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代樂府官署承周朝禮樂典章傳統而設,一方面提供朝廷典儀詩樂,若各類祭祀、慶典、宴飲和軍樂等等,另方面接續《詩經》採集、吟唱各地歌謠該傳統,以為天子移風易俗、治理天下的憑藉。爾後歷朝樂府詩的製作,有應典禮或饗宴需要者,亦有一時的風行歌謠引起的翻唱變新(民間與上層社會常交相影響)。至於歷代文人模擬甚至自創樂府詩,有些懷抱經國志向,或者意欲復興詩教諷諫傳統,有些傾向模擬練習,或者馳騁才氣(這些做法並不衝突,同首樂府詩可能兼顧多種功能、目的)。於是後來的詩歌題材若遊子行人、閨怨和邊塞,還有自鳴不遇,或醒世、勸慰等吟詠套式,以及詩歌的書寫手法若物色相感、典故比擬等等,當然不可忘的,還有那倚聲歌詩渙發情韻的文學傳統,亦與樂府詩的流行有著或深或淺的關係。要之,環繞古代「文士」身分和詩歌吟詠的各種現象,多可在樂府詩上獲得應證。因此欲了解傳統文學本色,樂府詩應該是很合適的閱讀對象。
課程進行中,大致分下面幾個單元概述中國樂府詩的發展情形:
第一,男女情思主題(包括採集民間詩歌,與統治階級擬代之作)。
第二,兩個主流角色:少年遊狹與後宮閨怨。
第三,吟遊詩人與文士的代民申怨,采詩傳統的延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