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資訊
課程名稱
人性理論與人生價值
THE THEORY OF HUMAN NATURE AND THE VALUE OF HUMAN LIFE 
開課學期
98-2 
授課對象
學程  經典人文學程  
授課教師
杜保瑞 
課號
Phl5402 
課程識別碼
124 U2180 
班次
 
學分
全/半年
半年 
必/選修
選修 
上課時間
星期五3,4(10:20~12:10) 
上課地點
共301 
備註
哲學與思想。以經典人文學程學生為優先。
限學士班二年級以上
總人數上限:45人 
Ceiba 課程網頁
http://ceiba.ntu.edu.tw/982human_nature 
課程簡介影片
 
核心能力關聯
本課程尚未建立核心能力關連
課程大綱
為確保您我的權利,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不得非法影印
課程概述

一、 本課程以認識儒釋道三家之人性理論為目標。
二、 本課程以原典導讀、講義探討及心得發表為進行方式。
三、 本課程以繳交《論語》《孟子》《老子》《莊子》《易經》《壇經》六篇學習心得為評分重點。


 

課程目標
一、 認識儒釋道三家之人性理論以作為處理人生價值問題的理論依據。
二、 認識儒家以服務社會而建立理想生活世界的人性理論與人生價值。
三、 認識道家以自由心靈來洞察社會人心的人性理論與人生價值。
四、 認識易經以人際關係的互動原理來幫助應變社會的人性理論與人生價值。
五、 認識佛教以解脫智慧來面對生命苦難的人性理論與人生價值。
 
課程要求
一、 上課前閱讀指定原典以及授課講義。
二、 上課時由同學先提出閱讀心得及討論問題,老師做回應及回答。
三、 針對每一個主題提出心得報告之撰寫及作課堂發表。


評分方式
全學期繳交專題報告六篇,每篇不少於兩千字為原則,並需於課堂中發表,老師會針對所發表之心得做回應,心得須先繳交於CEAIBA網站之作業區內,老師會事先寫閱讀意見,學生做報告時請一併回應老師的意見。
 
預期每週課後學習時數
 
Office Hours
每週五 09:00~10:00 
指定閱讀
 
參考書目
指定閱讀:
《論語》《孟子》《老子》《莊子》《易經》《六祖壇經》
參考書目:
馮友蘭,《中國哲學史》,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2。
勞思光,《中國哲學史》,台北:三民書局,1981。
牟宗三,《中國哲學的特質》,台北:台灣學生,1982。
牟宗三,《中國哲學十九講》,台北:台灣學生,1986。
牟宗三,《心體與性體》(一、二、三),台北:正中書局,1986。
牟宗三,《圓善論》,台北:台灣學生,1985。
錢穆,《中國哲學思想史論叢》,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84。
錢穆,《論孟研究論集》,台北:黎明文化,1981。
羅光,《中國哲學思想史》,台北:台灣學生,1984。
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導論篇》,臺北∶臺灣學生,1993。
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原性篇》,臺北∶臺灣學生,1989。
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原道篇•卷一》,臺北∶臺灣學生,1992。
余英時,《中國思想傳統的現代詮釋》,台北:聯經,1999。
蒙培元,《中國心性論》,台北:台灣學生,1990。
徐復觀,《中國人性論史 先秦篇》,台中:私立東海大學,1977。
杜維明,《人性與自我修養》,台北:聯經,1992。
郭沫若,《十批判書》,北京市 : 東方出版社,1996。
杜保瑞、陳榮華,《哲學槪論》,臺北市 : 五南,2008。
劉述先,《中國哲學與現代化》,台北:時報文化,1980。
張立文,《中國哲學範疇導論》,台北:三民書局,1993。
張立文,《走向心學之路》,北京:新華書店,1992。
蔡仁厚,《孔子的生命境界-儒學的反思與開展》,台北:台灣學生,1998。
蔡仁厚,《孔孟荀哲學》,台北:台灣學生,1984。
蔡仁厚,《儒家心性之學論要》,台北:文津,1990。
蘇新鋈,《先秦儒學論集》,台北:文津,1992。
王邦雄、曾昭旭、楊祖漢著,《孟子義理疏解》,台北:鵝湖,1989。
何淑靜,《孟荀道德實踐理論之研究》,台北:文津,1988。
傅斯年,《性命古訓辯證》,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92。
杜維明,《儒家自我意識的反思》,台北:聯經,1991。
盧雪崑,《儒家的心性之學與道德形上學》,台北:文津,1991。
楊祖漢,《儒家的心學傳統》,台北:文津,1992。
傅佩榮,《儒家哲學新論》,台北:業強,1993。
傅佩榮,《儒家與現代人生》,台北:業強,1993。
傅佩榮,《儒道天論發微》,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8。
鄭力為,《儒學方向與人的尊嚴》,台北:文津,,1987。
江文思(James Behuniak Jr.)、安樂哲(Roger T. Ames)編,《孟子心性之學》,北
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5。
張岱年,《中國哲學大綱》,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5。
方東美,《中國人生哲學》,黎明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80。
方東美,《原始儒家道家哲學》;臺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1993。
李明輝編,《儒家經典詮釋方法:先秦儒家與經典詮釋》,臺北: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2004。
董承文,《荀子人性論研究》,臺南:大新印書局,1971。
周群振,《儒學探源》,臺北∶鵝湖出版社,1986。
曾春海,《儒家哲學論集》,臺北∶文津出版社,1989
楊儒賓、黃俊傑,《中國古代思維方式探索》,臺北∶正中書局,1996。
國立台灣大學哲學系(主編),《中國人性論》,台北市:東大出版,1990。
國立台灣大學哲學系(主編),《「存在與價值研討會」論文集》,臺北∶國立臺灣
大學哲學系,1991。
「當代新儒學論文集」編輯委員會:《當代新儒學論文集•總論篇》;臺北:文津
出版社,1991。
 
評量方式
(僅供參考)
 
No.
項目
百分比
說明
1. 
論語 
15% 
 
2. 
孟子 
15% 
 
3. 
老子 
15% 
 
4. 
莊子 
15% 
 
5. 
易經 
15% 
 
6. 
壇經 
15% 
 
7. 
出席率 
10% 
 
 
課程進度
週次
日期
單元主題
第1週
2/26  第一週:「課程說明」及《論語》中的人性理論與人生價值原典導讀 
第2週
3/05  第二週:<孔子的境界哲學>、<從孔子思想談終身學習的理念>、<中國傳統價值觀中的理想人格理論 >講義導讀與討論 
第3週
3/12  第三週:《論語》心得報告 
第4週
3/19  第四週:《孟子》中的人性理論與人生價值原典導讀 
第5週
3/26  第五週:<孟子的功夫哲學>講義導讀與討論 
第6週
4/02  第六週:《孟子》心得報告 
第7週
4/09  第七週:《老子》中的人性理論與人生價值原典導讀 
第8週
4/16  第八週:<老子哲學的形上學之抽象思辨與實存律則的認識進路><老子哲學的工夫理論與境界哲學>講義導讀與討論 
第9週
4/23  第九週:《老子》心得報告 
第10週
4/30  第十週:《莊子》中的人性理論與人生價值原典導讀 
第11週
5/07  十一週:<莊子的修養境界><從人生哲學的進路試論莊子哲學中的道論、氣論與功夫理論><莊子<齊物論>的命題解析與理論架構><《莊子外篇》中的儒道義理辨正>講義導讀與討論
 
第12週
5/14  十二章:《莊子》心得報告
 
第13週
5/21  十三章:《易經》中的人性理論與人生價值原典導讀 
第14週
5/28  十四週:<易傳中的基本哲學問題><《周易經傳》的哲學知識學探究>講義導讀與討論 
第15週
6/04  十五週:《易經》心得報告 
第16週
6/11  十六週:《六祖壇經》中的人性理論與人生價值原典導讀 
第17週
6/18 
十七週:<壇經的功夫哲學><慧能無念功夫的實踐方法>講義導讀與討論

 
第18週
  禪宗六祖壇經心得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