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名稱 |
臺灣文學選讀 |
開課學期 |
96-2 |
授課對象 |
|
授課教師 |
張文薰 |
課號 |
TwLit5007 |
課程識別碼 |
145 U0130 |
班次 |
|
學分 |
2 |
全/半年 |
半年 |
必/選修 |
選修 |
上課時間 |
星期二3,4(10:20~12:10) |
上課地點 |
普405 |
備註 |
兼臺灣研究學程。兼通識A1。A1*:文學與藝術領域。可充抵通識 總人數上限:80人 |
Ceiba 課程網頁 |
http://ceiba.ntu.edu.tw/962tailiter |
課程簡介影片 |
|
核心能力關聯 |
本課程尚未建立核心能力關連 |
課程大綱
|
為確保您我的權利,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不得非法影印
|
課程概述 |
本課程為臺灣大學共同教育中心個別型通識教育改進計畫補助計畫:
「臺灣文學」、「臺灣文化」的獨特性何在?做為海島、多族群、歷經多重政權駐足的「臺灣」,是否具備顯現殊異於二大文化來源的中國與日本的風貌?本課程藉由影像資料與自日治至當代小說作品的觀看與閱讀,祈能於課堂討論中激盪出對於認識、理解臺灣的種種可能。上課方式主要由教師講授,選課者需於上課前閱讀指定篇章並參與討論。 |
課程目標 |
1.建立選課者在思索台灣人文現象等相關問題時之必要知識與自由視角。
2.透過同一主題,由影像與文本分別入手的方式,使選課者能對文字藝術與影像呈現的特質與侷限有所認識,進而培養閱讀與表現的能力。
|
課程要求 |
|
預期每週課後學習時數 |
|
Office Hours |
|
指定閱讀 |
|
參考書目 |
一、 《臺灣文學百年顯影》,玉山社,2003年。
二、 《小說的五十堂課》,木馬文化,2006年
三、 《小說面面觀》,志文出版社,1991年再版
四、 自編作品原文一份
|
評量方式 (僅供參考) |
No. |
項目 |
百分比 |
說明 |
1. |
期中報告 |
20% |
|
2. |
課堂表現與出席 |
30% |
包含三次點名以及參酌兩篇閱讀心得報告(2000字以內)給分 |
3. |
期末考 |
50% |
|
|
週次 |
日期 |
單元主題 |
第1週 |
02/19 |
課程說明
分發加選條碼
|
第2週 |
02/26 |
主題:日治時期新知識份子形象
追風〈她將往何處去〉
|
第3週 |
03/04 |
主題:臺灣文學第一才子
呂赫若〈牛車〉〈冬夜〉
|
第4週 |
03/11 |
主題:城市的歡愉與墮落
王詩琅〈沒落〉〈十字路〉
|
第5週 |
03/18 |
主題:現代化近程中的台灣
1935年台灣博覽會與朱點人〈秋信〉
|
第6週 |
03/25 |
主題:個人意識的追求
龍瑛宗〈植有木瓜樹的小鎮〉
|
第7週 |
04/01 |
主題:醫療與文學的接點
周金波〈水癌〉〈志願兵〉〈氣候信仰與宿疾〉
|
第8週 |
04/08 |
主題:40年代之種種可能
西川滿〈赤崁記〉
|
第9週 |
04/15 |
主題:百年經典的啟示
吳濁流《亞細亞的孤兒》
|
第10週 |
04/22 |
主題:鄉土命題的傳承或創造(一)
〈兒子的大玩偶〉
|
第11週 |
04/29 |
主題:鄉土命題的傳承或創造(二)
王楨和〈嫁妝一牛車〉
|
第12週 |
05/13 |
主題:祖師奶奶現身
張愛玲〈傾城之戀〉
|
第13週 |
05/20 |
主題:族群流離與臺灣
電影「小畢的故事」朱天文《最想念的季節》〈敘前塵〉 |
第14週 |
05/27 |
朱天文《荒人手記》
|
第15週 |
06/03 |
電影:「莎勇之鐘」
|
第16週 |
06/10 |
主題:歷史小說的真誠與虛妄
主題:外省族群與雙身
朱天心《古都》
|
第17週 |
06/17 |
期末考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