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資訊
課程名稱
大歷史:人類與環境
MACROHISTORY: A PLANETARY PERSPECTIVE 
開課學期
98-2 
授課對象
 
授課教師
吳啟訥 
課號
Hist1565 
課程識別碼
103 51760 
班次
 
學分
全/半年
半年 
必/選修
 
上課時間
星期二1,2(8:10~10:00) 
上課地點
一活大禮堂 
備註
充抵歷史一、歷史二。。A2:歷史思維領域。
限學士班學生
總人數上限:100人 
Ceiba 課程網頁
http://ceiba.ntu.edu.tw/982bighistory 
課程簡介影片
 
核心能力關聯
本課程尚未建立核心能力關連
課程大綱
為確保您我的權利,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不得非法影印
課程概述

地理是將地球生命生存的空間作為研究對象,歷史則是以生存環境在時間流動過程中的演變為研究對象。對於歷史系以外其他人文社會科學與自然科學科系的同學而言,以往的通識歷史教學,存在兩個主要盲點。第一,忽視歷史演進和歷史現象背後的技術因素,讓學習者形成歷史是由個別天才的靈感與思維獨力推動的印象;第二,前述缺失,又進一步造成在歷史研究和教學的主流,將歷史的觀念縮減到「文明史」乃至於「政治史」的狹窄範圍內,造成本應最有知識色彩的歷史學,政治工具化的傾向日趨嚴重。對於(相較於歐美和其他亞洲學生)知識面相對狹窄,又嚴重拘泥於學科分際的台灣學生而言,這樣的盲點,足以導致在學習過程中因知識營養失衡造成的原創力不足。
基於對通識歷史教學這兩方面主要缺失的認知,本課程設想從兩個新的角度切入。首先,針對前述缺失的末端,在課程中納入自然史(即通稱的地質時代與化石時代)與人類史(主要是通稱的史前史──prehistory),以進化(不必然是進步)的過程來展現人類與其他生命形式之間的聯繫。換言之,通識歷史課首先應呈現天文學、地質學、古生物學和考古人類學的成果,並從中尋找一個與歷史學等人文社會學科類似的統一結構,建立體系化的、連貫的視角,構築一種更大範圍的普遍知識觀。其次,上述結構與體系的建立,同時構築了解決前述缺失開端的基礎。每個歷史時期的技術觀念、實際和應用狀態,正是一個統一的歷史社會結構、體系之中的一環。系統的需求,才是技術發明、變革和應用的根本動力(15世紀以來歐洲與東亞在科學觀念與技術應用方面差異的擴大,便是一個明顯的例子)。以系統需求的角度,闡釋技術在歷史中的地位和影響,有助於學習者對知識和原創的融會貫通。
本課程的主旨,並不在於以天文、地質、生物學家的觀點改寫歷史,而是以歷史學的觀點,擴大觀察人類社會的時間區段和現象範圍,從不同的時段和範圍的探尋變化的共同規則與現象差異。
 

課程目標
1. 能夠定義歷史學、了解作為人文科學的歷史學觀察與詮釋
人文與自然現象的角度及方法;
2. 了解大歷史、通史、專史、斷代史、科學史間的差異;
3. 了解科學史與人類文明史之間的關係;
4. 能夠區分史料與後人的歷史研究;
5. 能夠初步利用歷史學的方法分析史料、發現問題;
6. 能夠以歷史的視角,觀察、解釋自然、社會、人文和現實
 政治議題的源流。
 
課程要求
通識課程,參與重於考核,3次點名未到又未請假者將扣考。

No. 項目 百分比 說明
1. 課堂討論 40%
2. 期中考 20%
3. 期末考 40%

課程進度
週次 日期 單元主題
1 一、導論:從更大的時間範圍回顧以往�有關「大歷史」觀念的爭議
2
3 二、宇宙、地球與生命、生物圈的形成及演化
4 三、史前人類
5 四、作為生物現象的基因與種族、作為文化、政治現象的族群:形成與演化
6
7 五、畜牧革命、農業革命與兩種型態的古代國家:分隔成若干區塊的世界
8
9
10 六、商業革命、技術革命與近代國族國家:現代世界──一個世界
11
12
13 七、結構、系統與技術
14
15
16 八、20世紀與未來學
17
18

 
預期每週課後學習時數
 
Office Hours
 
指定閱讀
 
參考書目
1. Asimov, Isaac, Beginings: The Story of Origins of Mankind,
Life, the Earth, the Universe ( New York: Walker, 1987 ).
2. UNESCO, History of Humanity: Scientific and Cultural Development ( London: Routledge, 1994 ).
3. Steve Olson, 霍達文/譯,《人類基因的歷史地圖》(台北:聯
經出版公司,2004)。
4. Bentley, Jerry, Old World Encounters: Cross Cultural Contacts
and Exchanges in PreModern Times (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3 ) .
5. Blachmore, Susan, The Meme Machine (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9 ).
6. Blank, Paul, And Fred Spier, eds. Defining the Pacific:
Constraints and Opportunities
( Aldeshot, Hants.: Ashgate, 2002 ).
7. Christian, David, Maps of Time: An Introduction to Big History
( Berkley, Californi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04 ).
8. 黃仁宇,《中國大歷史》(台北:聯經出版公司,1993)。
9. [日]秋道智彌著,《生態與歷史:人類學的視角》(昆明:雲南大學出版社,2007)。
10. Ernest Gellner著,李金梅、黃俊龍譯,《國族與國族主義》(台北:聯經出版公司,2001)。
 
評量方式
(僅供參考)
   
課程進度
週次
日期
單元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