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名稱 |
臺灣歷史與人物 Taiwanese History and Person |
開課學期 |
112-1 |
授課對象 |
|
授課教師 |
歐素瑛 |
課號 |
Hist1541 |
課程識別碼 |
103 51230 |
班次 |
|
學分 |
2.0 |
全/半年 |
半年 |
必/選修 |
|
上課時間 |
星期三8,9(15:30~17:20) |
上課地點 |
博雅202 |
備註 |
開放國北教、臺藝大各5位加選。。A23:歷史思維、世界文明 總人數上限:100人 |
|
|
課程簡介影片 |
|
核心能力關聯 |
核心能力與課程規劃關聯圖 |
課程大綱
|
為確保您我的權利,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不得非法影印
|
課程概述 |
人物與事件,可說是歷史的血肉,想要一窺歷史之究竟,絕對不能忽略對歷史人物與事件的瞭解。臺灣歷史相當複雜而多元,各時代人物在歷史變遷中的自處發展之道,亦各不相同。十九、二十世紀的臺灣,歷經日本和中華民國的統治,從傳統走向現代,從威權走向民主,從邊陲島嶼走向先進國家,在政權更迭、意識型態及價值觀念變動頻繁的年代,臺灣人如何自處、調適及發展,不僅顯示出個人的風骨、思想及作為,且影響臺灣歷史的發展方向。 |
課程目標 |
本課程係以十九、二十世紀臺灣重要人物為講授主軸,以人物為經,事件為緯,試圖透過臺灣歷史上具有代表性的人與事,涵括政治、經濟、社會、文化各方面作重點式的整理描述,協助同學建立今日處身的臺灣之所由來的全面視野。 |
課程要求 |
1、課堂認真聽講。
2、複習課堂講義。
3、撰寫課程相關作業。
4、就課程相關議題,於NTU COOL討論區進行討論。
5、期末考試。 |
預期每週課後學習時數 |
2HR |
Office Hours |
另約時間 |
指定閱讀 |
【01】後藤新平:殖民統治基礎的奠定者
指定閱讀:小林道彥著,李文良譯,〈後藤新平與殖民地經營──日本殖民政策的形成與國內政治〉,《臺灣文獻》48卷3期(1997),頁101-121。
參考閱讀:姚人多,〈認識臺灣:知識、權力與日本在臺之殖民治理性〉,《臺灣社會研究》46期(2001),頁119-182。
【02】林獻堂、蔣渭水:民族運動的領導者
指定閱讀:張炎憲,〈臺灣文化協會的成立與分裂〉,收入張炎憲、戴寶村、李筱峰編,《臺灣史論文精選》下,臺北:玉山社,1996,頁131-59。
參考閱讀:周婉窈,《日據時代臺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臺北:自立,1989。
【03】八田與一:嘉南大圳之父
指定閱讀:矢內原忠雄著,林明德譯,〈土地問題〉,《日本帝國主義下的臺灣》,臺北:財團法人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2004,第二章第一節,頁31-44。
參考閱讀:涂照彥著,李明俊譯,《日本帝國主義下的臺灣》,臺北:新人間,1994。
【04】磯永吉:蓬萊米之父
指定閱讀:林鐘雄,〈日據下臺灣的糖米經濟與工業化〉,收入氏著《臺灣經濟經驗一百年》,臺北:三民,1998,頁33-71。
參考閱讀:柯志明,《米糖相剋:日本殖民主義下臺灣的發展與從屬》,臺北:群學,2003。
【05】黃土水:近代美術運動的先驅
指定閱讀:顏娟英,〈殿堂中的美術:臺灣早期現代美術與文化啟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64本第2分(1993),頁469-610。
參考閱讀:顏娟英,〈日據時期臺灣美術史的研究〉,《民國以來國史研究的回顧與展望研討會論文集》,臺北:國立臺灣大學,1992,頁1511-1577。
【06】鄧雨賢:歌謠與社會
指定閱讀:王櫻芬,〈聽見臺灣:試論古倫美亞唱片在臺灣音樂史上的意義〉,《民俗曲藝》116期(2008),頁169-196。
參考閱讀:王櫻芬,〈戰時臺灣漢人音樂的禁止和「復活」:從一九四三年「臺灣民族音樂調查團」的見聞為討論基礎〉,《臺大文史哲學報》61期(2004),頁1-24。
【07】杜聰明:藥理學之父、醫學教育之舵手
指定閱讀:范燕秋,〈新醫學在臺灣的實踐(1898-1906):從後藤新平《國家衛生原理》談起〉,《新史學》,第9卷第3期(1998),頁49-86。
參考閱讀:范燕秋,〈日治前期臺灣公共衛生之形成(1895-1920):一種制度面的觀察〉,《思與言》33-2(1995),頁211-258。
【08】林茂生:二二八受難的臺籍菁英
指定閱讀:黃富三,〈二二八事件的臺灣:英國人之「如是我見」〉,收入許雪姬主編,《二二八事件60週年紀念論文集》,臺北:文化局,2008,頁395-421。
參考閱讀:薛化元,〈戰後十年臺灣的政治初探(1945-1955):以國府在臺統治基盤的建立為中心〉,收入張炎憲、陳美蓉、楊雅惠編,《二二八事件研究論文集》,臺北:財團法人吳三連臺灣史料基金會,1998,頁13-38。
【09】傅斯年:維護校園與學術獨立的教育者
指定閱讀:歐素瑛,〈四六事件對臺灣大學的衝擊〉,《臺灣學研究》,第12期(2011),頁17-42。
參考閱讀:歐素瑛,《傳承與創新:戰後初期臺灣大學的再出發1945-1950》,臺北:臺灣古籍,2006。
【10】雷震-自由人權的追求者
指定閱讀:王振寰,〈臺灣的政治轉型與反對運動〉,《臺灣社會研究季刊》,第2卷第1期(1989),頁71-116。
參考閱讀:薛化元,《雷震與中華民國憲政體制》,臺北:國科會,2000。
【11】吳濁流:熱情書寫的鐵血文學家
指定閱讀:王明珂,〈過去、集體記憶與族群認同──臺灣的族群經驗〉,收入《認同與國家:近代中西歷史的比較論文集》,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4,頁249-274。
參考閱讀:吳濁流,《臺灣連翹》,臺北:草根,1995。
五、書評閱讀書目
1、吳濁流,《臺灣連翹》,臺北:草根,1995。
2、吳濁流,《亞細亞的孤兒》,臺北:草根,1995。
3、彭明敏,《自由的滋味:彭明敏回憶錄》,臺北:前衛,1988。
4、柯旗化,《臺灣監獄島》,臺北:第一出版社,2002。
5、柏陽口述,周碧瑟執筆,《柏陽回憶錄》,臺北:遠流,1996。
6、王育德,《王育德自傳:出生至二二八後脫出臺灣》,臺北:前衛,2002。
7、曹永洋,《噶瑪蘭的燭光:陳五福醫師傳》,臺北:前衛,1993。
8、曹永洋,《都市叢林醫生:郭維租的生涯心路》,臺北:前衛,1996。
9、黃華昌,《叛逆的天空:黃華昌回憶錄》,臺北:前衛,2004。
10、藍博洲,《麥浪歌詠隊:追憶一九四九年四六事件(臺大部分)》,臺中:晨星,2001。
11、藍博洲,《天未亮:追憶一九四九年四六事件(師院部分)》,臺中:晨星,2000。
12、楊基銓,《楊基銓回憶錄》,臺北:前衛,1996。
13、劉枝萬口述,林美容等訪問,丁世傑等紀錄,《學海悠遊:劉枝萬先生訪談錄》,臺北:國史館,2008。
14、林忠勝編著,《劉盛烈回憶錄》,臺北:前衛,2005。
15、杜淑純口述,曾秋美、尤美琪訪問整理,《杜聰明與我:杜淑純女士訪談錄》,臺北:國史館,2005。
16、陳奇祿口述,陳怡真撰,《澄懷觀道:陳奇祿先生訪談錄》,臺北:國史館,2004。
17、李明瑱、林靜靜著,《臺灣的良知:李鎮源教授》。臺北:商周,2002。
18、黃自進訪問,簡佳慧紀錄,《林金莖先生訪問紀錄》,臺北:中研院近史所,2003。
19、紀慧玲著,《廖瓊枝:凍水牡丹》,臺北:時報文化,1999。
20、鍾淑敏等訪問、吳美慧等紀錄,《曹永和院士訪問紀錄》,臺北:中研院臺史所,2010。
|
參考書目 |
讀書報告指定閱讀書目
1、吳濁流,《臺灣連翹》,臺北:草根,1995。
2、吳濁流,《亞細亞的孤兒》,臺北:草根,1995。
3、彭明敏,《自由的滋味:彭明敏回憶錄》,臺北:前衛,1988。
4、柯旗化,《臺灣監獄島》,臺北:第一出版社,2002。
5、柏陽口述,周碧瑟執筆,《柏陽回憶錄》,臺北:遠流,1996。
6、王育德,《王育德自傳:出生至二二八後脫出臺灣》,臺北:前衛,2002。
7、曹永洋,《噶瑪蘭的燭光:陳五福醫師傳》,臺北:前衛,1993。
8、曹永洋,《都市叢林醫生:郭維租的生涯心路》,臺北:前衛,1996。
9、黃華昌,《叛逆的天空:黃華昌回憶錄》,臺北:前衛,2004。
10、藍博洲,《麥浪歌詠隊:追憶一九四九年四六事件(臺大部分)》,臺中:晨星,2001。
11、藍博洲,《天未亮:追憶一九四九年四六事件(師院部分)》,臺中:晨星,2000。
12、楊基銓,《楊基銓回憶錄》,臺北:前衛,1996。
13、劉枝萬口述,林美容等訪問,丁世傑等紀錄,《學海悠遊:劉枝萬先生訪談錄》,臺北:國
史館,2008。
14、林忠勝編著,《劉盛烈回憶錄》,臺北:前衛,2005。
15、杜淑純口述,曾秋美、尤美琪訪問整理,《杜聰明與我:杜淑純女士訪談錄》,臺北:國史
館,2005。
16、陳奇祿口述,陳怡真撰,《澄懷觀道:陳奇祿先生訪談錄》,臺北:國史館,2004。
17、李明瑱、林靜靜著,《臺灣的良知:李鎮源教授》。臺北:商周,2002。
18、黃自進訪問,簡佳慧紀錄,《林金莖先生訪問紀錄》,臺北:中研院近史所,2003。
19、紀慧玲著,《廖瓊枝:凍水牡丹》,臺北:時報文化,1999。
20、鍾淑敏等訪問、吳美慧等紀錄,《曹永和院士訪問紀錄》,臺北:中研院臺史所,2010。 |
評量方式 (僅供參考) |
No. |
項目 |
百分比 |
說明 |
1. |
平時成績 |
10% |
含上課參與、小條子作業及NTU COOL討論區發言。 |
2. |
指定閱讀摘要 |
10% |
就該講次指定閱讀撰寫200-300字之摘要,張貼於NTU COOL討論區指定處。全學期至少應繳交4篇,超過者可加分。 |
3. |
書評或口述歷史 |
25% |
於指定書目中擇一閱讀,撰寫3,000字之書評,或者擇一適當人物作口述歷史訪談,並紀錄整理約3,000字之訪談紀錄稿。10月25日前繳交。 |
4. |
影片心得 |
10% |
觀賞《悲情城市》後撰寫約1,000字之摘要及心得,11月15日前繳交。 |
5. |
校外參訪心得 |
15% |
參與校外參訪,撰寫約1,500字之行程經歷與心得感想,12月2日繳交。 |
6. |
期末考試 |
30% |
就本學期上課內容,進行紙筆測驗。 |
|
針對學生困難提供學生調整方式 |
上課形式 |
|
作業繳交方式 |
|
考試形式 |
|
其他 |
由師生雙方議定 |
|
週次 |
日期 |
單元主題 |
第1週 |
9/06 |
課程導論 |
第2週 |
9/13 |
【01】後藤新平─殖民統治基礎的奠定者 |
第3週 |
9/20 |
【02】林獻堂、蔣渭水─民族運動的領導者 |
第4週 |
9/27 |
【03】八田與一─嘉南大圳之父 |
第5週 |
10/04 |
【04】磯永吉─蓬萊米之父 |
第6週 |
10/11 |
【05】黃土水─近代美術運動的先驅 |
第7週 |
10/18 |
【06】鄧雨賢─歌謠與社會 |
第8週 |
10/25 |
【07】杜聰明─藥理學之父、醫學教育之舵手
★繳交書評 |
第9週 |
11/01 |
【08】林茂生─二二八受難的臺籍菁英 |
第10週 |
11/08 |
影片欣賞《悲情城市》
|
第11週 |
11/15 |
校慶停課一次
★繳交影片心得 |
第12週 |
11/22 |
【09】傅斯年─維護校園與學術獨立的教育者 |
第13週 |
11/29 |
【10】雷震─自由人權的追求者 |
第14週 |
12/06 |
【校外參訪】11/11 國家人權博物館景美園區
★繳交校外參訪心得 |
第15週 |
12/13 |
【11】吳濁流─熱情書寫的鐵血文學家 |
第16週 |
12/20 |
期末考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