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資訊
課程名稱
列女傳記導讀
INTRODUCTION TO CHINESE WOMEN’S BIOGRAPHIES 
開課學期
98-2 
授課對象
 
授課教師
衣若蘭 
課號
Hist4034 
課程識別碼
103 51720 
班次
E1 
學分
全/半年
半年 
必/選修
選修 
上課時間
星期三A,B,C(18:25~21:05) 
上課地點
共305 
備註
系選兼通識.本課程可充抵原共同科目課程-歷史一、歷史二.。A2*:歷史思維領域。可充抵通識
限學士班二年級以上
總人數上限:40人
外系人數限制:20人 
Ceiba 課程網頁
http://ceiba.ntu.edu.tw/982wbiography2 
課程簡介影片
 
核心能力關聯
本課程尚未建立核心能力關連
課程大綱
為確保您我的權利,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不得非法影印
課程概述

一、課程說明
本課程教師選取劉向與二十六史部分列女傳記,教師將先就作者、史籍成書等背景作一說明,繼而協助同學閱讀、分析文本,然後適時補充歷朝與女性史相關之史事,例如:女主參政、貞節觀念、旌表制度等等,使學生對於中國古代史籍、女性史傳之書寫以及女性的歷史處境,有初步的認識。
※歷史系與通識課同學將有不同課程要求與作業安排。

二、教學方式
1.閱讀與討論:帶領學生閱讀中國婦女史的「經典」史料,與今人研究成果,使學生經由閱讀與小組討論,以及在教師的協助下,能理解史文原意,辨識中國歷史發展過程中婦女生活、行為的虛象與實相,培養其思考分析的興趣和能力。
2.課堂講授:講解史料源流,說明中國婦女史寫作,以及其與中國史學發展之間的關係。

 

課程目標
三、教學目標
修習完本課程,學習者應能:
1.對歷代正史及〈列女傳〉之修纂有初步的認識。
2.辨識中國歷史發展過程中婦女生活、行為的虛象與實相。
3 編纂傳記並能分析反省之。
4.或者進一步應用史料與研究成果,撰寫短篇論文。
 
課程要求
四、課業要求
1.課前閱讀指定與參考資料。
2.課堂上參與討論與提問。
3. 翻譯與註解:白話翻譯段落,並請將難詞、典故註釋說明。並分析傳記書寫特色、說明文中呈現的性別意涵。於課堂上發給老師與同學參考。每人三-四次
4.習作學期報告。四選一。*6/9繳交

a.運用網路資源哈燕明清婦女著作 或者《美國哈佛大學哈佛燕京圖書館藏明清婦女著述彙刊》,桂林 : 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2009
http://digital.library.mcgill.ca/mingqing/chinese/index.htm
選擇其中一篇女性所寫之傳記或史評,首先介紹作者,其次分析其敘事、內容重點、宗旨等等之特色與及其與正史列女傳之異同。並就中國史學史或女性史、性別史的角度析論之。作業文長約3-5千字,請按照學術規範格式書寫。
b尋找明清文集中,歸納某位文人學士對撰寫女性傳記、墓志銘的看法,並將之與本學期討論的正史列女傳寫作作一比較。作業文長約3-5千字,請按照學術規範格式書寫。
c參觀臺灣任何一座貞節牌坊,寫下牌坊上的文字,並將之與本學期討論的正史列女傳寫作作一比較。或者用散文、小說寫法重新編寫得到旌表的女性之故事。文長2-3千字。
d今人研究評介。請閱讀一篇與本課程相關英文的研究成果(2000年以後),加以評介。文長2-3千字<請將文章附在你的作業。

備註
1.作業請在規定的期限於課堂上繳交,遲交分數以三折計算,補交不得超過一週,否則該作業以零分計。
2.每人整學期於課堂上必須:參與討論、白話翻譯整理傳記(共四次)。
3.作業格式:以A4規格紙,12或14號字體,標註頁碼與標點符號,分段書之。
格式如下
(左上角)列女傳記導讀
任課教師:衣若蘭
史三### (系級姓名)
6/11/2009(作業繳交期限)

4. 討論時間: 每週下課或事先預約。
5.教師聯絡方式:yilan@ntu.edu.tw
來信請在標題註明修課時段姓名與主旨,例如:「四AB***請問作業」
並在信中確實寫上系級姓名,以便回覆。不具名者,不予處理。

W1 2/24 導論+劉向《列女傳》1
W2 3/3 劉向《列女傳》2
W3 3/10 史漢中之女性傳記
W4 3/17 《後漢書》〈列女傳〉
W5 3/24 《晉書》〈列女傳〉
W6 3/31 《北史》〈列女傳〉
W7 4/7 溫書假
W8 4/14 《新、舊唐書》〈列女傳〉
W9 4/21 專題演講
W10 4/28 《宋史》、《遼史》、《金史》〈列女傳〉
W11 5/5 《元史》、《新元史》〈列女傳〉
W12 5/12 《明史》〈列女傳〉1
W13 5/19 《明史》〈列女傳〉2
W14 5/26 《清史稿》〈列女傳〉1
W15 6/2 《清史稿》〈列女傳〉2+總結
W16 6/9 專題演講
W17 6/16 端午節
W18 6/23 期末考


五、成績評量
課堂參與(35%) (評分標準:討論、應答與提問、指定閱讀口頭報告)
傳記解讀 (35%) (評分標準:切中文意、重點明晰、相關註解)
期末報告 (30%) (評分標準:主題選擇、問題意識、論點、組織、陳述)

六、課程進度
第一週 Introduction 1:女性、性別與歷史研究
牟正蘊,〈解構「婦女」:舊詞新論〉,《近代中國婦女史研究》6(1998.8),頁119-140。
葉漢明,〈女性主義史學與中國婦女社會史〉,收於《性別與婦女研究--華人社會的探索》,台北:稻鄉出版社,1997。
Scott, Joan Wallach. “Gender: A Useful Category of History Analysis,” in Gender and the Politics of History.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88.〈性別:歷史分析中一個有效範疇〉,收於《婦女:最漫長的革命—當代西方女權主義理論精選》(北京三聯書店,1997),頁151-175。
*衣若蘭,〈史學與性別:《明史.列女傳》與明代女性史之建構〉,師大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2003,緒論,頁1-7。
*〈傑出女性、性別與歷史研究〉,收入王雅各主編,《性屬關係》(臺北:心理出版社,1999),下冊(性別與文化、再現),頁1-16。本文曾同時刊載於《婦女與兩性研究通訊》50 (1999):19-26;以及《歷史月刊》135 (1999):65-72。

◎思考問題:
1.小組各編寫一篇女人的故事與男人的故事。編寫完之後,轉換為讀者,批判分析自己所寫的兩篇故事,嘗試發現其主題異同,以及其中可能反映的性別意涵。
2婦女史與婦女史學史有何差別?
3.以女性作為研究對象與以女性傳記作為研究對象有何差異?

劉向《列女傳》1
Introduction 2:中國女性史與中國女性史學史
*Twitchett, D. C.〈中國傳記的幾個問題〉,收於《中國歷史人物論集》,台北:正中書局,1973,原名“Problems of Chinese Biography,” in Confucian Personalities. pp.24-42
*逯耀東,〈前不見古人〉,《勒馬長城》(臺北:時報)
徐秉愉,〈正位於內──傳統社會的婦女〉,收於《吾土與吾民》中國文化新論.社會篇,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3六版二刷,頁143-187。

劉向《列女傳》
選用版本:漢.劉向撰,清.梁端校注,《列女傳校注》,台北:台灣中華書局,據汪氏振綺堂補刊本校刊,1972,台三版。
劉靜貞,〈歷史的重讀與再現——古代經典《列女傳》的通識意涵〉,《通識教育季刊》4:3,1997.9,頁111-126。
◎思考問題
1.中國傳記的特色為何?西方學者認為有何缺點?
2.說說你對於逯耀東先生對Twitchett文章的回應。

第二週 劉向《列女傳》2
*劉靜貞,〈劉向《列女傳》的性別意識〉,《東吳歷史學報》5,1999.3,頁1-30。
*邢義田,〈由《列女傳》看中國式母愛的流露〉,收於《中國婦女史論集》3,頁19-28。
◎思考問題
1.劉向《列女傳》編輯的女性類型包含哪些?他如何分類?有哪些是你沒有預期的?有哪些是你感興趣他卻沒列入的?如果是你,你會如何編寫?按照時代、按照類型、或者其他?
2.剖析劉向撰寫女性傳記的主題、情節、重點。
3.根據邢義田文章你覺得中國式母愛與西方有何不同?呈現何種性別文化意涵?

第三週 史漢之書寫女性:以呂后為例
阮芝生,〈論史記五體及「太史公曰」的述與作〉,《國立台灣大學歷史系學報》6(1979)。
逯耀東,〈史記列傳及其與本紀的關係〉,《台大歷史學報》20(1996.11)
*白靜生,〈《史記》中的女性形象〉,《河北師院學報》(哲社版)1988:3,頁63-68。
路育松,〈從《史記》看西漢中期以前的婦女地位〉,《浙江學刊》2000:4,頁115-118。
*藍慧茹:女性因何入史?《史記》載錄女性人物的標準及意涵
◎思考問題:
1.史記漢書中描述呂后的重點有何不同?史記漢書書寫特色與內容有何差異?這差異有可能是參考史料所致嗎?你覺得漢書編輯時可能參考哪種類型的資料?
2你覺得司馬遷沒有設列女傳是不是一種缺陷?還是你覺得傳記不該以性別分類而是以其他類型來區分?
3.你能區別傳記中的女性形象與女性歷史的實像嗎?

第四週 《後漢書》〈列女傳〉
*劉靜貞,〈歷史記述與歷史論述:前後漢書中的王昭君故事辨析〉,《鄭欽仁教授七秩壽論文集》,頁13-28。
*衣若蘭,〈《後漢書》的書寫女性:兼論傳統中國女性史之建構〉,《暨大學報》4:1,2000.3,頁17-42。
◎思考問題:
1.讀王昭君故事之傳衍,你有何心得?
2.正史中史家編纂與時代之間的關係為何?你覺得後世史家編寫的過去某朝,代表的真的是某朝的歷史,還是那位史家當時代的精神?還是都有?或者其他?

第五週 《晉書》〈列女傳〉
*楊雅娟,〈從“賢媛”到“列女”:以敘述觀點理論探究《晉書˙列女傳》之性別意識〉,高雄師大學報21(2006,12):49-63.
*鄭雅如,《情感與制度:魏晉時代的母子關係》,台北:國立台灣大學文學
院,2001,第一章〈緒論:從東晉于氏上表談起〉,頁1-20.
◎思考問題:
1.在《世說新語.賢媛》與《晉書˙列女傳》選擇一篇描寫同樣女性的片段,作一對比,說出情節、重點、描述手法、敘述時序、評價等等之差異。

第六週 《北史》〈列女傳〉
*盧建榮,〈從男性書寫材料看三至七世紀女性的社會形象塑模〉,《師大歷史學報》26(1998.6)。
Holmgren, Jennifer. “Widow Chastity in the Northern Dynasties: The Lieh-nü Biography in the Wei-Shu, ” Papers on Far Eastern History 23(1981): 165-186.
◎思考題
1.本文主旨何在?
2作者所謂意象與實際之差別在哪?
3作者使用哪些材料來論述?
4本文論述步驟為何?
5本文有何發現?

第八週 《舊唐書》、《新唐書》〈列女傳〉與《五代史》中的女性
*劉靜貞,〈書寫與事實之間—《五代史記》中的女性像〉,《中國史學》12(2002.12),後收入《宋史研究集》33(2003.8),頁267-297。
劉靜貞,〈正史與墓誌資料所映現的五代女性意象〉,《唐研究》11(2005),頁187-204。
Chiu, Andersen. “Changing Virtues? The Lienü of the Old and the New History of the Tang,” East Asia Forum 4(1995): 28-62.
Davis, Richard L. “Chaste and Filial Women in Chinese Historical Writings of the Eleventh Century,”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Oriental Society 121.2(2001): 204-218.
陳弱水,〈初唐政治中的女性意識〉,收於氏著,《唐宋的婦女文化與家庭生活》(臺北:允晨文化,2007),頁199-241。

◎思考題
1沒有列女傳的史書,就沒有貞節烈女嗎?五代史不編列女傳是否代表作者不重視貞節烈女?還是有其他理由?
2真實、資料、記述還有歷史之間,究竟存在什麼樣關係?

第十週 《宋史》〈列女傳〉《遼史》、《金史》〈列女傳〉
盧建榮,〈從在室女墓誌看唐宋性別意識的演變〉,《師大歷史學報》25(1997.6)。
*劉靜貞,〈歐陽脩筆下的宋代女性--對象、文類與書寫期待〉,《台大歷史學報》32,2003.12,頁57-76。
劉靜貞,〈女無外事?-墓誌碑銘中所見之北宋士大夫社會秩序理念〉《婦女與兩性學刊》4,1993,頁21-46。
李曉燕,〈論宋代列女的特質〉,《江西師範大學學報》,1997:2,頁13-17。
周文英,〈略評遼史對婦女的記載〉,《遼寧大學學報(哲社版)》,1989:4,頁34-37。
◎思考題
對象、文類與書寫期待之間是何種關係?對我們瞭解歷史有何影響?

第十一週 《元史》、《新元史》〈列女傳〉
鄭桂瑩,〈元朝婦女的守節與再嫁--以律令為主的討論〉,國立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5.7。第一章
*陳素貞,〈史家筆下遼金元女性節烈觀綜探〉,《東海中文學報》13,2001.7,頁65-106。
徐秉愉,〈遼金元三代婦女節烈事蹟與貞節觀念之發展〉,收於鮑家麟編,《中國婦女史論文集》續集,台北:稻鄉出版社,1991.4。
◎思考題
1.本文關心面向有哪些?優點何在?
2.能否幫作者另想一個標題?或者思考本文如何拆解再重組?

第十二週 《明史》〈列女傳〉1
*衣若蘭,〈史學與性別:《明史•列女傳》與明代女性史之建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2003.6。第一章第三節
◎思考題
1.思考傳記之構成需要考量哪些因素?
2.古代書寫女性傳記時,通常如何對其生平背景交代?
3.瞭解明史列女傳的敘事結構特色後,你有何心得?
4.正史是怎麼編出來的?他有沒有權威性?

第十三週《明史》〈列女傳〉2
*凱瑟琳.卡利茲(Katherine Carlitz),〈慾望、危險、身體--中國明末女德故事〉,收於《性別與中國》,北京:三聯書店,1994.6,頁157-186。
*鄭培凱,〈天地正義僅見於婦女:明清情色意識與貞淫問題〉,《當代》16、17,1987.8-9,收入《中國婦女史論集》(三)、(四),台北:稻鄉出版社,1993、1995。
衣若蘭,〈史學與性別:《明史•列女傳》與明代女性史之建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2003.6。第五章
◎思考題
1.書寫節婦烈女傳記時,這些貞烈圖像又透露了哪些情色意識?
2.這些書寫反映了明清時代怎樣的社會性別文化?
3.以張貞女的事蹟為例,思考史傳的寫作、組成、傳衍。

第十四週《清史稿》〈列女傳〉1
*衣若蘭,〈旌表制度、傳記體例與女性史傳—論《清史稿.列女傳》賢母傳記之復興〉,《台大歷史學報》41期(2008.6),頁165-202。
*劉詠聰,〈「豈惟女儀,志士之師」:尹會一母李氏之生命歷程〉,《中國文化研究所學報》,第48期(2008),. 頁211-240。
◎思考題
1.傳統中國史傳通常如何撰寫女性的生命歷程?我們今日若來寫一篇女性傳記會有何不同寫法?
2.某類德行傳記數量的多寡是否能證明史家的偏重喜好?量化在歷史研究上的意義何在?
3.民初編寫最末王朝的史書意義何在?我們現在若要編寫清史,要用現在體裁還是古代記傳體? 或者其他?

第十五週《清史稿》〈列女傳〉2+總結
*高世瑜,〈歷代《列女傳》演變透視〉,《中國社會歷史評論》1,1999,頁136-146。
衣若蘭,〈史學與性別:《明史•列女傳》與明代女性史之建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2003.6。第二章
Mann, Susan. “Historical Chang in Female Biography from Song to Qing Times: The Case of Early Qing Jiangnan (Jiangsu and Anhui Provinces),” Transactions of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f Orientalists in Japan 30(1985).
*汪榮祖,〈西方史家對中國傳統史學的理解與誤解〉,收於《史學九章》,台北:麥田出版社,2002.12。
◎思考題
1.綜觀26史列女傳,基於史學史(傳記書寫)、婦女史、女性形象等方面,你有何心得與發現?
2.中國傳統史學的精髓何在?對現代史學的啟示為何?


 
預期每週課後學習時數
 
Office Hours
 
指定閱讀
 
參考書目
七、主要參考書目與期刊
(一)工具書與史料
胡文楷,《歷代婦女著作考》,上海 : 上海古籍, 2008。
張愛芳選編,《歷代婦女名人年譜》,北京 : 北京圖書館出版社, 2005。
胡曉明、彭國忠主編,《江南女性別集初編》(全二冊),合肥:黃山書社,2008年
《美國哈佛大學哈佛燕京圖書館藏明清婦女著述彙刊》,桂林 : 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2009
(二)論著
陳東原,《中國婦女生活史》,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4台一版10刷。
徐天嘯,《神州女子新史》,台北:稻鄉出版社,1993重印。
錢穆,《中國史學名著》,台北:三民書局,1988.2六版。
李宗侗,《中國史學史》,台北:華岡出版部,1975.4。
金毓黼,《中國史學史》,台北:鼎文書局1979.10。
徐浩,《廿五史述要》,台北:世界書局,1977。
柴德賡,《史籍舉要》,台北: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85.10。
陳蘭村,《中國古典傳記論稿》,西安:新華書店,1991.10。
陳蘭村編,《中國傳記文學發展史》,北京:語文出版社,1999.1。
李貞德,《公主之死》,台北:三民書局,2001.11。
下見隆雄,《劉向列女傳(c755)研究》,東京:東海大學出版會,1989。
《中國史新論性別篇》,聯經出版公司,2009.
Mann, Susan. The talented women of the Zhang family, Berkeley :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c2007.
Mann, Susan. “What Can Feminist Theory Do for the Study of Chinese History? A
Review of Scholarship in the U.S.,” 《近代中國婦女史研究》1(1993):241-260。
姜賢敬,〈劉向列女傳探微〉,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86.5。
李美娟,〈正史列女傳研究〉,政大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83。
李貞德,〈婦女、性別與五十年來的台灣方志〉,許雪姬、林玉茹主編,《五十年來台灣方
志成果評估與未來發展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1999.5。
杜芳琴,〈歷史研究的性別維度與視角—兼談婦女史、社會性別史與經濟-社會史的關係〉,
收於《婦女學與婦女史的本土探索》(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頁200-222。
陳麗珊,〈二十五史列女傳類釋〉,《大仁學報》14,1996.3,頁135-154。
葉漢明,〈女性主義史學與中國婦女社會史〉,收於《性別與婦女研究--華人社會的探
索》,台北:稻鄉出版社,1997。
衣若蘭,〈無聲亦有聲—評介呂芳上等編《無聲之聲:近代中國的婦女與國家(社會、文
化)》〉,《近代中國婦女史研究》11(2003.12),頁317-332。
(三)期刊
1.《近代中國婦女史研究》
2.《女學學誌:婦女與性別研究》原名《婦女與兩性學刊》
1. 《婦研縱橫》原名《婦女研究通訊》
2. 《新史學》
3. 《婦女研究動態》(大陸)
4. 《史學史研究》
5. Signs:Journal of Women in Culture and Society
6. Gender and History
7. Na-Nu: Men, Women, and Gender in Early and Imperial China
8.(日)中国女性史研究

八、參考網站
1. Women in Chinese History
http://zinnia.umfacad.maine.edu/~mshea/China/womtxt.html
*圖像
http://www.fordham.edu/halsall/women/womensbook.html#China
* 相關連結
1. women’s history
http://womenshistory.about.com/cs/china/
2.Resources for the Study of Women and their Historic Roles
http://www.faculty.de.gcsu.edu/~dvess/women.htm
3.史學連線-專史-婦女史
http://saturn.ihp.sinica.edu.tw/~liutk/shih/
 
評量方式
(僅供參考)
   
課程進度
週次
日期
單元主題
第1週
02/24  Introduction 1 女性、性別與歷史研究/

劉向《列女傳》1/

Intruction 2 中國女性史與中國女性史學史
 
第2週
03/03  劉向《列女傳》2






























 
第3週
03/10  史漢之書寫女性:以呂后為例 
第4週
03/17  《後漢書》〈列女傳〉 
第5週
03/24  《晉書》〈列女傳〉 
第6週
03/31  《北史》〈列女傳〉 
第8週
04/14  《舊唐書》、《新唐書》〈列女傳〉與《五代史》中的女性 
第10週
04/28  《宋史》〈列女傳〉《遼史》、《金史》〈列女傳〉 
第11週
05/05  《元史》、《新元史》〈列女傳〉 
第12週
05/12  《明史》〈列女傳〉1 
第13週
05/19  《明史》〈列女傳〉2 
第14週
05/26  《清史稿》〈列女傳〉1 
第15週
06/02  《清史稿》〈列女傳〉2+總結 
第16週
06/09  專題演講

 
第17週
06/16  端午節
 
第18週
06/23  期末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