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名稱 |
中國史學名著一 READINGS ON THE CHINESE HISTORIOGRAPHY(Ⅰ) |
開課學期 |
96-2 |
授課對象 |
|
授課教師 |
閻鴻中 |
課號 |
Hist2120 |
課程識別碼 |
103 50910 |
班次 |
E1 |
學分 |
3 |
全/半年 |
半年 |
必/選修 |
選修 |
上課時間 |
星期四A,B,C(18:25~21:05) |
上課地點 |
普401 |
備註 |
選修兼通識.本課程可充抵原共同科目課程-歷史一、歷史二.。A2*:歷史思維領域。可充抵通識 限學士班二年級以上 總人數上限:80人 外系人數限制:40人 |
Ceiba 課程網頁 |
http://ceiba.ntu.edu.tw/962chinesehistoriog1 |
課程簡介影片 |
|
核心能力關聯 |
本課程尚未建立核心能力關連 |
課程大綱
|
為確保您我的權利,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不得非法影印
|
課程概述 |
在這門課程裡,將選讀約二十種中國史學名著的部分單元,佐以對其作者和背景的介紹,以認識傳統史學的重要內涵。 |
課程目標 |
建立對中國史學史的基本認識,增進閱讀古代文獻的能力;並從古代史學名著中開啟視野。 |
課程要求 |
1. 本課程講授、研讀讀和討論並重。每一單元均須研讀二手文獻和原典,結合課堂討論和教師講授。
2. 隨課程需要,分組檢尋史籍和研究文獻,並提出簡要的報告。
3. 指定單元需隨堂繳交摘要或作業,以利參與課堂討論。分組報告、課堂問答和討論列入課堂表現的成績。
|
預期每週課後學習時數 |
|
Office Hours |
每週二 13:00~14:50 備註: 可另行約定時間 |
參考書目 |
1.錢穆,中國史學名著(臺北:三民,1984/蘭臺,2001修訂版)
2.杜維運,中國史學史(三冊)(臺北:自印,三民經銷,1997-2004)
3.瞿林東,中國史學史綱(北京:北京,1999/臺北:五南,2002)
4.倉修良編,中國史學名著評介(臺北:里仁,1994/濟南:山東教育社,1990)
5.陳清泉等編,中國史學家評傳(三冊)(河南:中州古籍)
6.謝保成,中國史學史(三冊)(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2007)
|
指定閱讀 |
|
評量方式 (僅供參考) |
No. |
項目 |
百分比 |
說明 |
1. |
考試 |
50% |
每兩週隨堂考試一次,學期共七次。取平均成績。期末考可選擇兩次隨堂考補考。 |
2. |
作業 |
25% |
|
3. |
分組報告和課堂討論 |
25% |
|
|
週次 |
日期 |
單元主題 |
第1週 |
2/21 |
課程介紹 |
第2週 |
2/28 |
放假 |
第3週 |
3/06 |
詩經與尚書 |
第4週 |
3/13 |
左傳和戰國策 |
第5週 |
3/20 |
史記 |
第6週 |
3/27 |
史記 |
第7週 |
4/03 |
史記
|
第8週 |
4/10 |
史記 |
第9週 |
4/17 |
漢書與三國志 |
第10週 |
4/24 |
通典 |
第11週 |
5/01 |
五代史記 |
第12週 |
5/08 |
資治通鑑 |
第13週 |
5/15 |
續資治通鑑和八朝名臣言行錄 |
第14週 |
5/22 |
史通和文史通義 |
第15週 |
5/29 |
通志和漢唐事箋 |
第16週 |
6/05 |
伊洛淵源錄、宋元學案和明儒學案 |
第17週 |
6/12 |
國史大綱 |
第18週 |
6/19 |
期末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