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資訊
課程名稱
全球化專題
SEMINAR ON GLOBALIZATION 
開課學期
98-2 
授課對象
社會科學院  國家發展研究所  
授課教師
周桂田 
課號
NtlDev7045 
課程識別碼
341 M5030 
班次
 
學分
全/半年
半年 
必/選修
選修 
上課時間
 
上課地點
 
備註
上課時間與地點請參閱本所網頁。
限碩士在職專班生
總人數上限:50人 
 
課程簡介影片
 
核心能力關聯
核心能力與課程規劃關聯圖
課程大綱
為確保您我的權利,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不得非法影印
課程概述

本課程從經濟、科技、國家與社會發展的角度,探討全球化經濟與社會之變遷、衝擊,第一部份將集中在國家與科技、知識經濟競爭力問題,第二部分探討全球化市場與國家能力,第三部分討論當代工業社會變遷發展特性,第四部分重點在於掌握生產體制的演變,第五部分總體討論當代全球化競爭帶來環境、社會風險與不確定性。本課程尤其著重自工業革命以來所產生的科技變動與社會部門複雜分化之議題,特別銜接當代資訊科技與社會利益關係的演變、資訊科技經濟所帶來的國家競爭力、全球化經濟體系的產生、對全球社會產生的勞動類型與新社會不平等問題。帶領學生探討現代社會產業的基本競爭問題與社會本質,並分析全球生產體制變遷對社會、制度的衝擊。 

課程目標
注重理論與實務的探討。修課同學課前必須詳讀指定教材,上課以討論方式進行。課堂討論要求創新性的腦力激盪。 
課程要求
上課參與、討論、隨堂小考佔百分之七十,期末報告佔百分之三十。

第1週 主題:國家與社會
教材:導論
第2週 主題:國家與社會
教材:
Held, David/McGrew Anthony/Goldblatt Davied/ Perraton Jonathan 2001 chapter 9, 當代全球化的形成in: Global transformations: politics, economics and culture, 韋伯文化, p. 519-564。
Castells, Manuel. 2002 權力式微的國家? in: 資訊時代:經濟,社會與文化第二卷 - 認同的力量,p.267-338。
第3週 主題:國家與社會
教材:
Held, David/McGrew Anthony/Goldblatt Davied/ Perraton Jonathan 2001 chapter 3, 全球貿易與全球市場in: Global transformations: politics, economics and culture, 韋伯文化, p. 183-232。
*李碧涵,2001,〈知識經濟時代國家競爭力的社會經濟分析〉,《國家發展研究》(國立台灣大學),第一卷第一期,頁27-61。
第4週 主題:國家與社會
教材:
Held, David/McGrew Anthony/Goldblatt Davied/ Perraton Jonathan 2001 chapter 4, 變動中的全球金融模式in: Global transformations: politics, economics and culture, 韋伯文化, p. 233-290。
李碧涵,2000b,〈全球市場與國家策略:重新思考依賴發展論和經濟全球化〉,論文發表於《新世紀•新社會─科技、勞動與福利研討會》,台北大學社會學系與台灣社會學會等主辦,台北市:台北大學社科館及自強大樓。民國八十九年十二月廿一日至廿二日。頁1-19。論文並收錄於《新世紀、新社會─科技、勞工與福利研討會論文集》。
第5週 主題:全球化危機
教材:
Allen, John & Peter Braham & Paul Lewis 2003 福特主義與現代工業,in: 現代性的政治與經濟形式,韋伯文化, p. 303-964。
*李碧涵,2002b,〈勞動體制的發展:全球化下的挑戰與改革〉,《社會
政策與社會工作學刊》,第六卷第一期,頁185-219。
第6週 主題:全球化危機
教材:全球化與民族國家空洞化?
Allen, John & Peter Braham & Paul Lewis 2003 勞動分工與職業變遷,in: 現代性的政治與經濟形式,韋伯文化, p. 365-438。
Held, David/McGrew Anthony/Goldblatt Davied/ Perraton Jonathan 2001 chapter 5, 企業權力與全球生產網絡in: Global transformations: politics, economics and culture, 韋伯文化, p. 291-352。
第7週 主題:巨變:從工業社會到資訊社會
教材:控制革命:工業社會的興起
Beniger, J. R. 1998, 第一章:導論,台北:桂冠,頁1-36。
Beniger, J. R. 1998, 第二章:導論,台北:桂冠,頁37-73。
第8週 主題:巨變:從工業社會到資訊社會
教材:控制革命:邁向工業社會
Beniger, J. R. 1998, 第五章:邁向工業化:控制能量和速度,台北:桂冠,頁201-256。
Beniger, J. R. 1998, 控制革命–資訊社會的技術和經濟起源,第三部份:走向資訊社會:從控制危機到控制革命,台北:桂冠,頁337-510。
第9週 主題:後工業社會的來臨
教材:後工業社會的來臨
Bell, Daniel 1995(1973) <一九七六年版序言><導論><從商品到服務:不斷變遷的型態>,in: The coming of Post-industry Society(貝爾,1995,後工業社會的來臨),頁7-23, 1-56, 151-202。
Straubhaar & LaRose. 1996, 傳播媒介與資訊社會,第三章:資訊社會的發展;第十二章:電腦產業,台北:亞太,頁65-95; 403-439。
Bell, Daniel 1995(1973) <知識和技術諸層面>,in: The coming of Post-industry Society(貝爾,1995,後工業社會的來臨),頁203-326。
預期每週課後學習時數
 
Office Hours
 
指定閱讀
 
參考書目
卓秀娟、陳佳伶譯,唐•泰普史考特(Don Tapscott)著,〈新經濟體系的十二道議題〉,《數位化經濟時代—全球網路生活新模式 (The Digital Economy)》,1997,台北:聯經出版公司。
羅耀宗譯,邁可•德托羅斯(Michael L. Dertouzos)著,1997,《資訊新未來(What Will Be- How the New World of Information Will Change Our Lives)》,台北:時報文化出版社。
齊思賢譯,萊司特•梭羅(Lester C. Thurow)著,2000,《知識經濟時代( Building Wealth)》,台北:時報文化出版社。
高希均、李誠主編,2001,《知識經濟之路》,台北:天下遠見出版有限公司。
*張美惠譯,威廉布里志斯(William Bridges)著,1995,〈工作到哪去了〉,《新工作潮(Job shift)》,台北:時報文化出版社,頁16-39。
李碧涵,1996c,〈後工業化與階層結構轉變〉,論文發表於《拓邊�扣邊:
社會學研討會》,東海大學社會學系與台灣社會學社主辦,教育部與東海大學贊助,台中市:東海大學視廳大樓茂榜廳。民國八十五年十一月九日至十日。頁1-40。
 
評量方式
(僅供參考)
   
課程進度
週次
日期
單元主題
無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