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名稱 |
國會與憲政民主 PARLIAMENT AND CONSTITUTIONAL DEMOCRACY |
開課學期 |
98-2 |
授課對象 |
|
授課教師 |
劉有恒 |
課號 |
NtlDev1036 |
課程識別碼 |
341 11440 |
班次 |
|
學分 |
2 |
全/半年 |
半年 |
必/選修 |
|
上課時間 |
星期二5,6(12:20~14:10) |
上課地點 |
共203 |
備註 |
本課程可抵原共同必修課程-公民教育。。A5:公民意識與社會分析領域。 總人數上限:100人 |
Ceiba 課程網頁 |
http://ceiba.ntu.edu.tw/982parliament |
課程簡介影片 |
|
核心能力關聯 |
本課程尚未建立核心能力關連 |
課程大綱
|
為確保您我的權利,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不得非法影印
|
課程概述 |
美國國會是美國政治的中心,也是國際矚目的焦點。美國憲法的架構中,立法、行政、司法政府三部門係以立法機關排列第一,美國國會因而稱為「政府的第一部門」,其重要性可想而知。美國政府的組織型態係立法與行政完全分立,美國總統的權力雖大,但國會對總統的牽制能力,卻遠遠超過世界上任何其他國家的立法機構。美國國會所擁有的強大力量,與其內部的組織結構與運作模式自有密切關係。
國會是民主國家職司立法的機構,由來自全國各地經選舉產生的議員所組成,國會的職權本於憲法,代表人民監督政府施政。國會議員身為選民的代表,同時又是國家立法機關的一份子,此種雙重角色,使其工作常須兼顧選區利益與國家整體政策制定兩方面的不同需求。
立法工作係依據國會規則與程序的規範來進行,制度上國會處理立法工作的正式組織,分為委員會與院會兩大部分;實質上推動立法工作的核心則為國會的政黨組織。國會的政黨、委員會、院會等組織的結構與運作,決定了國會立法活動與公共政策制定的結果。在國會本身之外,立法機構的活動還牽涉到國會與政府行政部門、司法部門等機構的互動,以及國會與各種利益團體組織所進行的立法游說活動的影響。
本課程的設計,即係以上述各項國會內、外的組織與活動為題,並配合美國國會近年來的實際運作狀況,一一加以介紹。課程進行方式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依教材主題講授美國國會制度結構的運作方式,與立法實質活動中政策制訂的若干課題;第二部分以新聞影片介紹美國國會與華府政壇當前的若干問題。
|
課程目標 |
1. 介紹美國國會制度結構與運作方式,認識美國國會中主要政黨所代表的政策立場與意識型態差異,理解美國政府當前所面臨的主要國內外政策難題與爭議。
2. 選課同學依個人興趣對美國國會活動的相關議題,選擇特定主題深入探討,以撰寫學期報告的方式延伸學習。
|
課程要求 |
|
預期每週課後學習時數 |
|
Office Hours |
|
指定閱讀 |
|
參考書目 |
主要教材:Davidson, Roger H. and Walter J. Oleszek. 2005 Congress and Its Members. 10th ed. Washington, DC: CQ Press. |
評量方式 (僅供參考) |
No. |
項目 |
百分比 |
說明 |
1. |
期末考試 |
50% |
|
2. |
書面學期報告一篇,報告內容必須直接與教材內容有關,題目與大綱需先經教師同意 |
50%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