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名稱 |
日本近代建築史 History of Modern Japanese Architecture |
開課學期 |
100-2 |
授課對象 |
|
授課教師 |
黃蘭翔 |
課號 |
ARHY1017 |
課程識別碼 |
141 11700 |
班次 |
|
學分 |
3 |
全/半年 |
半年 |
必/選修 |
選修 |
上課時間 |
星期二5,6,7(12:20~15:10) |
上課地點 |
文20 |
備註 |
亞洲藝術學程學生優先選課。兼通識A3*。。A3*:世界文明領域。可充抵通識 總人數上限:45人 外系人數限制:25人 |
Ceiba 課程網頁 |
http://ceiba.ntu.edu.tw/1002japanarchitectur |
課程簡介影片 |
|
核心能力關聯 |
核心能力與課程規劃關聯圖 |
課程大綱
|
為確保您我的權利,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不得非法影印
|
課程概述 |
一、 課程概述
通常論述近代建築是以西方產業革命以後,西歐的建築發展為論述之內容與思緒的脈絡。但是對於非西方國家的近代建築歷史的發展必須存在先西方化的運動,其次才是其近代化建築的歷史發展。日本從19世紀中葉以來,就是一個非西方國家近代建築歷史發展的一個典型案例。本課程即是以講述這個歷史發展之內容。
本課程將說明日本在明治維新之後,積極追求本國建築之近代化,從聘請西洋外國專業技術者,到本國建築師的培養,從對西洋建築知識、技術、美學、建築理論思想完全的掌握,到發展屬於日本本身的近代建築,最後在當今以日本現代建築領導世界。這個發展過程在不同階段都有其建築界人士不斷的超越前一代人的限制,突破種種限制才能達成的任務。
建築發展是社會發展的呈現,而社會的現象又是個人意志集合的表現,所以從建築的理解可以理解人的生活內涵,生活價值觀的取捨。可以更直接地說,對建築的關懷其實就是人生的關懷。本課程即是透過日本近代建築之發展,理解近代日本或日本人在近代的奮鬥過程。
又台灣曾受日本統治五十年的歷史,這一段期間也是日本近代建築史發展上很關鍵的時期,有不少實驗性的努力也是在台灣進行的,因此本課程也將要求學生進行日本留在台灣的近代建築之田野觀察,讓學生可有近身性的理解日本建築史之一部分。
|
課程目標 |
二、 課程目標
(1)思考建築近代化的意義
(2)培養建築史的基礎知識
(3)透過建築思考近代社會、近代國家、近代藝術等種種層面的意義
(4)嘗試建構臺灣近代建築史的構想(重新思考何謂殖民統治與殖民建築之意義)
三、 每週進度及教學內容
1. 課程說明與世界近代建築史的開始
說明產業革命與社會結構之變遷、新建築的出現、工業革命時代的材料與建築、導入建築之新技術。
2.雖是二二八紀念日,但是預定舉辦戶外教學「蘭陽建築展與現場建築參觀」
3.「日本近代建築」的概述
說明日本接觸西洋建築的開始、重視外觀之擬洋風建築的盛行、從官方學院進行體系性的學習之開始、草創時期聘僱自西方的建築師們、因為富國強兵與產業振興之洋風建設技術的導入、在明治時期日本建築所達到的境界、明治時期的都市改造。
繳交「顏水龍展觀後感」
4.明治時代的文化形成之性格
西方近代建築史的發展是社會、政治、文化、藝術、思想等整體性的發展,相較之下日本在明治之初,近代建築如同其他的造形藝術一樣,對於具有完全不同思想背景之近代建築,僅能做片面、孤立單一層面性的學習。雖然明治政府對於外來文化可以說是進行了快速而有效的學習,但是卻將「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做選擇性的分開。在這個時候的建築界也面臨「建築是藝術或非藝術」的論爭。
繳交讀書心得報告:藤森照信著,黃俊銘中譯,《日本近代建築》第一章從地球東向來的「殖民式建築」。
5.西洋建築移植過程
日本國內經濟與政治已經發生了近代化的變革,在國際上又面臨被直接編入國際資本主義體系的壓力,因此政府藉由外國人技術者、土地測量師等工程建設者的協助,從事為富國強兵與振興產業所需的種種建設。並且伴隨著外國商人的住宅,當時興建了不少外國人居住的市街地與洋風建築。日本匠師也在外國人技術者的指導之下成長,政府也開設籌設公部門的學校企圖培養日本的本土人才。日本除了培養建築樣式設計人才之外,同時也必須學習洋式建築所需的種種材料製作的技術。
繳交讀書心得報告:藤森照信著,黃俊銘中譯,《日本近代建築》第二章 從地球西邊來的殖民式建築。
6.調課至3/31(六)邀請中研院臺灣史研究所吳叡人教授演講「臺灣的市民革命為何沒有發生?」(暫定)
繳交以「何謂殖民統治與殖民建築?」為題,約1000字的報告。
7. 溫書假,停課一次
8.建築生產組織對於新時代的對應
面對新建築之興建,日本傳統匠師團隊也面臨轉型的挑戰。跟從外國人技術者學習的日人匠師,開始尋求應用日本傳統技術、建材與造形,設計洋式建築。後來這些建築被稱為「擬洋風建築」。這時的建築發展課題在於日本的木造建築,如何適應甚至完全地轉變為屬於堆砌造系統的石造、塼造建築。但是這種由民間或是匠師本身的探詢與思索無法突破日本從未接觸過新建築建設的需求,也因此在明治20年代以後,這些傳統工匠就逐漸地退出近代建築史的舞台。
繳交讀書心得報告:藤森照信著,黃俊銘中譯,《日本近代建築》第三章 西洋冒險家的西洋館。
9. 期中考試
10.明治時代的建築
進入明治時代以後,日本國內除了外國技術者所興建的洋式建築外,由日本近代建築教育之父的英國人康德爾(Josiah Conder)所培養出來的第一代日本人建築師,也開始設計日本的洋式建築。雖然當時隨著時代與西洋建築被引進的路徑,依序可有所謂的美國時代、英國時代、法國時代、義大利時代、英國時代或是德國時代的建築風格。但無論如何,日本也終於渡過了學習外國洋式建築的階段,進入可以完全掌握西洋建築樣式,達到了能夠自由應用的階段。
繳交讀書心得報告:藤森照信著,黃俊銘中譯,《日本近代建築》第四章 匠師們的西洋館
11. 邀請校外近代建築史專家演講(暫定,有可能更改日期)
繳交讀書心得報告:藤森照信著,黃俊銘中譯,《日本近代建築》第五章 文明開化的花朵
12.市區改正
在政治上日本為要與歐美國家並駕齊驅,以解決外交的困境,託付明治時代建築扮演裝飾國家威嚴的角色。這種任務不僅止於單棟建築之興建,還在於市容的整頓。因此陸續在面臨大道旁側興建洋式建築,但是更有名的是東京銀座煉瓦街、日比谷官廳街計畫等整體市容的整建計畫,這讓東京市街具有了西洋整然有序的臨街廊道之空間。
繳交演講心得報告約1000字。
13.耐震結構的導入
關於建築技術的發展,日本與歐美截然不同處在於是否在地震帶上興建建築。因此在洋式塼石建築的結構體內,加入防震的結構技術。特別是在濃尾地震之後,以佐野利器為首的技術者提出了耐震的結構系統。這時重燃「意匠與結構」「樣式與技術」等等的討論。
繳交讀書心得報告:藤森照信著,黃俊銘中譯,《日本近代建築》第六章 御用建築師的活躍
14.建設企業的的成立
過去諸官廳的新建工程都是由政府負責設計與興造,但是從1887年3月起,即由財界自組土木建設公司以承包政府工程。這些財界人士或是公司內的技術者都是原先在政府部門內或是以民間的立場從事洋式建築之相關工作者。還有因會計法的公佈等條件,讓法律面的環境得以更為齊全。也就是說在政府扶植下,於資本主義社會裡,民間建設公司之勞務的協調、契約、管理、材料的購買、促進等經濟業務的成熟化。
繳交讀書心得報告:藤森照信著,黃俊銘中譯,《日本近代建築》第七章 日本人建築師的誕生
15.建築樣式確立的道路
建築史的發展「落後」於西方的日本,在近代建築的推進過程中,要如何面對本身的木造建築是一個很大的負擔。因此日本建築界開始調查研究傳統建築,特別是關於法隆寺起源的相關討論。結果有伊東忠太的「建築進化論」論述日本建築未來的發展,在國會殿堂設計興建,在當時的建築界裡,亦發生了建築樣式的討論,也提出了所謂的「國民樣式」。
繳交讀書心得報告:藤森照信著,黃俊銘中譯,《日本近代建築》第八章 從明治時代進入昭和時代
16.校外專家演講(暫定,時間有可能更改)
繳交讀書心得報告:藤森照信著,黃俊銘中譯,《日本近代建築》第九章 新世紀的歷史主義
17.作為新目標的都市住宅
基本上,日本建築界到了大正時期以後,對歷史樣式建築,不論就建材、設計或是營造技術等方面而言,都已經趕上了西洋的腳步。自此以後,日本要面對的問題是其國內都市裡的住宅建築的問題。西方在解決新興都市裡的住宅,由霍華德提出了《明日的田園都市》,日本也很快地翻譯該書以日文版出版,因此有些理想性高的都市規劃者受其影響很大。這時也制定了「市街地建築物法」「都市計畫法」等法令,而建築界也成立了「建築學會」「日本建築協會」「建築業協會」「日本建築師會」等組織。
繳交讀書心得報告:藤森照信著,黃俊銘中譯,《日本近代建築》第十章 社會政策學派
18. 期末考試
|
課程要求 |
(1)課前以台北市立美術館「顏水龍展觀後感」為題,撰寫約1000字的報告於第一次或第二次上課繳交。
(2)學生每星期一次的報告與讀書心得報告40%
(2)期中考試25%
(3)期末考試35%
學生除學習日本近代建築知識外,將被要求思考臺灣近代建築的內容,甚至將被要求提出單棟臺灣近代建築分析。
|
預期每週課後學習時數 |
|
Office Hours |
|
指定閱讀 |
一、 指定閱讀(請詳述每週指定閱讀)
1. 中文書籍
藤森照信著,黃俊銘譯,《日本近代建築》,台北市 : 五南, 2008年。
2. 日文書籍
稲垣栄三、《日本の近代建築》(上、下)、鹿島出版会、1979年。
二、 延伸閱讀(請詳述每週延伸閱讀)
1.中文書籍與中文文稿
•石田潤一郎、中川理,《近代建築史》,昭和堂,1998年5月。
•(日)布野修司主编,胡惠琴等譯,《亞洲城市建築史》,北京 : 中國建築工業, 2010。
2. 日文書籍
•村松貞次郎、《日本近代建築の歴史》、NHKブックス、1977年。
|
參考書目 |
|
評量方式 (僅供參考) |
|
週次 |
日期 |
單元主題 |
第1週 |
2/21 |
課程說明與世界近代建築史的開始 |
第2週 |
2/28 |
※ 戶外教學「蘭陽建築展與現場建築參觀」 |
第3週 |
3/06 |
「日本近代建築」的概述 |
第4週 |
3/13 |
明治時代的文化形成之性格 |
第5週 |
3/20 |
西洋建築移植過程 |
第6週 |
3/27 |
※ 調課至3/31(六)邀請中研院臺史所吳叡人教授演講「双重邊陲性之中的抵抗:論台灣的政治現代性問題」 |
第7週 |
4/03 |
※ 溫書假,停課一次 |
第8週 |
4/10 |
歐洲19世紀末的造形運動 |
第9週 |
4/17 |
期中考試 |
第10週 |
4/24 |
歐洲19世紀末的造形運動 |
第11週 |
5/01 |
近代主義建築的成立(一) |
第12週 |
5/08 |
近代主義建築的成立(2)
歷史樣式與Art Deco |
第13週 |
5/15 |
原為「耐震結構的導入」改為
5/15(二)13:20-16:20 「1990年以後的台灣建築發展環境」 林芳怡講師 東海建築系 |
第14週 |
5/22 |
近代建築的成熟與變容(Part 1) |
第15週 |
5/29 |
原為「建築樣式確立的道路」,改為
「一甲子台灣的六件事(1860-1920)」
戴寶村教授 政大台灣史研究所 |
第16週 |
6/05 |
戶外教學 |
第17週 |
6/12 |
大雨停課 |
第18週 |
6/19 |
期末考試 |
第4-1週 |
2012/03/17 |
東海大學建築系蘇瑞弼教授演講 |
第5-1週 |
2012/03/24 |
真理大學人文與資訊學系殷寶寧教授演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