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名稱 |
歐洲基督教文化史 EUROPEAN CHRISTIANITY: CULTURAL HISTORICAL PERSPECTIVES |
開課學期 |
97-1 |
授課對象 |
|
授課教師 |
花亦芬 |
課號 |
Hist5277 |
課程識別碼 |
123 U6100 |
班次 |
|
學分 |
3 |
全/半年 |
半年 |
必/選修 |
選修 |
上課時間 |
星期四5,6,7(12:20~15:10) |
上課地點 |
普405 |
備註 |
充抵歷史一、歷史二。兼通識A23。。A23*:歷史思維、世界文明領域。可充抵通識 限學士班三年級以上 總人數上限:50人 外系人數限制:20人 |
Ceiba 課程網頁 |
http://ceiba.ntu.edu.tw/971christian |
課程簡介影片 |
|
核心能力關聯 |
核心能力與課程規劃關聯圖 |
課程大綱
|
為確保您我的權利,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不得非法影印
|
課程概述 |
本課程將從文化史的角度介紹歐洲基督教文明,希望透過這個課程,幫助學生深入瞭解基督教在歐洲歷史文化開展上所扮演的角色。本課程所討論的基督教不限於教會(或教廷)刻意建構出來的宗教世界,而是更多元地包含不同社群、不同族群、不同性別信徒在實際生活裡採用的信仰行為以及自發去追求的信仰情境。從這個角度,本課程將討論歐洲基督信仰世界如何打造出與自己社會文化緊密相扣的宗教文化。在另一方面,文化介入宗教,也意謂著,歐洲史上的基督信仰必須接受文化菁英、知識份子、甚至是一般民眾一波接著一波的質疑與挑戰。 |
課程目標 |
本課程希望透過多元的面向帶領學生思考基督教在不同時空脈絡裡,如何在歐洲社會裡與各地區文化對話。另一方面,信徒對基督信仰的態度,也可使我們更清楚看出,歐洲的基督教由下往上要求教會改革的聲音,往往是促成基督教會更新的主要動力。如何追索這些潛藏的歷史脈絡,瞭解歐洲的平信徒(laity)如何發揮民間力量,來促成教會革新,是本課程在介紹主流脈絡發展時,將會一併探討的重要課題。 |
課程要求 |
|
預期每週課後學習時數 |
|
Office Hours |
另約時間 備註: 請與任課老師約定時間 |
參考書目 |
指定教科書:
John McManners (ed). The Oxford Illustrated History of Christianity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0).
其他參考書籍
John McManners主編,《牛津基督教史》(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1996年)。
Peter Brown. The Cult of the Saints. Its Rise and Function in Latin Christianity.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1.
Peter Brown. The World of Late Antiquity. New York and London: W. W. Norton & Company, 1989.
Peter Brown. The Rise of Western Christendom. Second edition. Oxford: Blackwell Publishing, 2003.
R. Po-chia Hsia. The world of Catholic renewal 1540-1770.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8.
Donald Weinstein and Rudolph M. Bell. Saints and Society; the two worlds of western Christendom 1000-1700. Chicago and London: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2.
|
指定閱讀 |
|
評量方式 (僅供參考) |
No. |
項目 |
百分比 |
說明 |
1. |
讀書報告 |
70% |
根據本學期的講題與提供之閱讀書目,繳交四篇不同主題的讀書報告(每篇約2500-3000字,依照論文格式撰寫,平時就可陸續繳交批閱,上課最後一週四篇全部繳齊) |
2. |
上課討論參與以及口頭報告 |
30% |
|
|
週次 |
日期 |
單元主題 |
第1週 |
9/18 |
導論:猶太教、基督教、伊斯蘭教 |
第2週 |
9/25 |
耶穌與保羅:基督信仰的形成與傳入歐洲 |
第3週 |
10/02 |
古羅馬文明與基督教的對話 |
第4週 |
10/09 |
東正教vs.奧古斯汀(Augustine of Hippo, 354-430) |
第5週 |
10/16 |
聖本篤(St. Benedict)與早期基督教聖徒傳統的形成 |
第6週 |
10/23 |
基督教化歐洲:中心與邊緣 |
第7週 |
10/30 |
11-13世紀的宗教革新運動與14世紀人文學思潮 |
第8週 |
11/06 |
中古的朝聖與宗教節慶 |
第9週 |
11/13 |
中古女性宗教文化 |
第10週 |
11/20 |
文藝復興藝術文化與東方的交流 |
第11週 |
11/27 |
宗教改革前夕的歐洲宗教與文化 |
第12週 |
12/04 |
馬丁路德與宗教改革 |
第13週 |
12/11 |
再洗禮教派及喀爾文的宗教改革與十七世紀荷蘭的「宗教寬容」 |
第14週 |
12/18 |
天主教復興運動與耶穌會 |
第15週 |
12/25 |
十八、十九世紀歐洲的宗教與文化 |
第16週 |
1/01 |
元旦放假 |
第17週 |
1/08 |
當代文化對基督教文化的建構與反思 |
第18週 |
1/15 |
期末報告與討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