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資訊
課程名稱
中國大陸研究學程導論
Introduction to China Studies 
開課學期
107-2 
授課對象
 
授課教師
葉國俊 
課號
NtlDev1095 
課程識別碼
341 17850 
班次
 
學分
2.0 
全/半年
半年 
必/選修
 
上課時間
星期二7,8(14:20~16:20) 
上課地點
社科402 
備註
A5:公民意識與社會分析與徐斯勤合授
總人數上限:66人 
Ceiba 課程網頁
http://ceiba.ntu.edu.tw/1072NtlDev1095_ 
課程簡介影片
 
核心能力關聯
本課程尚未建立核心能力關連
課程大綱
為確保您我的權利,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不得非法影印
課程概述

兩岸關係與中國研究風氣深受政治環境影響,但面對語言文化近似而制度思維歧異極大的強鄰,知己知彼才是我國得以行穩致遠的關鍵。本校中國大陸與兩岸研究能量極為雄厚,不斷為產官學界提供理論實務人才。社會科學院與中國大陸研究中心成立「中國大陸研究學程」(http://www.coss.ntu.edu.tw/zh_tw/Academics/China) 已歷十餘載,尚未建立一門導論課程作為入門指引,簡介學程重要課程內容,調整後將包括近期重要研究方向,兩岸短期交流以至求學工作生活的必要知識。 

課程目標
本課程基於前述理念並結合社科院內外師資,由政治系徐斯勤與國發所葉國俊二位教師規劃合授作為學程入門指引,期望達成以下目標:
1.激發學子對於中國大陸與兩岸關係理論實務的興趣,進而選修本學程並按部就班完成課業。本課程自將計入學程修業學分;
2.其次,即使不參與學程,本課程仍能計入通識學分,且對近期中國大陸情勢與兩岸交流發展有基本的認識;
3.第三,與社會科學院新近成立的東亞研究學程資源共享且相輔相成,擴大同學的國際視野,由我國出發思考兩岸、東亞與其他大國之間的互動關係。
4.最後,不同於一般多達十餘位講師的講座課程,本導論將由授課教師主授,依以下架構循序進行重要議題介紹,其間邀請學程成員就課程與重要研究方向進行報告,力求授課脈絡清晰完整。 
課程要求
每週進度及教學內容簡述 (縮寫標示教材簡稱,細節詳指定與延伸閱讀)
第1週 (2/19) 課程簡介:由Asian Barometer 看兩岸三地以至於東亞地區的民主化 (Asianbarometer 2018)
眾所週知我國號稱東亞第一個民主共和國,但兩岸四地華人區域仍有待努力完成百年前的理想。本校「胡佛東亞民主研究中心」持續在亞洲進行大規模民主化跨國調查研究,累積有關政治價值變遷、民主正當性、政治參與、民主治理品質等議題之跨國經驗性資料。

第2週 (2/26) 東亞歷史簡論及其問題 (Fairbank 1989; Holcombe 2017)
以慰安婦問題為例,日本婦女是最大受害者,但迄今該國多數年輕人仍無所悉。類似爭議與制度歧異使得中日二國難以成為區域政經整合的領導,歐盟統合模式所揭櫫的價值與和平在東亞也因此幾無可能性。

第3週 (3/5) 近卅年兩岸經貿交流 (Yeh and Ho 2012;葉2017)
與其他國家不同的是,兩岸經貿發展是在幾乎沒有任何官方協議的情況下快速增長,臺灣的資金技術與經管知識輸出,對中國經濟發展作出超乎官方統計的貢獻,但也引發自身不少經濟社會問題。

第4週 (3/12) 中國大陸與兩岸關係現況 (一) (提供講授大綱與讀物)
邀請陸委會主委與國發所教授陳明通博士 (暫訂) 專題簡介,提示當前中國大陸政經情勢與兩岸交流發展的重點。陳教授曾在中國研究最頂尖的學術期刊China Quarterly 發表論文。

第5週 (3/19) 中國大陸政經體制特色、菁英政治演變與未來發展 (提供講授大綱與讀物)
針對改革開放時期以來的演進歷程,徐斯勤教授將提供具有學術嚴謹性但也淺顯易懂的專題簡介與評論,分析我們過去所理解的一切,包括改革開放時期的中共集體領導、黨內民主乃至國家與社會關係,從1979到當前的演進主軸。

第6週 (3/26) 中國改革開放以來的重要政經變遷與發展、成果與教訓 (提供講授大綱與讀物)
承上週,中共1980年代的轉變,「摸著石頭過河」迄今創造出全球規模第二的經濟體,其間重要的變遷與發展,例如國有企業改革、非國有和私有部門的興起、中央與地方關係起伏等,徐斯勤教授將會針對其內涵、成果與得失等,進行介紹和分析。

第7週 (4/2) 假期

第8週 (4/9) 中國大陸與兩岸關係現況 (二) (提供講授大綱與讀物)
我國不同政黨對於中共及兩岸關係現況看法,差距真的很大嗎?在邦交國不斷減少下,北京是否真為我國參與國際社會的「捷徑」?邀請左正東教授 (暫訂) 提出不同觀點,他所開設的「東亞導論」並列為本學程的英語導論課程。

第9週 (4/16) 中國衝擊 (China shock) (一) (Medeiros 2009; Ahn and Duval 2017; Arslanalp, Liao and Seneviratne 2016)
川普以其粗鄙無文令人側目,但美國主流經濟學界的確逐漸強調,自由貿易的利益有其前提,而自中國加入WTO且經歷金融海嘯後,這些前提條件不能再被忽視。

第10週 (4/23) 中國衝擊 (二) (Haepp and Hsin 2016)
承前述,如果歐美等經濟規模大國都深覺有必要糾正對中經貿關係所存在的扭曲,那麼與對岸經貿最緊密且僅為小型開放經濟體的臺灣,恐怕更要謹慎留意。

第11週 (4/30) 一帶一路到帶路倡議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提供講授大綱與讀物)
對國外援助且由本國產業優先承攬 (ODA),世界各國都有參與,為何一帶一路 (OBOR) 特別令人側目,且後來不得不改為BRI以避免爭議?我們請張登及教授進行剖析,也是他「中國大陸國際關係案例專題」等課程重點之一。

第12週 (5/7) 中國製造2025效果與各國反應 (Wubbeke et al. 2016; Xing 2016; Hanemann and Huotari 2017)
以歐盟27國為例,一向是中國分化並藉機獲取技術支持抗衡美國的重要對象 (rule and divide)。然而Made in China 2025的企圖,竟能使重要成員國團結一致,在2017年9月盟情咨文發布後,一年內就將監控國外投資併購立法推進到歐洲議會。我們也將論及中國產業升級與我國新南向政策的關係。

第13週 (5/14) 中國大陸社會變遷 (提供講授大綱與讀物)
國發所中國大陸與東亞組召集人施世駿教授的「中國大陸社會變遷專題」,從社會變遷與政策角度,集中討論1990年以後,中國大陸政經變化與社會體制變革及影響,包括戶籍制度、一胎化、群眾抗爭、農民工等問題,藉此理解中國大陸的社會情勢。

第14週 (5/21) 中國大陸重要經社問題:不平等與環境變化 (Cevik and Correa-Caro 2015; Piketty 2013; Jang et al. 2016)
過去臺灣經驗較為可貴之處在於經濟發展兼顧所得平均,中國大陸情況則是快速增長與所得分配惡化並呈,近期學術研究顯示情況有所改善,但政府的財政與稅收政策卻有相互扞格矛盾之處。習政府曾宣稱不再以經濟發展作為治理績效依據,並力圖改善過去犧牲環境換取增長的策略,但在歐美日各國對中經貿形成統一戰線情況下,原已逐漸改善的環境似又呈惡化之勢。

第15週 (5/28) 中國大陸重要經社問題:地方政府政策制定機制 (提供講授大綱與讀物)
簡旭伸教授任教本校地理環境資源系,因中央─地方治理研究有關地方決策制定過程與機制方面的貢獻,分獲科技部吳大猷獎與中研院年輕學者研究獎。我們可從他的課程研究學習切入中國大陸地方與環境治理,以及臺商議題的方法。

第16週 (6/4) 人民幣能成為國際貨幣嗎?(De Grauwe 2018; Yeh and Tso 2015)
有人說貨幣是一國實力的展現,在討論中國各項政經社議題後,回答這個問題應是很合適的,但仍要回歸到國際貨幣的定義及其條件,您會發現條件很少,但能符合的貨幣更少。

第17週 (6/11) 中國的未來 (Li 2015)
總結過去預測未來並不容易,但看看中國大陸主流經濟學者的觀點,會提供我們更多想法。

第18週 (6/18) 期末考週
期末測驗並繳交所有報告 
預期每週課後學習時數
 
Office Hours
每週一 14:00~16:00 
指定閱讀
Ahn, J. and R. Duval (2017) Trading with China: Productivity gains, job losses, IMF Working Paper 17/122.
Arslanalp, S., W. Liao, S. Piao, and D. Seneviratne (2016) China’s Growing Influence on Asian Financial Markets, IMF Working Paper 16/173.
Asianbarometer (2018) Key findings of Asian Barometer (http://www.asianbarometer.org/survey/key-findings).
Cevik, S. and C. Correa-Caro (2015) Growing (un)equal: Fiscal policy and income inequality in China and BRIC+, IMF Working Paper 15/68.
De Grauwe, P. (2018) Economics of Monetary Union, Oxford.
Haepp, T. and P.L. Hsin (2016) Is Taiwan’s workforce underpaid? Evidence from marginal product of labor estimates at the company level, JSSP 28 (2), 299-331.
Holcombe, C. (2017) A History of East Asia: From the Origins of Civilization to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Ch.1.
Jang, C, C. Chang and W. Sung (2016) 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 and political turnover of municipal party secretary in China.
Li, D. (2015) The future of the Chinese economy, in G. Chow and D.H. Perkins, Routledge Handbook of the Chinese Economy, 324-342.
Wubbeke, J., Meissner, M., Zenglein, M.J., Ives, J., and Conrad, B. (2016) Made in China 2025: The making of a high-tech superpower and consequences for industrial countries, MERIC Papers on China 2.
Xing, Y. (2016) Rising wages, yuan appreciation and China’s processing exports, GRIPS Discussion Paper 16-01.
Yeh, K.C. and T.K. Ho (2012) Magnitude and volatility of Taiwan's net foreign assets against China: 1981-2009, China Economic Review 23 (3), 720-728.
葉國俊 (2017) 兩岸資金流動,陸委會報告。 
參考書目
延伸閱讀 (請詳列每週學生應配合閱讀之篇章)
Fairbank, J. et al (1989) East Asia: Tradition & Transformation, Ch.1.
Hanemann, T. and M. Huotari (2017) Record flows and growing imbalances: Chinese
investment in Europe in 2016, MERIC Papers on China 3.
Medeiros, E.S. (2009) China’s International Behavior: Activism, Opportunism, and
Diversification, Rand Corporation.
Piketty, T. (2013) Capital in the 21th Century,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Yeh, K.C. and C. Tso (2015) Policy configurations of PRC and East Asian emerging
economies after the global financial crisis era: An analysis of tri-lemma
indexes, China: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13 (1), 139-154. 
評量方式
(僅供參考)
 
No.
項目
百分比
說明
1. 
出席狀況 
20% 
指定演講務必出席。除公假外,病假需公立醫院證明,事假不受理,即使請假獲准也將酌扣分數,畢竟沒有出席。 
2. 
演講後心得報告 
30% 
指定演講擇一撰寫,篇幅不拘,依學術格式。  
3. 
期末考 
50% 
所有教學範圍。 
 
課程進度
週次
日期
單元主題
第1週
2/19  課程簡介:由Asian Barometer 看兩岸三地與世界情勢  
第2週
2/26  和平崛起:中國與國際案例比較 
第3週
3/05  中國因素對臺灣的影響:以一份2015年勞動部問卷實證為例 
第4週
3/12  陳明通老師:兩岸與大陸情勢及政策重點 
第5週
3/19  徐斯勤老師:中共菁英政治(1) 
第6週
3/26  徐斯勤老師:中共菁英政治(2) 
第7週
4/02  假期 
第8週
4/09  中國大陸的經濟(農業)改革:1979迄今 
第9週
4/16  左正東老師:兩岸與國際關係 
第10週
4/23  權利(產權),上訪(信訪)與抗爭 
第11週
4/30  產能調整與產業升級:以歐中爭議為例 
第12週
5/07  張登及老師:當前北京對外政策的成因、內容與挑戰 
第13週
5/14  施世駿老師:中國大陸社會問題與變遷 
第14週
5/21  中國大陸的平等與不平等 
第15週
5/28  簡旭伸老師:綠色發展主義(green developmentalism)在中國大陸 
第16週
6/04  中國大陸的治理目標:環境與經濟發展孰重 
第17週
6/11  中國經濟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