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名稱 |
中國書法史 Chinese Calligraphy |
開課學期 |
111-2 |
授課對象 |
|
授課教師 |
盧慧紋 |
課號 |
ARHY1009 |
課程識別碼 |
141 10900 |
班次 |
|
學分 |
3.0 |
全/半年 |
半年 |
必/選修 |
|
上課時間 |
星期三3,4,5(10:20~13:10) |
上課地點 |
新103 |
備註 |
「亞洲藝術學程」學生優先選課。。A12:文學與藝術、歷史思維 總人數上限:70人 外系人數限制:50人 |
|
|
課程簡介影片 |
|
核心能力關聯 |
本課程尚未建立核心能力關連 |
課程大綱
|
為確保您我的權利,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不得非法影印
|
課程概述 |
此課程介紹中國書法自起源至當代的發展,目的在使學生對中國書法的風格傳統,和其背後所蘊含的文化意義有基本的了解。除了依時代演進分析各種書體的發展、風格流派與藝術表現,我們將特別關注歷史、文化、社會等要素在其中扮演的角色,重要議題包括「書法典範的建立與轉換」、「書法與宗教」、「書法與繪畫」、「現代與傳統」等。 |
課程目標 |
此課程介紹中國書法自起源至當代的發展,目的在使學生對中國書法的風格傳統,和其背後所蘊含的文化意義有基本的了解。 |
課程要求 |
1. 考試 25% x 2=50%
期中考 5/17
期末考 6/7
(期末考可以一篇3000字左右的論文代替,題目需經老師同意。)
2. 報告 35%
3/15中研院歷史文物陳列館參觀報告,3/29 繳交(15%)
4/12、19故宮博物院/橫山書藝館參觀報告,5/3 繳交 (20%)
3. 作業、課堂討論、出席率 15% |
預期每週課後學習時數 |
|
Office Hours |
另約時間 |
指定閱讀 |
|
參考書目 |
專書與圖錄:
1. 王耀庭等,《晉唐法書名蹟》,臺北市:國立故宮博物院,2008。
2. 方愛龍,《南宋書法史》,上海市: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3. 石守謙等主編,《大汗的世紀:蒙元時代的多元文化與藝術》,臺北市:國立故宮博物院,2001。
4. 白謙慎,《傅山的世界:十七世紀中國書法的嬗變》,臺北市:石頭出版社,2005。
5. 何炎泉,《毫端萬象-祝允明書法特展》,臺北市:國立故宮博物院,2013。
6. 何傳馨主編,《文藝紹興:南宋藝術與文化 書畫卷》,臺北市:國立故宮博物院,2010。
7. 李玉珉等,《妙合神離-董其昌書畫特展圖錄》,臺北市:國立故宮博物院,2016。
8. 祁小春,《邁世之風/有關王羲之資料與人物的綜合研究》,臺北市:石頭出版社,2007。
9. 林柏亭主編,《大觀:北宋書畫特展》,臺北市:國立故宮博物院,2006。
10. 周鳳五,《書法》,臺北市:幼獅,1985。
11. 啟功,《古代字體論稿》,收入《啟功全集》第二卷,北京市: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09-。(原出版於1964年)
12. 傅申,《書法鑑定兼懷素〈自敘帖〉臨床診斷(再刷增修版)》,臺北市:典藏藝術家庭,2014。
13. 雷德侯著,許亞民譯,《米芾與中國書法的古典傳統》,杭州市:中國美術學院出版社,2008。
14. 歐陽中石等著,《中國書法藝術》,北京市:外文出版社;耶魯大學出版社,2007。[英譯]Ouyang Zhongshi et al., Chinese Calligraphy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2008).
15. 盧慧紋主編,《水月鏡像—懷素自敘帖摹刻本與風格傳衍》,臺北市:國立臺灣大學藝術史研究所,2019。
16. 錢存訓,《書於竹帛》,上海市:上海書店出版社,2002。
17. 藤枝晃著,李運博譯,《漢字的文化史》,北京市:新星,2005。
論文:
1. 王連起,〈趙孟頫及其書法藝術簡論〉,《故宮博物院院刊》,1994: 2,頁40-65。
2. 石守謙,〈衝突與交融---蒙元多族士人圈中的書畫藝術〉,收入氏著,《從風格到畫意-反思中國美術史》(臺北市:石頭,2010)。
3. 朱惠良,〈南宋皇室書法〉,《故宮學術季刊》,第二卷,第四期(1985夏),頁17-52。
4. 朱惠良,〈董其昌法書特展研究系列一~三〉,《故宮文物月刊》120, 122, 123 (1993年3, 5, 6月)。
5. 巫鴻,〈說拓片〉,收入巫鴻,《時空中的美術:巫鴻中國美術史文編二集》(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9),頁83-108。
6. 何傳馨,<故宮藏懷素《自敘帖》墨跡本及相關問題>,收入《懷素自敘帖與唐代草書學術討論論文集》(臺北市:中華書道學會、何創時書法基金會、中華文物學會,2004),拾。
7. 何傳馨,〈祝允明及其書法藝術(上)(下)〉,《故宮學術季刊》,9: 4,10: 1 (1992年7, 10月),頁13-35,1-60。
8. 陳寅恪,<天師道與濱海地域之關係>,《陳寅恪史學論文選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頁150-189。
9. 傅申,〈天下第一蘇東坡—寒食帖〉,《故宮文物月刊》,2卷7期(1984),頁76-85。
10. 雷德侯著,張總等譯,《萬物:中國藝術中的模件化和規模化生產》,第一章〈漢字系統〉、 第八章〈畫筆可否自由〉(北京:三聯書店,2005),頁13-35、249-280。
11. 蔡玫芬,〈文房清玩-文人生活中的工藝品〉,收入郭繼生主編,《美感與造形》(臺北:聯經,1981),頁613-664。
12. 盧廷清,〈寒食帖與蘇軾黃州時期書法〉,《故宮文物月刊》,14卷5期(1996),頁101-125。
影片:
1. 林懷民編舞,雲門舞集演出,《行草》,臺北市:金革唱片,2003。
2. 劉嵩導演製作,《對焦國寶 第4集 東晉王羲之快雪時晴帖》,臺北市:公共電視,2013。
|
評量方式 (僅供參考) |
No. |
項目 |
百分比 |
說明 |
1. |
考試 |
50% |
期中考、期末考各佔25%
(期末考可以一篇3000字左右的論文代替,題目需經老師同意。) |
2. |
報告 |
35% |
3/15中研院歷史文物陳列館參觀報告,3/29 繳交(15%)
4/12、19故宮博物院/橫山書藝館參觀報告,5/3 繳交 (20%) |
3. |
作業、課堂討論、出席率 |
15% |
|
|
針對學生困難提供學生調整方式 |
上課形式 |
|
作業繳交方式 |
延長作業繳交期限, 學生與授課老師協議改以其他形式呈現 |
考試形式 |
|
其他 |
由師生雙方議定 |
|
週次 |
日期 |
單元主題 |
第1週 |
2/22 |
課程介紹 |
第2週 |
3/1 |
商周甲骨文、金文
秦漢時期的石刻與簡牘書法 |
第3週 |
3/8 |
新舊書體的交錯:三國、西晉、十六國的書法發展
江左風流:王羲之與東晉的行草書,I |
第4週 |
3/15 |
參觀中央研究院歷史文物陳列館 10:30-13:00
|
第5週 |
3/22 |
江左風流:王羲之與東晉的行草書,II |
第6週 |
3/29 |
書法示範與練習 |
第7週 |
4/5 |
民族掃墓節(放假日)
|
第8週 |
4/12 |
參觀國立故宮博物院/桃園市立美術館橫山書法藝術館
*全班分為3至4梯次,每一梯次20人左右 |
第9週 |
4/19 |
參觀國立故宮博物院/桃園市立美術館橫山書法藝術館
*全班分為3至4梯次,每一梯次20人左右 |
第10週 |
4/26 |
法度楷式:北朝-唐代的楷書
狂醉真如:張旭、懷素與狂草書 |
第11週 |
5/3 |
意造無法:宋代文人書法新局 |
第12週 |
5/10 |
復古為新:趙孟頫與元代書法 |
第13週 |
5/17 |
期中評量 |
第14週 |
5/24 |
樹火紙博物館參訪+手抄紙DIY |
第15週 |
5/31 |
明、清書法 |
第16週 |
6/7 |
期末評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