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資訊
課程名稱
移動、跨界與近現代史
Migration and border-crossing in Modern History 
開課學期
104-1 
授課對象
 
授課教師
顏杏如 
課號
Hist1602 
課程識別碼
103 52570 
班次
 
學分
全/半年
半年 
必/選修
 
上課時間
星期三8,9,10(15:30~18:20) 
上課地點
博雅301 
備註
A2:歷史思維
總人數上限:100人 
Ceiba 課程網頁
http://ceiba.ntu.edu.tw/1041Hist1602_ 
課程簡介影片
 
核心能力關聯
核心能力與課程規劃關聯圖
課程大綱
為確保您我的權利,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不得非法影印
課程概述

人類歷史中存在著各式各樣的「移動」,隨著地理大發現、航海革新、帝國擴張等,人與物的「移動」形態與方式更是劇烈轉變,並擦撞出各種火花,同時,改變了生態、人類的文明與生活。
本課程嘗試從「移動」的角度,探索近現代世界與臺灣的歷史圖像。在地域上,以臺灣為出發點,觀照東亞與世界。在議題上,包含人群的遷徙、動植物播遷、物質的傳播、訊息情報的流通、交通工具的發達等,也透過這些具體的主題延伸思考抽象的空間感、時間感、經驗、價值與認同問題,藉此反思移動、跨界對近現代生活文化的影響。
 

課程目標
在世界變動的潮流中,關照東亞的脈動,並聚焦臺灣,思考這塊土地上的足跡,以及當代可能面臨的問題。並反思「移動」帶來的各種影響,嘗試理解各種不同人群的處境、異文化的接觸、衝突與認識,生活文化的改變與面臨的種種困境,以及全球化與在地化之間存在的問題。 
課程要求
1. 預習及複習指定、延伸閱讀資料。
2. 透過資料閱讀與課堂討論,提出自己的心得與想法,並激盪、延伸至日常、當代社會的觀察與關懷。
3. 透過學期作業觀察當代臺灣社會中存在的各種移動、跨界的人與物,及其與社會、環境的相互關係。
 
預期每週課後學習時數
 
Office Hours
 
指定閱讀
曹永和,〈台灣史研究的另一途逕──「台灣島史」概念〉,《台灣史田野研究通訊》15期, 1990.6,頁7-9。
菲立普.費南德茲-阿梅斯托(Felipe Fernandez-Armesto)著 ; 黃中憲譯,《大探險家 : 發現新世界的壯闊之旅》臺北縣 :左岸文化,2010。
曹永和,〈環中國海域交流史上的台灣和日本〉,收於氏著《臺灣早期歷史研究續集》台北:聯經,2000,頁1-35。
陳國棟,〈導言:近代初期亞洲的海洋貿易網絡〉,收於氏著《東亞海域一千年》台北:遠流,2005,頁8-44。
克羅斯比(Alfred W. Crosby)著 ; 鄭明萱譯,《哥倫布大交換 : 1492年以後的生物影響和文化衝擊》臺北: 貓頭鷹,2013。(三十週年紀念修訂新版)
洪麗完,〈大肚山西麓平埔原住民生活領域變動與人口流失現象:兼論漢人優勢社會之形成(1700-1900)〉,《中縣文獻》,11期,2007,頁1-51。
費德廉、羅效德編譯,《看見十九世紀台灣》臺北,如果,2006。
朱惠足,〈作為交界場域的『現代性』:往返於沖繩八重山群島與殖民地台灣之間〉,《文化研究》,第五期,2007年秋,頁49-86。
呂紹理,〈觀覽台灣:旅遊活動下的台灣景象〉,《展示台灣:權力、空間與殖民統治的形象表述》,台北:麥田,2005,頁341-390。
蘇碩斌,〈觀光/被觀光:日治台灣旅遊活動的社會學考察〉,《台灣社會學刊》第36期,2006.6,頁167-209。
黄智偉,《省道台一線的故事》,台北:貓頭鷹,2002。
李瑞宗,《沉默的花樹 : 臺灣的外來景觀植物》臺北:南天,2012。
顏杏如,〈日治時期在臺日人的植櫻與櫻花意象:「內地」風景的發現、移植與櫻花論述〉,《臺灣史研究》,第十四卷第三期,2007.9,頁97-138。
周婉窈,〈日本在臺軍事動員與臺灣人的海外參戰經驗(1937-1945)〉,《臺灣史研究》2卷1期,1995.6,頁85-125。
湯熙勇,〈恢復國籍的爭議:戰後旅外臺灣人的復籍問題(1945-1947)〉,《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17卷2期,20055.6,頁393-437。
顏杏如,〈流轉的故鄉之影:殖民地經驗下在台日人的故鄉意識、建構與轉折〉,收於若林正丈•松永正義•薛化元主編,《跨域青年學者台灣史研究論集》,台北:稻郷出版
顧玉玲,《我們 : 移動與勞動的生命記事》臺北縣中和市 : INK印刻文學, 2008。
 
參考書目
索爾.海爾達(Thor Heyerdahl)著 ; 吳麗玫譯,《康提基號海上漂流記》臺北市 : 馬可孛羅, 2001/2013。
周婉窈,〈一五八二年美麗島船難餘生記〉,收於《艾爾摩莎:大航海時代的臺灣與西班 牙》(展覽圖錄),臺
北:國立臺灣博物館,頁25-38。。
曹永和著,陳宗仁、陳俐甫譯,〈十七世紀作為東亞轉運站的台灣〉,收於氏著《臺灣早期歷史研究續集》台北:
聯經,2000,頁113-148。
卜正民,《維梅爾的帽子─從一幅畫看17世紀全球貿易》臺北:遠流,2009。
查爾斯.曼恩著,黃煜文譯,《1493:物種大交換丈量的世界史》新北市:衛城,2013。
莎拉.羅斯(Sarah Rose)著、呂奕欣譯,《植物獵人的茶盜之旅:改變中英帝國財富版圖的茶葉貿易史》臺北:麥
田,2014。
鄭維中,《製作福爾摩沙—追尋西洋古書中的台灣身影》臺北:如果,2006。
林偉盛,《羅漢腳 : 淸代臺灣社會與分類械鬥》臺北 : 自立晚報, 1993。
蔡石山,《海洋臺灣—歷史上與東西洋的交接》臺北:聯經:2011。第二章∼第四章。
劉克襄,《福爾摩沙大旅行》,玉山社,1999。
又吉盛清著、魏廷朝譯,《日本殖民下的臺灣與沖繩》臺北:前衛,1997。
與那原惠著、辛如意譯,《到美麗島 沖繩、臺灣 我的家族物語》臺北:聯經,2014。
松田良孝著,邱琡雯譯,《八重山的臺灣人》(臺北:行人文化實驗室,2012初版)。
下山一(林光明)自述,下山操子(林香蘭)譯寫,《流轉家族:泰雅公主媽媽、日本警察爸爸和我的故事》(臺
北:遠流出版,2011初版)。
田中實加(陳宣儒)著,《灣生回家》臺北市 : 遠流, 2014。
劉紹華,《我的涼山兄弟:毒品、愛滋與流動青年》臺北:群學,2013。
藍佩嘉,《跨國灰姑娘 : 當東南亞幫傭遇上台灣新富家庭》臺北:行人,2008。 
評量方式
(僅供參考)
 
No.
項目
百分比
說明
1. 
出席與課堂討論 
25% 
包括平時的出缺席、討論課上的發言與討論。 
2. 
平時作業 
25% 
指定閱讀摘要四篇 
3. 
學期作業 
25% 
主題分為兩種類型,可自其中選擇一類型進行深入追蹤、報導: <類型一>物的「跨界」與文化風景:主題自訂。以及實地、親身觀察與記錄為考察的方法,輔以文獻、圖像資料為佐證。文獻必須包含四筆以上非網路資料。以小團體(3人以內)報告方式進行。口頭報告在期中進行。 思考線索如下: (例一)餐桌上的風景—日常生活的飲食中,哪些是外來食物?追探一項外來食物的身世,考察它如何進到臺灣,又在飲食文化與人們的記憶中,佔有什麼樣的位置、扮演何種角色? (例二)生活週遭的風景—考察眼前所見所處的環境,哪些是外來植物/動物/商品?介紹一項外來物種,探索其身世與移動遷徙的歷程,並探問其對臺灣本地社會/環境的衝擊為何? <類型二>人的「移動」、認同與處境:主題自訂。以口訪、田野調查為主,輔以圖像、文字等文獻資料。文獻必須包含四筆以上非網路資料。以團體(6人左右)報告方式進行。口頭報告在期末進行 ,書面報告期末繳交。 思考線索如下: (例一)訪問家人、朋友的移動經驗,以及這類型的移動在當時代的意義,移動的經驗與遭遇為何,以及這些經驗對「他者」認識、自我認同的影響。 (例二)以田野調查或深入訪問的方式,討論當代臺灣社會中,存在著哪些跨越「界線」的人群?他們的處境與面臨的難題為何 
4. 
期末考 
25% 
 
 
課程進度
週次
日期
單元主題
第1週
9/16  課程介紹與導論 
第2週
9/23  前近代的移動與遷徙 
第3週
9/30  東亞傳統國際秩序與海洋貿易網絡 
第4週
10/07  十七世紀的世界與臺灣 
第5週
10/14  動植物交換 
第6週
10/21  漢人的移墾與對原住民的衝擊 
第7週
10/28  茶葉串起的世界史—十九世紀的商業貿易與探險採集活動 
第8週
11/04  紀錄片觀賞與討論:《邊界移動兩百年》 
第9週
11/11  期中考週 
第10週
11/18  學期作業報告(物的「跨界」與文化風景) 
第11週
11/25  日本殖民統治下的人群移動 之一 航向臺灣 
第12週
12/02  日本殖民統治下的人群移動 之二 台灣人的移動與知識的交流、傳播 
第13週
12/09  旅遊觀光活動的興起 
第14週
12/16  植物的移植與景觀的創造 
第15週
12/23  戰爭下的人口移動 
第16週
12/30  疆界變動下的人口移動與國籍、自我認同 
第17週
1/06  學期作業報告(人的「移動」」、認同與處境) 
第18週
1/13  期末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