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名稱 |
經濟學二 Economics(Ⅱ) |
開課學期 |
99-2 |
授課對象 |
|
授課教師 |
林建甫 |
課號 |
ECON1007 |
課程識別碼 |
303 22230 |
班次 |
02 |
學分 |
3 |
全/半年 |
半年 |
必/選修 |
選修 |
上課時間 |
星期一7,8,9(14:20~17:20) |
上課地點 |
普101 |
備註 |
通識A5*課程。生傳系、工管系企管組、工管科管組時段。(兩系必帶入)。A5*:公民意識與社會分析領域。可充抵通識 總人數上限:200人 |
Ceiba 課程網頁 |
http://ceiba.ntu.edu.tw/992econclin |
課程簡介影片 |
|
核心能力關聯 |
核心能力與課程規劃關聯圖 |
課程大綱
|
為確保您我的權利,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不得非法影印
|
課程概述 |
本課程的目的在介紹現代總體經濟學的基礎理論。有人說經濟學很難,也完全脫離現實。基本上,這樣的說法是完全錯誤的。經濟學是非常有用的科學,經濟學的思考,往往令你大開眼界。這門課就將帶給你這種截然不同的感受。因為經濟學是透過成本效益的分析,討論社會及個人如何做選擇的問題。這與人類的生活及文明無不息息相關。
經濟學是透過成本效益的分析,討論社會及個人如何做選擇的問題。雖然在社會科學的範疇裡,沒有絕對的對或錯,但卻有一隻看不見的手:「價格機能」在作用,默默的導引「資源」的分派。在這裡面,沒有道德,沒有性別,只有人類的本(理)性。你會驚訝的發現原來冥懂的事情是這麼的清楚,不可知的過去與未來也都有了一些顯見的端倪。經濟學不僅僅是高尚的經世濟民,更不是狹義的銅臭分析;而是探討如何將有限的資源,在眾多的競爭上,生產不同的產品;然後再將產品如何的分配於不同世代的國家社會及最後的個人;對芸芸眾生而言,如何調配你的時間、金錢,甚至安排你的生活。這都是經濟學討論的重要課題。
|
課程目標 |
在這門課當中,我們將著重經濟學的原理原則的相關運用,來探討上述的問題;課程重點在介紹總體經濟導論及國民所得,經濟福利,各家學派,經濟成長及國際貿易。大部份的經濟分析不可避免要用到數學,本課程盡量不用數學,而代之以口語化的推理及思考。(不須修習過微積分)
|
課程要求 |
作業、小考(20%)、期中考(30%)、期末考(40%)。平時出席、討論(10%);另外鼓勵同學寫報告,報告有加分。包告分為兩種:經濟散文及學術報告。
|
預期每週課後學習時數 |
|
Office Hours |
每週三 07:50~09:10 每週四 07:50~09:10 備註: 星期三 7:50~9:10 人文社會高等研究院副院長室
星期四 7:50~9:10 社會科學院經濟學系館 103 室 |
參考書目 |
經濟學理論與實際 (下): 張清溪, 許嘉棟, 劉鶯釧, 吳聰敏 合著 (2004年第四版)。
經濟學2000 (下冊):跨世紀新趨勢4/E 霍德明﹐熊秉元﹐胡春田﹐巫和懋 合著 (2005年第四版)。
經濟學(下冊) 陳昭南﹐毛慶生﹐朱敬一﹐林全﹐許松根﹐陳添枝﹐黃朝熙合著 (2004年第四版)。
Economics (6th edition) by Michael Parkin (2006)
Principles of Economics (8th Edition) by Karl E. Case and Ray C. Fair (2006)
世界經濟之戰: 丹尼爾葉金(Daniel Yergin)及約瑟夫史坦尼斯洛(Joseph Stanislaw)著,財團法人公共電視文化事業基金會發行VCD
了解全球化:The Lexus and Olive Tree 湯瑪斯.佛德曼 著, 蔡繼光、李振昌,霍達文譯,聯經出版公司,2000 年 06 月 15 日出版
世界是平的:湯瑪斯.佛德曼著,譯者:楊振富?潘勛,雅言文化,2005 年 11 月 23 日出版
經濟殺手的告白:約翰.柏金斯著,譯者:楊振富?潘勛,時報文化,2007 年 1 月 23 日出版
賣桔者言:張五常著,臺北市遠流出版社。
改變歷史的經濟學家:海希朗爾 (Heilbroner, Robert L.)著; 蔡伸章譯台北市志文出版:新潮文庫287。
生活的經濟學:蓋瑞.貝克(Gary S. Becker),吉蒂.娜夏特.貝克(Guity Nashat Becker)著;薛迪安譯,臺北市:麥格羅.希爾出版社。
聰明學經濟的12堂課︰ 查爾斯惠倫 (Charles Wheelan)著, 胡瑋珊譯, 臺北市: 先覺出版社。
|
指定閱讀 |
經濟學原理 第2版�王國樑、吳中書、林建甫、蔡攀龍 出版社:東華 |
評量方式 (僅供參考) |
|
週次 |
日期 |
單元主題 |
第1週 |
2/21 |
總體經濟學導論 |
第2週 |
2/28 |
二二八No Class |
第3週 |
3/07 |
產出與所得的衡量 |
第4週 |
3/14 |
經濟福利與所得分配 |
第5週 |
3/21 |
通貨膨脹與失業 |
第6週 |
3/28 |
總合供需模型初論 |
第7週 |
4/04 |
春假 No Class |
第8週 |
4/11 |
凱因斯學派的論點 |
第9週 |
4/18 |
財政政策 |
第10週 |
4/25 |
期中考 |
第11週 |
5/02 |
貸幣與銀行體系 |
第12週 |
5/09 |
現代金融市場 |
第13週 |
5/16 |
貨幣政策 |
第14週 |
5/23 |
景氣循環與預期作用 |
第15週 |
5/30 |
經濟成長 |
第16週 |
6/06 |
端午節 No Class |
第17週 |
6/13 |
國際貿易與國際金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