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資訊
課程名稱
先秦名家
PHILOSOPHY OF LANGUAGE IN THE PRE-CH'IN PERIOD 
開課學期
98-2 
授課對象
文學院  哲學研究所  
授課教師
王曉波 
課號
Phl7122 
課程識別碼
124 M2460 
班次
 
學分
全/半年
半年 
必/選修
選修 
上課時間
星期四7,8(14:20~16:20) 
上課地點
哲研討室二 
備註
總人數上限:15人 
 
課程簡介影片
 
核心能力關聯
本課程尚未建立核心能力關連
課程大綱
為確保您我的權利,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不得非法影印
課程概述

本課程內容包括《漢書•藝文志》名家類之《鄧析子》、《尹文子》、《公孫龍子》三種。太史公〈論六家要指〉謂:「夫陰陽、儒、墨、名、法、道德,此務為治者也,直所從言之異路,有省不省耳。」「名家使人儉而失真;然其正名實,不可不察也。」「名家苛察繳繞,使人不得反其意,專決於名而失人情。……若夫控名責實,參伍不失,此不可不察也。」
名家由於「苛察繳繞」,不斷在文字語意上推敲,而不見容於歷代的學術思想主流,連帶忽視了「其正名實」和「控名責實,參伍不失」,更忽略了名家也是「此務為治者也」。
春秋末期至戰國,中國古代學術思想發生了整合的現象。名家鄧析,《鄧析子》或鄧析門人所作,因其晚出,處春秋末期,而得以整合春秋時代各家學術思想,且不出於「此務為治者也」的範圍,至其末流公孫龍、惠施或專務「苛察繳繞」。
由於學術思想的整合,春秋末年以至戰國時代的一些學者,學派特色並不突出,而挾各家之說,以至歷代藝文志分類不同。《漢書•藝文志》固以《鄧析子》為名家,清《四庫全書》則將其列入法家類,且言:「其(《鄧析子》)言天於人無厚,君於民無厚,父於子無厚,兄於弟無厚。勢者,君之輿;威者,君之策,則其旨同於申韓。如今煩則民詐,政擾則民不定,心欲安靜,慮欲深遠,則其旨同於黃老。」可見《鄧析子》至少當為道、法、名三家思想之整合。
又,列為《漢書•藝文志》名家類第二的《尹文子》,漢劉向即言:「其書自道至名,自名至法;以名為根,以法為柄。」名家第二本著作《尹文子》,也是道、法、名的思想整合之作。
根據現有的材料,《公孫龍子》才當為純粹的「苛察繳繞」,涉及語用學、語意學,是為中國古代的語言哲學之著。
 

課程目標
 
課程要求
 
預期每週課後學習時數
 
Office Hours
 
指定閱讀
 
參考書目
 
評量方式
(僅供參考)
   
課程進度
週次
日期
單元主題
無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