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名稱 |
西洋政治哲學二 WESTERN POLITICAL PHILOSOPHY(II) |
開課學期 |
96-2 |
授課對象 |
|
授課教師 |
江宜樺 |
課號 |
PS3104 |
課程識別碼 |
302 30120 |
班次 |
01 |
學分 |
2 |
全/半年 |
半年 |
必/選修 |
選修 |
上課時間 |
星期二3,4(10:20~12:10) |
上課地點 |
社法14 |
備註 |
先修科目:西洋政治哲學一。。兼通識A45。A45*:哲學與道德思考、公民意識與社會分析領域。可充抵通識 限學號單號 總人數上限:130人 外系人數限制:30人 |
Ceiba 課程網頁 |
http://ceiba.ntu.edu.tw/962wpp |
課程簡介影片 |
|
核心能力關聯 |
核心能力與課程規劃關聯圖 |
課程大綱
|
為確保您我的權利,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不得非法影印
|
課程概述 |
本課程為介紹西方政治哲學之基礎性課程。上學期討論希臘、羅馬、中世紀及文藝復興時期之政治思想,涵蓋人物包括蘇格拉底、柏拉圖、亞里斯多德、西塞羅、奧古斯丁、馬基維里等。討論要點為西方古典政治哲學關於「正義」、「政體」、「德性」、「自然法」、「信仰與理性」、「權力與榮耀」等問題之論述。下學期介紹十六世紀至二十世紀的各種政治思潮,講授範圍上起霍布斯,下至尼采,主要討論近代政治思想對古典價值體系的批判與繼承,以及現代各種意識形態之主張。 |
課程目標 |
課程進行方式以分析思想家經典為主,但各時代之文化風貌與思潮流變,亦列為講授要點。 |
課程要求 |
閱讀指定教材,上課出席及發問,期中考,期末考。 |
預期每週課後學習時數 |
|
Office Hours |
每週一 10:00~12:00 |
參考書目 |
1. Rousseau 著,李常山譯,《論人類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礎》,台
北:唐山,1986。
2. Kant 著,李明輝譯,《歷史哲學論文集》,台北:聯經,
2002。
3. 逯扶東著,《西洋政治思想史》,台北:三民書局,2002。
|
指定閱讀 |
|
評量方式 (僅供參考) |
No. |
項目 |
百分比 |
說明 |
1. |
期中考 |
40% |
|
2. |
期末考 |
40% |
|
3. |
課堂出席與隨堂測驗 |
20% |
|
|
週次 |
日期 |
單元主題 |
第1週 |
2/19 |
下學期課程介紹 |
第2週 |
2/26 |
霍布斯論自然狀態與自然法 |
第3週 |
3/04 |
霍布斯論社會契約與主權國家 |
第4週 |
3/11 |
洛克的自然權利說與政府契約論 |
第5週 |
3/18 |
孟德斯鳩論政體與分權制衡 |
第6週 |
3/25 |
施明德講座學術演講(Professor Donald Horowitz ) |
第7週 |
4/01 |
盧梭論不平等的起源 |
第8週 |
4/08 |
盧梭論全意志與國民宗教 |
第9週 |
4/15 |
柏克與潘恩關於革命正當性的辯論 |
第10週 |
4/22 |
期中考(考試範圍為第一週至第八週的內容) |
第11週 |
4/29 |
《聯邦論》對黨派與權力的看法 |
第12週 |
5/06 |
康德的目的王國與實踐理性 |
第13週 |
5/13 |
黑格爾論市民社會與國家 |
第14週 |
5/20 |
托克維爾對民主社會的分析 |
第15週 |
5/27 |
約翰.密爾的自由思想 |
第16週 |
6/03 |
馬克思與社會主義革命 |
第17週 |
6/10 |
後現代哲學思想的先知 —— 尼采 |
第18週 |
06/17 |
期末考(考試範圍為期中考之後的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