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名稱 |
古希臘文與古典學導論一 Ancient Greek and Introduction to the Sciences of the Antiquity(Ⅰ) |
開課學期 |
108-1 |
授課對象 |
|
授課教師 |
張瑞林 |
課號 |
Hist1606 |
課程識別碼 |
103 52950 |
班次 |
|
學分 |
3.0 |
全/半年 |
半年 |
必/選修 |
選修 |
上課時間 |
星期二2,3,4(9:10~12:10) |
上課地點 |
博雅302 |
備註 |
歷史系選修(20人)兼通識A3*(30人)。。A3*:世界文明領域。可充抵通識 限學士班學生 總人數上限:50人 外系人數限制:30人 |
Ceiba 課程網頁 |
http://ceiba.ntu.edu.tw/1081Hist1606_ |
課程簡介影片 |
|
核心能力關聯 |
核心能力與課程規劃關聯圖 |
課程大綱
|
為確保您我的權利,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不得非法影印
|
課程概述 |
西洋古代史研究自十九世紀起融入更廣闊的古典學(Altertumswissenschaften)範疇,認識古典學也成為學習古代史的必要環節。因古代語言是古典學的根基,本課程將以古臘文教授為主(文法、閱讀、翻譯),而以古典學研究方法介紹為輔。古典學內容包括文本建立(establishment of texts)、歷史語言學(historical linguistics)、古文字學(palaeography)、修辭學(rhetoric),文本傳世與文獻學(textual transmission and philology),碑刻學(epigraphy),莎草紙學(papyrology),姓名學(onomastics),年代學與歷法(chronology and calendars),貨幣學(numismatics),陶磁學(ceramology),田野考古學(field archaeology)。其中,歷史語言學將貫穿上下學期,下學期則將側重文本研究的精華:碑刻學、修辭學與莎草紙學。 |
課程目標 |
• 建立古希臘文基本閱讀能力
• 接觸古典學多元研究方法
• 認識古典學的豐富內容與研究潛力 |
課程要求 |
同上 |
預期每週課後學習時數 |
|
Office Hours |
|
參考書目 |
見上 |
指定閱讀 |
主要根據教師所製作講義,並可參考
1. Ameling, W., Nesselrath, H.-G. 1997: Einleitung in die griechische Philologie, Stuttgart.
2. Bagnall, R. S. 2011: Everyday Writing in the Graeco-Roman East, Berkeley (CA) ; London.
3. Bérard, F., Feissel, D., Laubry, et al. 2010: Guide de l’épigraphiste: bibliographie choisie des épigraphies antiques et médiévales, 4th ed, Paris.
4. Boxus, A.-M. 2016 : Précis de grammaire grecque, ed. by A. Bellefroid, ed.), Louvain ; Paris.
5. Chantraine, P. 2002: Morphologie historique du grec, 3rd ed, Paris.
6. Fontanier, P. 1977: Les figures du discours, Paris.
7. Hornblower, S., Spawforth, A., and Eidinow, E. (eds) 2012: The Oxford Classical Dictionary, 4th ed., Oxford.
8. Horrocks, G. C. 2010: Greek: A History of the Language and Its Speakers, 2nd ed., Chichester ; Malden (MA).
9. Howatson, M. C. 2011: The Oxford Companion to Classical Literature, 3rd ed., Oxford ; New York.
10. Lejeune, M. 2005: Phonétique historique du mycénien et du grec ancien, Paris.
11. Saïd, S., Trédé, M. 1999: A Short History of Greek Literature, London.
12. Smyth, H. W. 1984: Greek Grammar, rev. by Gordon M. Messing., Cambridge (Mass.).
|
評量方式 (僅供參考) |
No. |
項目 |
百分比 |
說明 |
1. |
隨堂筆試與口試 |
25% |
|
2. |
期末筆試 |
55% |
|
3. |
讀書報告 |
20% |
介紹兩位古希臘文作者,可以相互比較,僅參考M.C. Howatson, The Oxford Companion to Classical Literature,, Oxford , 1989 or 2011(學校圖書館亦提供線上檢閱) 。打字報告,字題採12pt,中文請採取新明體,英文部分請使用Times New Roman,行距18pt,A4紙張版面,上下左右頁緣皆設為2公分(請特別注意以上規定的形式,也列入評分)。字數方面,不包括抬頭與標題,不宜超過四頁,不能超過五頁(字數過多以及少於兩頁皆扣分)。主文部分,母語非漢語者,可以英文書寫,母語為漢語者,僅能以中文書寫,專用詞彙除非已有成規漢語翻譯,請使用羅馬拼音文字(英、法 等等)或拉丁文(拉丁文專業用語將於課堂解說)。於第14週前繳交。 |
|
週次 |
日期 |
單元主題 |
第1週 |
9/10 |
古希臘文介紹及其書寫與語音 /文本建立導論一 |
第2週 |
9/17 |
冠詞變化、代名詞導論、變格初探 /文本建立導論二 |
第3週 |
9/24 |
重音導論、動詞變化初探 / 古文字學導論一 |
第4週 |
10/01 |
重音再論、第二變格再論/古文字學導論二 |
第5週 |
10/08 |
代名詞再論、第一變格初探/歷史語言學導論一 |
第6週 |
10/15 |
重音又論、直陳式(indicative)初講 /歷史語言學導論二 |
第7週 |
10/22 |
第一類形容詞、元音融合動詞(contract verb)初講 /姓名學導論一 |
第8週 |
10/29 |
第一變格再論、動詞詞態概說/姓名學導論二 |
第9週 |
11/05 |
定態詞(invariables)概論、無界時(aorist) 初探 /田野考古學導論一 |
第10週 |
11/12 |
中立態介紹、非幹元音(non-thematic)動詞初探 /田野考古學導論二 |
第11週 |
11/19 |
重音複習、不定式(infinitive)子句 /陶磁學導論一 |
第12週 |
11/26 |
直陳式主動未來時、直陳式中立與被動現在時再論 /陶磁學導論二 |
第13週 |
12/03 |
直陳式總整理(不包括完成與過去完成時) /貨幣學導論一 |
第14週 |
12/10 |
第一變格次類、動詞前增(augment)再論 /貨幣學導論二 |
第15週 |
12/17 |
第一變格陽性、第三變格初探 /歷史語言學導論三 |
第16週 |
12/24 |
不定式動詞補語、發言動詞(declarative verb)概論 /古文字學導論三 |
第17週 |
12/31 |
期末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