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名稱 |
歷史、醫療與社會 HISTORY,HEALILNG AND SOCIETIES |
開課學期 |
98-1 |
授課對象 |
|
授課教師 |
張嘉鳳 |
課號 |
Hist2095 |
課程識別碼 |
103 51350 |
班次 |
02 |
學分 |
3 |
全/半年 |
半年 |
必/選修 |
|
上課時間 |
星期三3,4,@(10:20~) |
上課地點 |
普405 |
備註 |
抵歷史一、二。。A2:歷史思維領域。 限學士班學生 總人數上限:40人 |
Ceiba 課程網頁 |
http://ceiba.ntu.edu.tw/981medstory2 |
課程簡介影片 |
|
核心能力關聯 |
核心能力與課程規劃關聯圖 |
課程大綱
|
為確保您我的權利,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不得非法影印
|
課程概述 |
本課程之目的,在引導學生了解醫療在社會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以及兩者之間動態的互動關係,藉由古�今、中�外永無止境的對話,啟發學生對於健康、疾病與醫療相關議題的興趣,同時培養其閱讀與分析原始史料與二手研究論著的基本能力,並思考當前的醫療現況與改善之道。 |
課程目標 |
1.討論
2.作業
3.考試
|
課程要求 |
第一講 導論
第二講 身體與醫療
第三講 疾病與醫療
第四講 疾病與信仰
第五講 醫者
第六講 病人
第七講 疼痛與醫療
第八講 性別與醫療
第九講 養生與醫療
第十講 年齡與醫療
|
預期每週課後學習時數 |
|
Office Hours |
另約時間 |
指定閱讀 |
1.祝平一,〈塑身美容、廣告與1990年代臺灣的身體文化〉,收入盧建榮編,《文化與權力──臺灣新文化史》(臺北:麥田出版社,2001),頁259-296。修訂稿收入李貞德編,《性別、身體與醫療》(臺北:聯經出版有限公司,2008.10),頁393-433。
2.伍振勳,〈荀子的「身、禮一體」觀──從「自然的身體」到「禮義的身體」〉,《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19期 (2001),頁317-344。
3.陳元朋,〈身體與花紋──唐宋時期的紋身風尚初探〉,《新史學》第11卷第1期 (2000),頁1-44。
4.邱仲麟,〈帝都之癘──明代北京的瘟疫與國家的應變〉,《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75本2分 (2004),頁331-388。
5.李豐楙,〈《道藏》所收早期道書的瘟疫觀──以《女青鬼律》及《洞淵神呪經》系為主〉,《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3期 (1993),頁417-454。
6.林富士,〈醫者或病人──童乩在臺灣社會中的角色與形象〉,《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76本3分(2005),頁511-568。
7.高彥頤著,許慧琦譯,〈「痛史」與疼痛的歷史──試論女性身體、個體與主體性〉,收入王克武、張哲嘉編,《公與私──近代中國個體與群體之重建》(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00),頁177-199。
8.李貞德,〈漢唐之間求子醫方試探──兼論婦科濫觴與性別論述〉,《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68本第2分 (1997),頁283-367。修訂稿收入李貞德編,《性別、身體與醫療》(臺北:聯經出版有限公司,2008.10),頁79-158。
9.林富士,〈略論早期道教與房中術初探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72本第2分 (2001),頁233-300。
10.張嘉鳳,〈操行英雄立功差難──晉唐之間小兒醫學的成立與對小兒醫的態度〉《新史學》,第16卷第2期 (2005),頁1-46。
|
參考書目 |
一、教科書:張嘉鳳,《歷史、醫療與社會》,臺北: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4。
二、參考書目(2004以前的參考書目,請參見《歷史、醫療與社會》):
A.中文著作:
1.賴文、李永宸,《嶺南瘟疫史》,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2004。
2.杜正勝,《從眉壽到長生──醫療文化與中國古代生命觀》,臺北:三民書局,2005。
3.傅大為,《亞細亞的新身體──性別、醫療與近代台灣》,臺北:群學出版社,2005。
4.吳嘉苓、傅大為、雷祥麟主編,《科技渴望社會》,臺北:群學出版社,2005。
5.吳嘉苓、傅大為、雷祥麟主編,《科技渴望性別》,臺北:群學出版社,2005。
6.李建民,《生命史學──從醫療看中國歷史》,臺北:三民書局,2005。
7.李建民主編,《醫療與社會》,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2005。
8.張煒,《商代醫學文化史略》,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2005。
9.朱德明,《南宋時期浙江醫藥的發展》,北京:中醫古籍出版社,2005。
10.楊念群,《再造「病人」──中西衝突下的空間政治(1832-1985)》,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6。
11.張大慶,《中國近代疾病社會史(1912~1937)》,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2006。
12.范家偉,《大醫精誠──唐代國家、信仰與醫學》,臺北:東大圖書公司,2007。
13.吳鴻洲主編,《中醫方葯學史》,上海:上海中醫藥大學出版社,2007。
14.李良松、郭洪濤,《出入命門──中醫文化探津》,北京:中國人民出版社,2007。
15.畢煥洲,《中國性醫學史》,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07。
16.李貞德,《女人的中國醫療史──漢唐之間的健康照顧與性別》,臺北:三民書局,2008。
17.成令方主編,《醫療與社會共舞》,臺北:群學出版有限公司,2008。
18.李建民主編,《從醫療看中國史》,臺北:聯經出版事業有限公司,2008。
19.李貞德主編,《性別、身體與醫療》,臺北:聯經出版事業有限公司,2008。
20. 尚仁主編,《帝國與現代醫學》,臺北:聯經出版事業有限公司,2008。
B.西文著作:
1.Kim Taylor, 2005, Chinese Medicine in Early Communist China, 1945-63: A Medicine of Revolution, London: RoutledgeCurzon.
2.Vivienne Lo and Christopher Cullen (eds), 2005, Medieval Chinese Medicine: The Dunhuang Medical Manuscripts, London: RoutledgeCurzon.
3.Umberto Eco, 2005, History of Beauty, New York: Rizzoli.
4.S. M. Hillier, 2005, Health Care and Traditional Medicine in China, 1800-1982, London; New York: RoutledgeCurzon.
5.Tsuneki Sugihara and Yuhei Yamamoto (eds), 2005, Making History of Plastic and Reconstructive Surgery, Sapporo: Hokkaido University Graduate School of Medicine.
6.Volker Scheid, 2007, Currents of Tradition in Chinese medicine, 1626-2006, Seattle: Eastland Press.
7.Ann Jannetta, 2007, The Vaccinators: Smallpox, Medical Knowledge, and the ‘Opening’ of Japan,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8.Roberta Bivins, Alternative Medicine? A History, New York,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8.
|
評量方式 (僅供參考) |
No. |
項目 |
百分比 |
說明 |
1. |
考試 |
40% |
1. 考試以授課內容與指定書目為主
2. 期末考試時間:2010年1月13日(星期三)10:20 ~ 13:00。
3. 考試作弊者一律依校規處置 |
2. |
作業 |
20% |
1.本課程安排兩次校外專家演講,請繳交聽講與事後討論的心得。
2.請於演講過後之次週上課繳交心得,遲交者每晚1日扣10分;未交者以零分計。
3.繳交時間:
a. 第一篇:2009年11月11日
b. 第二篇:2009年12月2日
4. 心得應包括三個部分:
a. 演講內容
b. 演講心得
c. 討論心得
5. 無字數限制。
6. 請務必繳交紙本。
7. 切莫抄襲。抄襲者以零分計。
|
3. |
討論 |
40% |
1. 每次上課的討論材料,請參看進度表,依序準備。
2. 每次上課之第三堂多為討論課,由助教帶領。
3. 請隨時注意課程網頁上的公告,若有疑問,請與助教或教師連繫。
4. 在課堂上或教學網頁上發言的同學,酌予加分。
5. 請隨時避免情緒化的言論,或任何人身攻擊。
|
|
週次 |
日期 |
單元主題 |
第1週 |
9/16 |
第一講導論 |
第2週 |
9/23 |
第二講身體與社會(討論1) |
第3週 |
9/30 |
第二講身體與社會(討論2) |
第4週 |
10/07 |
第二講身體與社會(討論3) |
第5週 |
10/14 |
第二講身體與社會(討論醫藥廣告) |
第6週 |
10/21 |
第三講疾病與社會(討論4) |
第7週 |
10/28 |
第三講疾病與社會(電影與討論) |
第8週 |
11/04 |
專家演講與討論:講者:雷祥麟教授(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講題:顯微鏡與主權──滿洲鼠疫與八大傳染病的誕生
|
第9週 |
11/11 |
第四講疾病與信仰(討論5) |
第10週 |
11/18 |
第五講醫者(討論6) |
第11週 |
11/25 |
專家演講與討論:
講者:李尚仁教授(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講題:現代西方醫學崛起──從專業化與醫病關係的角度來考察
|
第12週 |
12/02 |
第六講病人(討論醫案) |
第13週 |
12/09 |
第七講疼痛與醫療(討論7) |
第14週 |
12/16 |
第八講性別與醫療(討論8) |
第15週 |
12/23 |
第九講養生與醫療(討論9) |
第16週 |
12/30 |
第十講年齡與醫療(討論10) |
第17週 |
1/06 |
溫習指定書目 |
第18週 |
2010/01/13 |
期末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