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名稱 |
海上強權與台灣史二 TAIWAN IN THE MAKING OF MODERN WORLD(Ⅱ) |
開課學期 |
96-2 |
授課對象 |
|
授課教師 |
陳宗仁 |
課號 |
Hist1526 |
課程識別碼 |
103 50980 |
班次 |
|
學分 |
2 |
全/半年 |
半年 |
必/選修 |
選修 |
上課時間 |
星期三5,6(12:20~14:10) |
上課地點 |
普202 |
備註 |
充抵歷史一、歷史二。。兼通識A23。A23*:歷史思維、世界文明領域。可充抵通識 限學士班學生 總人數上限:80人 |
Ceiba 課程網頁 |
http://ceiba.ntu.edu.tw/962taih_1 |
課程簡介影片 |
|
核心能力關聯 |
核心能力與課程規劃關聯圖 |
課程大綱
|
為確保您我的權利,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不得非法影印
|
課程概述 |
在人類的歷史上,陸地或海上帝國的出現往往導致各地域部落的興衰,並主導當時代的國際社會走向。臺灣島的歷史即深受不同時期海上強權興衰的影響,在本課程中,將探討臺灣社會在1700年以後的歷史發展,並著重海上強權如清朝(福建商人)、日本帝國、美國的勢力興衰與臺灣周遭海域局勢變化。 |
課程目標 |
在世界史的背景下,重新審視與描述臺灣島的歷史。 |
課程要求 |
上課聽講與報告寫作 |
預期每週課後學習時數 |
|
Office Hours |
另約時間 |
指定閱讀 |
|
參考書目 |
學術專書
1. 《雞籠山與淡水洋──東亞海域與臺灣早期史研究》,聯經,2005
期刊論文
2. 〈西班牙統治時期雞籠堡壘的興築與毀棄〉,刊於《台灣文獻》54:3期(2003年9
月),頁17-39。
3. 〈「北港」與「Pacan」地名考釋:兼論十六、七世紀之際台灣西南海域貿易情
勢的變遷〉,刊於《漢學研究》21:2(2003年12月),頁249-278。
4. 〈Lamang地名考釋:兼論1622年前後荷蘭東印度公司東亞政策的轉變〉,《台大
歷史學報》35期,頁283-108。
5. 〈近代臺灣原住民圖像中的槍──兼論槍的傳入、流通與槍的文化〉,發表於國
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主辦,「集體暴力及其記述:1000-2000年間東亞的戰爭記憶、頌讚和
創傷國際學術研討會」,2005年7月28-29日。刊於《台大歷史學報》36期,頁53-106。
論文集論文
6. 〈十七世紀中西(班牙)交通史的轉折──雞籠據點的經營與菲律賓總督中國政策
的挫敗(1626-1642)〉,天主教輔仁大學歷史學系編,《天主教輔仁大學歷史學系成立四十
週年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編者自刊,2003) 頁253-288。
7. 〈西班牙文獻中的福建政局(1626-1642)──官員、海盜及海外敵國的對抗與合
作〉,《帝國相接界:西班牙時期台灣相關文獻及圖像論文集》(臺南:國立臺灣歷史博物
館,2006),頁323-338。
8. 〈公司源流初探──兼論明清時代商船的人員結構及其隸屬關係〉,發表於佛光
人文社會學院舉辦之「第一屆清史學術研討會」(2003年10月29日)。
會議論文
9. 〈「雞籠」與「淡水」地名的形成及其背景──兼論十六世紀下半葉北台海域情
勢的轉變〉,發表於國史館台灣文獻館舉辦之「九十二年度台灣史學術研討會」(2003年9
月24日)。
10. 〈略論晚清臺北與上海的關係:以國家圖書館藏基隆海市圖為例〉,臺北市文化
局主辦,「第二屆臺北學學術研討會」,2006年5月7日。
11. 〈略論晚明月港的開禁問題:兼論通商舶、徵商稅與福建軍情轉變之關係〉,發
表於第十屆海洋史國際學術研討會(2006年8月25日)。
12. 〈臺客與阿山─海洋文化中的用語及其轉義〉,發表於海洋大學通識中心主辦之
「海洋文化學術研討會」((2006年11月11日)
13.〈洋務視野下的地理描繪─試析國家圖書館藏晚清「基隆海市圖」〉,預訂發表於中國
國家圖書館主辦之「地方文獻國際學術研討會」 (2007年10月16-18日)。
14.〈Lequeo Pequeño與Formosa:十六世紀歐洲繪製的地圖對台灣海域的描繪與認識〉,預
訂發表於海洋大學海洋文化研究所主辦之「海洋文化學術研討會」(2007年11月2日)。
編譯書、參考書、研究報告、書評
13. 曹永和著,陳宗仁、陳俐甫譯,〈十七世紀作為東亞轉運站的臺灣〉,《臺灣風
物》48:3(1998年9月),頁91-116。原文:Ts’ao Yung-ho, “Taiwan as an Entrepôt
in East Asia in the Seventeenth Century”, Itinerario 21:3(1998), pp. 94-114.
他類論文
14. 〈姚鴻「基隆海市圖」簡介〉,《國家圖書館館訊》,2003年2期,頁25-27。 |
評量方式 (僅供參考) |
No. |
項目 |
百分比 |
說明 |
1. |
期中考 |
20% |
|
2. |
期末考 |
40% |
|
3. |
隨堂測驗 |
0% |
|
4. |
作業 |
20% |
|
5. |
平常成績 |
20% |
|
|
週次 |
日期 |
單元主題 |
第1週 |
2/20 |
導論 |
第2週 |
2/27 |
荷蘭的東亞海域(一) |
第3週 |
3/05 |
荷蘭的東亞海域(二) |
第4週 |
3/12 |
荷蘭的東亞海域(三) |
第5週 |
3/19 |
失敗的國家:民間海上強權的興衰 |
第6週 |
3/26 |
清朝的海洋政策與朝貢秩序 |
第7週 |
4/02 |
閩南人的海域(一):商品、農業生產基地與臺灣 |
第8週 |
4/09 |
閩南人的海域(二):東亞海域貿易網絡 |
第9週 |
4/16 |
期中考 |
第10週 |
4/23 |
大英帝國與工業革命 |
第11週 |
4/30 |
東亞新秩序與臺灣的社會、經濟變動 |
第12週 |
5/07 |
開港後的洋務與戰爭 |
第13週 |
5/14 |
日本帝國:新興強權擴張 |
第14週 |
5/21 |
殖民地臺灣(一):商品、農業生產基地 |
第15週 |
5/28 |
殖民地臺灣(二):南進基地與工業化 |
第16週 |
6/04 |
美國之全球霸權:全球化與地緣政治 |
第17週 |
6/11 |
冷戰體制與臺灣 |
第18週 |
|
期末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