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名稱 |
近代歐洲(1400以後) EARLY MODERN EUROPE (AFTER 1400) |
開課學期 |
98-1 |
授課對象 |
|
授課教師 |
陳慧宏 |
課號 |
Hist1559 |
課程識別碼 |
103 51630 |
班次 |
|
學分 |
3 |
全/半年 |
半年 |
必/選修 |
選修 |
上課時間 |
星期一@,5,6(~14:10) |
上課地點 |
新102 |
備註 |
抵歷史一、二。。A3*:世界文明領域。可充抵通識 限學士班學生 總人數上限:200人 |
Ceiba 課程網頁 |
http://ceiba.ntu.edu.tw/981Europe |
課程簡介影片 |
|
核心能力關聯 |
本課程尚未建立核心能力關連 |
課程大綱
|
為確保您我的權利,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不得非法影印
|
課程概述 |
此課名稱為本人之前開授通識課程「西歐文明:從1400年到近代」之更名,希望去除掉現在較受爭議的「文明」一詞及概念,也計劃將課程視野從「西歐」擴大到「歐洲」。時間大約從1400年至十八世紀法國大革命前為止,對這段期間歐洲「如何」由傳統走向現代,作一基礎的介紹。
1400年在西歐歷史上,屬於文藝復興時代的萌芽醞釀階段。歐洲如何在文藝復興的傳統上,於下面幾個世紀走向現代,或在這早期現代化的歷程中,到底歐洲「現代性」的獨特意義是否存在,是本課程的中心議題。這些議題亦是1400至1800年左右世界史脈絡的核心問題。這段時期歐洲與其他地區有密切的交流及互動,常直接或間接地影響了該地區的歷史及文化,並形塑了歐洲本身許多方面的發展及轉變。這堂課程的設計是以世界史的角度,由近代歐洲的諸項議題出發,但導向修課同學思考和辨證歐洲中心論的盲點。相對於台灣和中國的歷史,西洋史課程是本地學生認識世界文化的首要起點,因此,希望藉由對近代歐洲的基礎認識,來增加大學部同學的世界觀。特別是本課程強調歐洲與其他地區的交流及互動,及因此對「西方」觀念形成的影響,這點將可訓練同學用比較性的世界史觀點,來看待自己及其他地區的發展,並藉此培養多元性的思考能力。 |
課程目標 |
請見課程概述 |
課程要求 |
無特別要求 |
預期每週課後學習時數 |
|
Office Hours |
每週四 10:00~12:00 |
參考書目 |
請見指定閱讀項 |
指定閱讀 |
本課程基本背景介紹的教材,和課程講授部份投影片的內容,以此英文教科書為主:
Lynn Hunt and others. The Making of the West: Peoples and Cultures. 2 Vols. 2nd ed. Boston: Bedford/St. Martin’s, 2005.
Vol. 1: To 1704; Vol. 2: Since 1560
Two companions: Sources of The Making of the West; Study Guide to The Making of the West.
所列各週閱讀 (請詳見課程大綱全文PDF檔,上傳在公佈欄),以相關於主題,但不設限於其背景陳述,並具啟發性為選取標準,來自於以下八本書:
1. 大衛•阿諾德 (David Arnold) 著,王國璋譯,《地理大發現 (1400-1600)》,《世界史文庫》8,台北:麥田出版,1999年。
The Age of Discovery 1400-1600. New York: Methuen, 1983 (2nd ed., 2002).
2. 巴森 (Jacques Barzun) 著,鄭明萱譯,《從黎明到衰頹:五百年來的西方文化生活》,二版,台北:麥田出版,2007年。
From Dawn to Decadence: 1500 to the Present, 500 Years of Western Cultural Life. New York: Baker & Taylor Books, 2000.
3. 克羅斯比 (Alfred W. Crosby) 著,鄭明萱譯,《哥倫布大交換:1492年以後的生物影響和文化衝擊》,台北:貓頭鷹出版,2008年。
The Columbian Exchange: Biological and Cultural Consequences of 1492 (30th Anniversary Edition). Westport, Connecticut: Praeger Publishers, 2003.
4. 金格瑞契 (Owen Gingerich),賴盈滿譯,《追蹤哥白尼:一部徹底改變歷史但沒人讀過的書》,台北:遠流,2007年。
The Book Nobody Read: Chasing the Revolutions of Nicolaus Copernicus. New York: Walker & Company, 2004.
5. John Hale著,賈士蘅譯,《文藝復興時代的歐洲文明》,臺北:國立編譯館,2000年。
The Civilization of Europe in the Renaissance. New York: Atheneum, 1993.
6. 保羅•約翰遜 (Paul Johnson) 著;譚鍾瑜譯,《文藝復興:從黑暗中誕生的黃金年代》,臺北縣新店市:左岸文化出版;遠足文化發行,2004。
The Renaissance: A Short History. New York: Modern Library, 2000.
7. 威廉•麥克尼爾 (William Hardy McNeill) 著,劉景輝、林佩蓮譯,《歐洲歷史的塑造》,台北:時報文化出版企業,2007年。
The Shape of European Histor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4.
8. 彭慕蘭 (Kenneth Pomeranz) 著,邱澎生等譯,《大分流:中國、歐洲與現代世界經濟的形成》,台北:巨流圖書,2004年。
The Great Divergence: China, Europe, and the Making of the Modern World Economy.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00.
以上九個項目的書,皆在總圖指定參考書區,供公共使用。而上列各週及主題之閱讀範圍,將有電子檔上傳至課程網頁,限修課同學自行下載,並攜至課堂上使用。
|
評量方式 (僅供參考) |
No. |
項目 |
百分比 |
說明 |
1. |
開書期末考 |
30% |
|
2. |
課堂參與 |
5% |
|
3. |
三份隨堂作業 |
15% |
抽選三次的上課時間,對其上課內容,包括影片觀看等資料,隨堂繳交問題回答或心得書寫。每一份佔5%。 |
4. |
一份讀書心得報告 |
20% |
a. 此部份「寫作」形式的作業,為相對於分組之「口頭」訓練而設計。除了由教學助理批閱,老師複閱外,也將在分組討論時段安排時間作作業觀摩及個別指導。
b. 讀書心得報告為自行選擇本學期所開列之「一項」閱讀範圍 (見上,如約翰遜,《文藝復興》,頁11-73(第一及第二章),選此項者,則包括此項下之全部內容,非自行選擇第一或第二章),書寫約3000字之讀書心得。繳交期限有兩個,11/16和12/28,選定閱讀範圍為11/16週次之前的,請於11/16繳交,其餘之後的 (可排除12/28和1/4兩週次的內容,因上課未到),請於12/28繳交。作業遲交一週扣十分,並往下累計類推。作業請用紙本,於上課時間繳交。
c. 該項作業分為「摘要」及「討論」兩部份。「摘要」部份,請就閱讀範圍作內容摘要(用自己的話,告訴讀者範圍內容為何),這部份該佔全文一半;至於「討論」部份,則歡迎搜集其他相關資料,書評及相關研究等,也歡迎自選其他上課教材,與此範圍作比較。請記得任何資料引用必定要註明。
|
5. |
分組討論及報告 |
30% |
目標為推動「大班教學、小班討論」之授課方式,為使修課學生能深入瞭解授課內容與指定閱讀資料,根據「國立台灣大學教務處教學助理制度實施準則」,原則上每週均應安排小組討論時間(開學週、期中考週、期末考週等除外)。每次討論以一堂課時間為原則,希望分組討論能讓教學助理鼓勵同學發言,藉由充分之表達、溝通與辯論,訓練同學獨立思考、理性分析的能力。修課同學將會在這個時段要求輪流口頭報告及討論。本堂課根據以上實施準則,將安排不少於十五次的分組討論。執行細節、教學助理安排、及時段和地點等,開學後會再行公告及說明。 |
|
週次 |
日期 |
單元主題 |
第1週 |
9/14 |
通識歷史課程引言;近代歐洲的意義 |
第2週 |
9/21 |
第一主題: 文藝復興 |
第3週 |
9/28 |
第一主題: 文藝復興 |
第4週 |
10/05 |
第二主題: 哥倫布及歐洲地理擴張 |
第5週 |
10/12 |
第二主題: 哥倫布及歐洲地理擴張 |
第6週 |
10/19 |
第三主題: 宗教改革 |
第7週 |
10/26 |
第三主題: 宗教改革 |
第8週 |
11/02 |
第四主題: 民族國家及近代國家
|
第9週 |
11/09 |
第四主題: 民族國家及近代國家 |
第10週 |
11/16 |
第五主題: 科學革命 |
第11週 |
11/23 |
第五主題: 科學革命 |
第12週 |
11/30 |
第六主題: 世界經濟體系 |
第13週 |
12/07 |
第六主題: 世界經濟體系 |
第14週 |
12/14 |
第七主題: 啟蒙時代 |
第15週 |
12/21 |
第七主題: 啟蒙時代 |
第16週 |
12/28 |
法國大革命前夕 |
第17週 |
1/04 |
革命與現代化;@總複習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