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名稱 |
文藝復興 The Renaissance |
開課學期 |
103-2 |
授課對象 |
|
授課教師 |
陳慧宏 |
課號 |
Hist1583 |
課程識別碼 |
103 52050 |
班次 |
|
學分 |
3 |
全/半年 |
半年 |
必/選修 |
|
上課時間 |
星期二3,4,@(10:20~) |
上課地點 |
博雅201 |
備註 |
A3:世界文明領域。 總人數上限:100人 |
Ceiba 課程網頁 |
http://ceiba.ntu.edu.tw/1032Renai |
課程簡介影片 |
|
核心能力關聯 |
核心能力與課程規劃關聯圖 |
課程大綱
|
為確保您我的權利,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不得非法影印
|
課程概述 |
「文藝復興」,是一個時代名稱,文化運動,或藝術風格。這個詞,已經變成了一個複雜的概念。一般所指的文藝復興時代,約從1400至1600年,在西歐歷史上,是一段介於中古至現代的重要時期。1492年,是哥倫布探索美洲暨歐洲海外探險時代的開始;1517年,以馬丁路德開始了宗教改革的年代。這段時期,對西歐文明現代化的形成,有絕對關鍵的意義。本課程計劃對這兩百年作一個綜合討論。
課程內容囊括政治、社會、經濟、文化藝術、宗教和思想等方向,這幾項並無前後高低的重要性差異,彼此關聯緊密。課程內容的規劃,將以「主題」性質的區分為主,並非全然以時代前後的發展作規劃。主題安排,以十三位富有名聲並不同領域的當代歷史人物作貫穿,此作法易引起一般同學對文藝復興的普遍興趣。由歷史人物的故事背景呈現其與文化環境之互動,進而窺探影響時代的思潮。再者,這時期以藝術為主體的視覺文化,作為時代的產物,其意義橫跨了歷史學、藝術史學及文化研究等學科的討論,在西歐歷史中是非常顯著的主題。近來歷史及藝術史學,提倡更緊密的雙方學科合作而開發新視野,本課程的規劃也希望對這個研究趨向作回應。 |
課程目標 |
見課程概述 |
課程要求 |
無 |
預期每週課後學習時數 |
|
Office Hours |
每週四 10:00~12:00 備註: 或另約時間 |
參考書目 |
請見指定閱讀 |
指定閱讀 |
閱讀書目及影片教材
(1) 全本閱讀:
謝爾溫•奴蘭德 (Sherwin B. Nuland) 著,曾麗文譯,《科學與藝術的先行者:達文西》,臺北縣新店市:左岸文化出版,遠足文化發行,2007。
Leonard da Vinci. Lipper Publications L.L.C. and Viking Penguin, 2000.
羅斯•金恩 (Ross King) 著,吳家恆譯,《馬基維利:權力的哲人》,臺北縣新店市:左岸文化出版,遠足文化發行,2011。
Machiavelli: Philosopher of Power. New York: Atlas Books/HarperCollins, 2007.
紐康博 (D. G. Newcombe) 著,黃煜文譯,《亨利八世與宗教改革》,臺北市:麥田出版,1999。
Henry VIII and the English Reformation. Routledge, 1995.
(2) 本課程基本背景介紹的教材,和課程講授部份投影片的內容,以以下兩本英文書為主:
Lynn Hunt and others. The Making of the West: Peoples and Cultures. 2 Vols. 2nd ed. Boston: Bedford/St. Martin’s, 2005.
Vol. 1: To 1704
Two companions: Sources of The Making of the West; Study Guide to The Making of the West.
Brown, Alison. The Renaissance. 2nd edition. London: Longman, 1999.
(3) 以上所列各週教材及閱讀,以相關於主題,但不設限於其背景陳述,並具啟發性為選取標準,來自於以下七本書:
巴森 (Jacques Barzun) 著,鄭明萱譯,《從黎明到衰頹:五百年來的西方文化生活》,二版,台北:麥田出版,2007。
From Dawn to Decadence: 1500 to the Present, 500 Years of Western Cultural Life. New York: Baker & Taylor Books, 2000.
雅各•布克哈特 (Jacob Burckhardt) 著,花亦芬譯注,《義大利文藝復興時代的文化》,台北:聯經出版事業,2007。
Die Kultur der Renaissance in Italien: Ein Versuch (1860).
克羅斯比 (Alfred W. Crosby) 著,鄭明萱譯,《哥倫布大交換:1492年以後的生物影響和文化衝擊》,台北:貓頭鷹出版,2008。
The Columbian Exchange: Biological and Cultural Consequences of 1492 (30th Anniversary Edition). Westport, Connecticut: Praeger Publishers, 2003.
金格瑞契 (Owen Gingerich),賴盈滿譯,《追蹤哥白尼:一部徹底改變歷史但沒人讀過的書》,台北:遠流出版,2007。
The Book Nobody Read: Chasing the Revolutions of Nicolaus Copernicus. New York: Walker & Company, 2004.
保羅•約翰遜 (Paul Johnson) 著;譚鍾瑜譯,《文藝復興:從黑暗中誕生的黃金年代》,臺北縣新店市:左岸文化出版,遠足文化發行,2004。
The Renaissance: A Short History. New York: Modern Library, 2000.
J. R. 麥克尼爾 (J. R. McNeill)、威廉•麥克尼爾 (William H. McNeill) 著;張俊盛、林翠芬譯,《文明之網:無國界的人類進化史》,台北:書林出版,2007。
The Human Web: A Bird’s-Eye View of World History. New York : W.W. Norton & Company, 2003.
昆丁•史金納 (Quentin Skinner) 著,奚瑞森、亞方譯,《現代政治思想的基礎:卷一,文藝復興》,臺北縣新店市:左岸文化出版,遠足文化發行,2004。
The Foundation of Modern Political Thought. Vol. I: The Renaissance.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78.
(4) 影片教材
1. 《達文西》,《西方藝術的黃金歲月系列》2,NHK製作 (台大圖書館多媒體中心,(vv) 909.45 1004 disc2)。
2. 《君王論》,《偉大之書系列》,Discovery Networks製作,台北:沙鷗國際多媒體,2003(台大圖書館多媒體中心,(vv) 813.2443 disc5)。
3. 《米開朗基羅 The Divine Michelangelo》,英國廣播公司 (BBC) 製作,台北:得利影視,2005(台大視覺教育館,(VV) 909.945 9074 4063)。
4. The Tudors. The complete third season / Showtime presents in association with Peace Arch Entertainment ; produced in association with the Canadian Broadcasting Corporation. Producers, John Weber, James Flynn
[Taiwan] : Distributed by Sony Pictures Home Entertainment, [2014]
(台大圖書館多媒體中心,(vv) PN1992.77 T83z 3rd)。 |
評量方式 (僅供參考) |
|
週次 |
日期 |
單元主題 |
第1週 |
2/24 |
文藝復興問題;人物與時代 |
第2週 |
3/03 |
影片欣賞及首次討論課 |
第3週 |
3/10 |
佩脫拉克:文藝復興的教育及學術 |
第4週 |
3/17 |
達文西:文藝復興全才 |
第5週 |
3/24 |
麥地奇家族:佛羅倫斯 |
第6週 |
3/31 |
馬基維利:意大利的政治和歷史觀 |
第7週 |
4/07 |
拉斐爾:繪畫與教廷文藝贊助 |
第8週 |
4/14 |
期中綜合討論:奴蘭德《達文西》和金恩,《馬基維利》兩書所見的「文藝復興人」 |
第9週 |
4/21 |
(期中考週停課一次,撰寫期中作業,4/28繳交) |
第10週 |
4/28 |
米開朗基羅:新柏拉圖主義和藝術詮釋
(補閱讀教材資料:以下所收傳記,至頁94:瓦沙利 (Giorgio Vasari) 著,黃翰荻譯,《文藝復興的奇葩:拉菲爾、米蓋蘭基羅、達文西》,台北:志文出版,1979初版,2000再版。
Lives of the Artists. New York: Penguin Books, 1965 (reprint, 1981).)
|
第11週 |
5/05 |
哥倫布:大西洋海外探險時代 |
第12週 |
5/12 |
馬丁路德:宗教改革 |
第13週 |
5/19 |
亨利八世:英國國教 |
第14週 |
5/26 |
布拉曼特:文藝復興建築 |
第15週 |
6/02 |
杜勒:北方及歐洲其他地區的文藝復興 |
第16週 |
6/09 |
哥白尼:自然哲學的進展 |
第17週 |
6/16 |
查理五世:神聖羅馬帝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