註: 來信與老師討論 
指定閱讀
教師自編講義
*討論文本
謝金蓉,〈百年前的台灣旅客:梁啟超與林獻堂〉,收入《思想》第二卷
王家祥,《關於拉馬達仙仙與拉荷阿雷》臺北:玉山社,1996。
蘇碩斌等,《終戰那一天:臺灣戰爭時代的故事》臺北:衛城,2017。
陳千武,《活著回來:日治時期台灣特別志願兵的回憶》(台中:晨星出版社出版,1999)。
藍博洲,《幌馬車之歌》,〈鍾浩東〉,2004 增訂版。
舞鶴,〈調查:敘述〉,收入《悲傷》,(臺北:麥田:2019。
楊雙子,《花開時節》,臺北:奇異果文創,2017
(C)補充閱讀
吳密察,「歷史」的出現──台灣史學史素描,當代224期(2006)
錢鍾書,〈漢譯第一首英語詩「人生頌」及有關二三事〉,《七綴集》。
國家圖書館。台灣記憶資料庫https://tm.ncl.edu.tw/index?lang=chn 
參考書目
(A)參考書目
威廉金瑟著,劉泗翰譯,《非虛構寫作指南》(臺北:臉譜,2018
威廉布隆代爾(William E. Blundell)著,洪慧芳譯,《報導的技藝》(臺北:臉譜,2017))。
莎拉.馬札著,陳建元翻譯:《想想歷史》,臺北:時報出版,2018。
露絲.貝哈著、黃珮玲等譯,《傷心人類學》,臺北:群學,2010。
王芝芝,《大家來做口述歷史》(譯自Donald A. Ritchie著 Doing OralHistory),台北 : 遠流出版公司,1997。
 
評量方式
(僅供參考)
 
No.
項目
百分比
說明
1. 
出席與課堂參與 
20% 
 
2. 
分組團體報告 
30% 
 
3. 
個人平時作業 
30% 
 
4. 
個人期末報告 
20% 
 
 
課程進度
週次
日期
單元主題
第1週
3/03  課程說明:非虛構寫作與文史寫作概說
導論一:敘事、分析與評述
閱讀文本:謝金蓉,〈百年前的台灣旅客:梁啟超與林獻堂〉
寫作練習一:敘事、分析與評述的寫作練習
 
第2週
3/10  導論二:邏輯、推理與論辯
莎拉.馬札著,陳建元翻譯:《想想歷史》,臺北:時報出版,2018 第五章「原因與意義」〈因果關係和歷史〉
 
第3週
3/17  文史資料庫介紹:台灣記憶資料庫、台灣歷史地圖資料庫
寫作練習二:關於我家鄉的三張照片小故事 
第4週
3/24  導論三:文學寫作與應用寫作
閱讀文本:第一組分組報告王家祥《關於拉馬達仙仙與拉荷阿雷》  
第5週
3/31  寫作練習二:關於我家鄉的三張照片小故事
羅伯.考利(Robert Cowley)編,《What If?史上 20 起重要事件的另一種可能》(台北:麥田出版社,2003)。 
第6週
4/07  第二組報告:陳冠中《建豐二年》
1.閱讀文本陳冠中:建豐二年
2.羅伯.考利(Robert Cowley)編,《What If?史上 20 起重要事件的另一種可能》(台北:麥田出版社,2003)。 
第7週
04/14  集體記憶的形成,搭配閱讀
蘇碩斌等,《終戰那一天:臺灣戰爭時代的故事》臺北:衛城,2017。陳千武,《獵女犯:台灣特別志願兵的回憶》(台中:熱點文化,1984)。
 
第8週
4/21  電影欣賞:好男好女 
第9週
4/28  分組報告三:《幌馬車之歌》
閱讀文本:藍博洲,《幌馬車之歌》,〈鍾浩東〉,2004 增訂版。
舞鶴,〈調查:敘述〉,收入《悲傷》,(臺北:麥田:2019)。 
第10週
5/05  學院寫作書評閱讀與討論
搭配閱讀:鄭伊廷:〈重構二二八的困境與自覺—舞鶴的〈調查:敘述〉〉  
第11週
5/12  分組報告四:楊雙子,《花開時節》,臺北:奇異果文創,2017  
第12週
5/19  寫作練習三:自訂主題的寫作企畫練習  
第13週
5/26  專題演講:預計邀請「故事」網站的撰寫作者 
第14週
6/02  文史寫作的方法:卜正民《維梅爾的帽子》第一章、第二章閱讀及討論 
第15週
6/09  期末展演 
第16週
6/16  期末展演及課程總結 
第17週
6/23  課程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