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資訊
課程名稱
佛教看動物
Buddhist Perspectives on Animals 
開課學期
101-2 
授課對象
 
授課教師
蔡耀明 
課號
Phl1410 
課程識別碼
104 08400 
班次
 
學分
全/半年
半年 
必/選修
選修 
上課時間
星期二7,8,9(14:20~17:20) 
上課地點
博雅102 
備註
本課程中文授課,使用英文教科書。兼通識A4*。。A4*:哲學與道德思考領域。可充抵通識
總人數上限:200人 
Ceiba 課程網頁
http://ceiba.ntu.edu.tw/1012animals_Buddhist 
課程簡介影片
 
核心能力關聯
核心能力與課程規劃關聯圖
課程大綱
為確保您我的權利,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不得非法影印
課程概述

本課程將從佛教哲學探討動物與人類的幾個重大的課題,包括世界觀、縱貫的觀看、六道輪廻、對切的觀看、觀看動物在生命世界的存在地位、深入的觀看、檢視一般世人把動物當成什麼對象在看待、觀看動物之生存困苦與生命困境、以觀看動物之因緣和合而領悟其所謂的存在性、以觀看動物之變動不居的性質而領悟其所謂的本質、以觀看動物之知覺而領悟其佛性、出路的觀看、觀看動物之超脫的契機並且落實在菩薩行的救度眾生、觀看動物之生存困苦與生命困境而思索動物如此活在世間之意義、動物與宗教之考察、根據佛教對物種主義的檢視、根據佛教在動物倫理的考察、根據佛教在生態倫理的考察、不傷害之觀念用以看待動物、不傷害之觀念面臨生態災難之衝擊、動物實驗之反思、釋放動物之反思、對動物的道德地位見解之批判、動物權觀念之檢視、肉食或蔬(素)食之抉擇,藉以奠定大學教育在生命哲學或生命倫理學相當必備的學養。 

課程目標
本課程的目標,在於從佛教哲學對動物與人類之課題,建立以典籍和學術論文做為依據的思辨與認識,並且奠定從事佛教哲學或倫理學研究的基礎。以條列的方式,透過本課程的歷練,學員可預期達到如下四項成果:(1)對佛教生命哲學或生命倫理學的研究領域、課題、方法、和內容,形成一定水準的認識;(2)對學界在動物與人類的研究書目與研究成果有一定水準的認識;(3)憑藉學養,得以入乎動物與人類之課題的眼光、思辨、和觀點,並且出乎其外;(4)初步建立以第一手和第二手資料來從事動物與人類之課題的研究的能力,強化獨特的哲學思考,並且提昇學習報告的寫作水平。
 
課程要求
(1)〔課程活動〕:對生命現象與生命歷程形成探問意識�文獻的解讀�論題的提出�概念的解析�義理的鋪陳�方法的歷練�議題的討論�寫作與發表。
(2)〔課程願望〕:授課教師的敬業精神與充分準備,將使上課成為一種享受;學員把學習當做責無旁貸的一回事,將使授課成為一種超級的享受。
本課程為大學部一般的導論與討論課。學員必須預先研讀本課程大綱所列的主要的課程材料,在課堂上積極參與討論,以及按時完成學期作業。每一進度單元所列的「延伸的參考材料」,多少皆具參考價值,並不硬性規定必讀。
(3)〔分組討論〕
 
預期每週課後學習時數
 
Office Hours
 
指定閱讀
詳見課程大綱 
參考書目
詳如「課程進度」所列。要求閱讀以及在課堂予以講解和討論者,以粗體字標示。更多的參考材料,於課堂隨時補充。
 
評量方式
(僅供參考)
 
No.
項目
百分比
說明
1. 
平時表現 
35% 
為敦促學員出席上課以落實學習成效,出缺席狀況與課程投入情形,佔35%。然而,4次未出席,依學校規定,學期成績不及格。 
2. 
分組討論 
50% 
本課程重視學員確實參與分組討論之進行,故以分組討論的表現,做為學期成績佔分比例最高者;其中包含11次分組討論課之參與、預先準備至少2次各2頁的發言書面稿(主修哲學者則為3頁)、口頭報告、相互討論。 
3. 
期末報告 
15% 
在第十八週時,全班共聚一堂,每一位修課學員皆應繳交書面稿,而以抽籤的方式,在課堂上輪流發表口頭報告,以及相互討論。主修哲學者,請繳交5頁的書面稿,非主修哲學者,請繳交4頁的書面稿。學期報告請將分組討論至少2次的書面稿,以聚焦、濃縮、或連貫的方式,更為深入地整理為精華版而成。 
 
課程進度
週次
日期
單元主題
第1週
2/19  課程介紹�世界觀、縱貫的觀看、對切的觀看、深入的觀看、出路的觀看�佛教入門講解�動物(tiryag-yoni-gati; 傍行之生類的生命路徑、傍生趣)、由入胎與出生管道所表現的差別去向 
第2週
2/26  縱貫的觀看:觀看動物在生命世界的來龍去脈(為什麼這一輩子出生為動物?這一輩子做過之後,還會出生為什麼生命形態?):由造業之累積與去向之追逐所驅使、推動與滾動的生命路徑 
第3週
3/05  對切的觀看:觀看動物在生命世界的存在地位�檢視一般世人把動物當成什麼對象在看待(把動物當成崇拜的對象、尊重的對象、賞玩的對象、陪伴的對象,隔絕的它者,輕蔑的對象、害怕的對象、困擾的對象、敵視的對象,飲食的對象、藥材的對象、犧牲的對象、消費的對象,虐待的對象、情緒發洩的對象、可任意處置的對象)�佛教將動物視為生命世界共構的同伴�佛教觀看動物之生存困苦與生命困境 
第4週
3/12  深入的觀看:觀看動物之較為單純的需要、動機、渴望、思緒(以動物為警惕、以動物為師法)�以觀看動物之因緣和合而領悟其所謂的存在性�以觀看動物之變動不居的性質而領悟其所謂的本質�以觀看動物之知覺而領悟其佛性 
第5週
3/19  出路的觀看之一:觀看動物之超脫的契機、方向、目的、因緣,並且落實在菩薩行的救度眾生 
第6週
3/26  出路的觀看之二:觀看動物之超脫的契機、方向、目的、因緣,並且落實在菩薩行的救度眾生�觀看動物之生存困苦與生命困境而思索動物如此活在世間之意義 
第7週
4/02  動物與宗教之考察�第一次討論 
第8週
4/09  根據佛教對物種主義的檢視�第二次討論 
第9週
4/16  根據佛教在動物倫理考察的入門文章�第三次討論 
第10週
4/23  根據佛教在生態倫理考察的入門文章�第四次討論 
第11週
4/30  不傷害之觀念用以看待動物�第五次討論 
第12週
5/07  不傷害之觀念面臨生態災難之衝擊�第六次討論 
第13週
5/14  動物實驗之反思�第七次討論 
第14週
5/21  釋放動物之反思�第八次討論 
第15週
5/28  對動物的道德地位見解之批判�第九次討論 
第16週
6/04  動物權觀念之檢視�第十次討論 
第17週
6/11  肉食、蔬(素)食、斷食�第十一次討論 
第18週
6/18  期末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