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名稱 |
地球的奧秘 Investigating the Earth |
開課學期 |
104-1 |
授課對象 |
|
授課教師 |
盧佳遇 |
課號 |
Geo2010 |
課程識別碼 |
204 49260 |
班次 |
|
學分 |
2 |
全/半年 |
半年 |
必/選修 |
|
上課時間 |
星期二6,7(13:20~15:10) |
上課地點 |
中庭大講堂 |
備註 |
A7:物質科學 總人數上限:90人 |
Ceiba 課程網頁 |
http://ceiba.ntu.edu.tw/1041Geo2010_ |
課程簡介影片 |
|
核心能力關聯 |
核心能力與課程規劃關聯圖 |
課程大綱
|
為確保您我的權利,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不得非法影印
|
課程概述 |
本課程將以地質現象作為引言,來談論全球的地球科學的問題。所以,首先以地球的演化歷史談起,如此便可以有全面性的地球科學的概念,之後依序有板塊運動學說、大地構造環境、火山、地震、古生物、岩石與礦物、古氣候、礦產與能源、台灣島的演化史、台灣的自然環境。每一主題會以台灣以關的例子來討論說明。 |
課程目標 |
地球是人類生存的環境,我們必須瞭解地球的奧秘才能永續經營我們的生存環境。地質科學的目標就是運用我們的語言來描述地球的奧秘,而地質學家則是扮演解說員的角色,負責將蘊含在岩石及地質現象中的地球奧秘以文字或圖像來表達。因此,地質科學是屬於全球性的現象。 |
課程要求 |
(1)本課程為尊重同學選修課程的權利,因此”第一&二週上課點名未到(包括遲到或早退之點名)視同自動退選”。被退選的名額將開放加選,如有困難應事先說明或請假。
(2)請注意課程資訊中之評分標準,準時出席,繳交作業及報告。
(3)在課程網頁作業中有心得與提供資源的部份是心得報告的評分標準。在討論區或作業中發表的意見,建議及討論內容則為建議及討論的評分標準。 |
預期每週課後學習時數 |
|
Office Hours |
每週五 15:30~17:20 備註: 請事先寄信告知助教 |
指定閱讀 |
|
參考書目 |
Earth: Portrait of a Planet-3rd Edition (2007)by Stephen
Marshak, W. W. Norton & Company
BBC,Discovery 與 National geography有線頻道、岩石入門(遠流出版社)、台灣深度旅遊手冊叢書(遠流
出版社)、台灣土地故事(大地出版社)。
http://140.112.56.241/; 以及各大學地球科學系所網頁 |
評量方式 (僅供參考) |
No. |
項目 |
百分比 |
說明 |
1. |
分組討論 |
30% |
每週分組討論表現 |
2. |
CEIBA討論區發表 |
15% |
每週1分,扣除期中期末共15週 |
3. |
個人課堂表現 |
15% |
組員互評之成績 |
4. |
影片心得 |
10% |
觀賞影片的心得 |
5. |
期末考 |
30% |
五題問答題 |
|
週次 |
日期 |
單元主題 |
第1週 |
|
Introduction- Cosmology and the Birth of Earth |
第2週 |
|
地球的空間與時間 (Spatial and Temporal dimensions of Earth) |
第4週 |
|
水的故事 (Water-Earth ride) |
第5週 |
|
板塊構造學說 (Plate Tectonics) |
第6週 |
|
火山(Volcano) |
第7週 |
|
礦物與寶石(Minerals and Gems) |
第8週 |
|
化石與演化 (Fossils and Evolution of Life) |
第9週 |
|
影片及心得 |
第10週 |
11/17 |
地震與海嘯(一) |
第11週 |
|
海嘯 |
第12週 |
|
台灣的地震與海嘯 |
第13週 |
|
造山運動與台灣島的誕生 |
第14週 |
|
能源危機 |
第15週 |
|
地球系統 |
第16週 |
|
全球變化 |
第17週 |
|
其他地質災害 |
第18週 |
|
期末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