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名稱 |
從文學看臺灣 Taiwan Through Literature |
開課學期 |
101-1 |
授課對象 |
|
授課教師 |
黃美娥 |
課號 |
TwLit5006 |
課程識別碼 |
145 U0120 |
班次 |
|
學分 |
3 |
全/半年 |
半年 |
必/選修 |
選修 |
上課時間 |
星期一6,7,8(13:20~16:20) |
上課地點 |
普306 |
備註 |
兼通識A13*。。A13*:文學與藝術、世界文明領域。可充抵通識 總人數上限:50人 |
|
|
課程簡介影片 |
|
核心能力關聯 |
核心能力與課程規劃關聯圖 |
課程大綱
|
為確保您我的權利,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不得非法影印
|
課程概述 |
上課內容涵蓋鄉土、區域、族群、性別、文化等面向,授課時以臺灣文學作品選讀為經,臺灣歷史發展為緯,藉由古典詩文、民間文學和現代小說、散文,以及電影、紀錄片與照片等各式文本,思索相關臺灣文學、文化、社會議題,達成以文學文本凝視、想像臺灣的思維向度目標。 |
課程目標 |
回溯三百多年來的「有史」臺灣時期,在時間的流變下,這個藍色海洋上的島嶼,上演了形形色色的傳奇故事,也形塑了豐富的文化記憶與本邦論述。本課程嘗試以「臺灣文學」做為一個視窗,進以掌握、探視臺灣歷史經驗的發展,以及臺灣論述的形構和想像,而除了認知臺灣文學的美學向度外,也將同時思考文學做為臺灣認識論的方法論意義與價值。 |
課程要求 |
學生課前需閱讀每單元之文本,並於課中參與討論。 |
預期每週課後學習時數 |
|
Office Hours |
另約時間 備註: 學生請以email或研究室電話先行聯繫 |
參考書目 |
1. 主教材:王德威《臺灣:從文學看歷史》(台北:麥田出版社,2007)
2. 補充教材:前書未見的作品,則視課程需要而補充
|
指定閱讀 |
每週配合上課議題,需先閱讀相關文本,參見各週進度說明。 |
評量方式 (僅供參考) |
|
週次 |
日期 |
單元主題 |
第1週 |
9/10 |
課程介紹 |
第2週 |
9/17 |
臺灣漢人世界的形成:鄭成功多元文本論 |
第3週 |
9/24 |
開臺進士及其園林書寫:鄭用錫 |
第4週 |
10/01 |
乙未割臺敘事 |
第5週 |
10/08 |
漢詩•詩社•文學政治 |
第6週 |
10/15 |
現代性、殖民性與臺灣人的身體 |
第7週 |
10/22 |
臺灣人?日本人?中國人? |
第8週 |
10/29 |
出國開會/另行補課 |
第9週 |
11/05 |
期中考 |
第10週 |
11/12 |
戰後臺灣的新生/心聲 |
第11週 |
11/19 |
二二八事件的文學思考 |
第12週 |
11/26 |
分組報告 |
第13週 |
12/03 |
分組報告 |
第14週 |
12/10 |
分組報告 |
第15週 |
12/17 |
人生與性別的思索 |
第16週 |
12/22 |
邊緣人的反思 |
第17週 |
12/24 |
臺北的愛與憎 |
第18週 |
1/7 |
期末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