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名稱 |
近代基督教思想與文化 MODERN CHRISTIAN THOUGHT AND CULTURE |
開課學期 |
96-1 |
授課對象 |
|
授課教師 |
林鴻信 |
課號 |
Phl1701 |
課程識別碼 |
104 14600 |
班次 |
|
學分 |
2 |
全/半年 |
半年 |
必/選修 |
|
上課時間 |
星期四7,8(14:20~16:20) |
上課地點 |
新302 |
備註 |
A34:世界文明、哲學與道德思考領域。 總人數上限:100人 |
Ceiba 課程網頁 |
http://ceiba.ntu.edu.tw/961mctac |
課程簡介影片 |
|
核心能力關聯 |
本課程尚未建立核心能力關連 |
課程大綱
|
為確保您我的權利,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不得非法影印
|
課程概述 |
介紹自啟蒙運動以來基督教思想與文化如何參與現代社會的興起,而重視人的價值與尊嚴的基督教信仰價值觀如何在傳統與現代、理性與感性、科學與信仰之間追求平衡,並如何面對人性的陰暗面而建立終極關懷與盼望。 |
課程目標 |
啟發學習者對近代基督教思想與文化的興趣並培養對現代社會價值觀的利弊具備基本判斷能力。 |
課程要求 |
期中作業 (40%)
期末考 (40%)
課堂表現 (20%)
|
預期每週課後學習時數 |
|
Office Hours |
每週四 17:30~18:30 |
指定閱讀 |
|
參考書目 |
教科書:
1.卡爾.貝克爾(Becker, C.L.)。《18世紀哲學家的天城》。台
北:左岸文化,2002。
2.魯易斯(Lewis, C.S.)。《四種愛》。台北:立緒,1998。
參考書目:
1.保羅.田立克。《生之勇氣》。台南:東南亞神學院協會台灣分
會,1977。
2.尼布爾。《道德的人與不道德的社會》。貴陽:貴州人民,
1987。
3.康德。「答何謂啟蒙」。《聯經思想集刊(一)》。台北:聯
經,1988。頁1-12。
4.紐曼。「大學是什麼?」。《紐曼選集》。香港:基文,1991。
269-295。
5.潘蜜拉.狄其.楊。《基督教婦女神學-方法論探索》。台北: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婦女事工委員會,1997。
6.懷德海。《科學與現代世界》。台北:立緒,2000。
7.林鴻信。「無神論者費爾巴哈的神學意涵」。《教理史》(合訂
本)。台北:禮記,2001。下冊,355-381。
8.韋伯。《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台北:左岸文化,2001。
9.帕利坎。《基督簡史》。西安: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6。
10.莫爾特曼。《希望神學》。香港:漢語基督教文化研究所,
2006。
11.《基督教文化評論:宗教改革與現代性》,2006/25。
12.潘霍華。《潘霍華獄中詩》。台北:道聲,2007。
|
評量方式 (僅供參考) |
No. |
項目 |
百分比 |
說明 |
1. |
期中考 |
40% |
|
2. |
期末考 |
40% |
|
3. |
隨堂表現 |
20% |
|
|
週次 |
日期 |
單元主題 |
第1週 |
09/20 |
開學預備周 |
第2週 |
09/27 |
從宗教改革到現代西方社會 |
第3週 |
10/04 |
啟蒙與蒙昧 |
第4週 |
10/11 |
人的價值 |
第5週 |
10/18 |
現代性的興起(一) |
第6週 |
10/25 |
現代性的興起(二) |
第7週 |
11/01 |
文化與信仰 |
第8週 |
11/08 |
大學是什麼?
(公佈期中作業) |
第9週 |
11/15 |
校慶放假 |
第10週 |
11/22 |
熱愛生命 |
第11週 |
11/29 |
道德的人與不道德的社會 |
第12週 |
12/06 |
宗教批判 |
第13週 |
12/13 |
生死抉擇 |
第14週 |
12/20 |
兩性關係 |
第15週 |
12/27 |
科學與信仰 |
第16週 |
1/03 |
未來與盼望 |
第17週 |
1/10 |
終極關懷 |
第18週 |
01/17 |
期末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