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名稱 |
毒道之處~看不見的危機! The Way of Toxicity ~ The Hidden Hazard in our daily life! |
開課學期 |
112-2 |
授課對象 |
|
授課教師 |
姜至剛 |
課號 |
Tox5009 |
課程識別碼 |
447 U2500 |
班次 |
|
學分 |
2.0 |
全/半年 |
半年 |
必/選修 |
|
上課時間 |
星期一8,9(15:30~17:20) |
上課地點 |
普101 |
備註 |
A78:物質科學、生命科學與趙家德、劉興華、陳惠文、劉秉慧、蔡幸真、華國泰、陳珮珊合授 總人數上限:250人 |
|
|
課程簡介影片 |
|
核心能力關聯 |
核心能力與課程規劃關聯圖 |
課程大綱
|
為確保您我的權利,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不得非法影印
|
課程概述 |
本課程《毒道之處~看不見的危機!》如同羅倫.薛瓦列對環境健康所下的定義:“保證所有生物體都有保持或發揮全部遺傳潛力的最佳機會”。
雖然,毒理學無法解決所有環境健康問題,但能幫助我們更好地以「批判性的眼光」分析周圍環境和那些影響在地甚至全球的事件,判斷化學物質和物理因素對我們生活和工作的影響,並提出富有遠見及深度的問題,進而帶動各行各業、政府部門和新聞媒體的決策者共同影響社會與環境的發展,促進人類“保持或發揮全部遺傳潛力”。導引同學吸收毒理學基本概念,進而學習及批判影響在地甚至全球的毒性污染事件,養成獨立學習及社會反思能力。 |
課程目標 |
1. 透過單元案例講授與導引,使修課同學能夠正確說明毒性評估的步驟。
2. 透過舉例與問答介紹風險分析的架構,使修課同學能夠以風險分析方法,說明該事件的內涵。
3. 以過去毒性事件說明,使同學能正確分析資料、推論事件的毒理學基礎,進而能正確製作分組報告。 |
課程要求 |
要求學生針對本週毒理學相關社會事件提出看法,提出自我思辨的過程,課堂上隨時回覆議題。
為促進本課程討論,於臉書建立社團:毒道之處?看不見的危機!請欲修課同學申請加入此社團。
社團連結: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1158996287480231/
第一週上課,請欲加簽的同學記得於 Zuvio 輸入加簽專用課程代碼 116133212,未加入的同學無法進行加簽抽選。
欲加簽同學可以先加入 Webex 直播,以避免教室過於擁擠,有抽到加簽的同學再來教室即可。
Webex 網址:https://ntumc.webex.com/ntumc-tc/j.php?MTID=ma5dee3287f0f6602555508f104eec7e0 |
預期每週課後學習時數 |
3小時 |
Office Hours |
|
指定閱讀 |
A.「臺大醫院健康電子報」之「食安與毒理學」系列。作者:姜至剛
B. 後毒物時代:偽食物、毒建材、假有機,全球政府視而不見的人類危機。作者: 羅倫.薛瓦列,譯者:家均,賈翊君,林惠敏,陳惠菁, 出版社:高寶, 出版日期:2014/03/26
|
參考書目 |
A.生活中的毒理學。作者:吉爾伯特,出版社:上海科學技術, 出版日期:2013/12/01
英文原著:A Small Dose of Toxicology: The Health Effects of Common Chemicals,2nd edition, by Steven G. Gilbert (免費下載)
https://www.asmalldoseoftoxicology.org/download-in-english 延伸閱讀(請詳列每週學生應配合閱讀之篇章)
B.毒道之處:看不見的危機! 作者:劉秉慧, 劉興華, 陳惠文, 姜至剛, 華國泰, 陳珮珊, 蔡幸真 出版社:社團法人台灣食品安全促進協會, 出版日期:2021/04/30 |
評量方式 (僅供參考) |
No. |
項目 |
百分比 |
說明 |
1. |
出席率 |
20% |
出席採用簽到加隨機點名,請假次數依學則規定。缺席一次扣總成績2分,依此類推。 |
2. |
課程參與 |
20% |
Zuvio test:課前填答,課中參與度(需適時回答),課後回饋(每週皆需文字回饋,依內容考評) |
3. |
期中報告 |
25% |
請從期中以前的主題選一個有興趣的主題寫一篇報告(內容須包含:前言、同學們的看法、社會當中跟此議題的關係、如何解決、結論) |
4. |
期末報告 |
25% |
請從期中以後的主題選一個有興趣的主題寫一篇報告(內容須包含:前言、同學們的看法、社會當中跟此議題的關係、如何解決、結論) |
5. |
期末影片 |
10% |
於期末考週繳交,採分組互評 (老師、組間、組內) |
|
針對學生困難提供學生調整方式 |
上課形式 |
|
作業繳交方式 |
書面報告取代口頭報告, 團體報告取代個人報告 |
考試形式 |
書面(口頭)報告取代考試 |
其他 |
由師生雙方議定 |
|
週次 |
日期 |
單元主題 |
第1週 |
2/19 |
課程簡介/後毒物時代的恐慌 |
第2週 |
2/26 |
卡路里毒性效應-燃燒脂肪之後 |
第3週 |
3/4 |
你喝的水安全嗎? - 眼不見為淨? |
第4週 |
3/11 |
吐司片上的萬花叢 - 淺談黴菌毒素與食物污染 |
第5週 |
3/18 |
毒品 - 毒品開趴,濫用之後 |
第6週 |
3/25 |
有機不有機 – 土壤 生態 與農藥 |
第7週 |
4/1 |
細胞不死,不死細胞-談環境因子與惡性腫瘤 |
第8週 |
4/8 |
無法呼吸的空氣(PM2.5,奈米粒子,環境荷爾蒙,重金屬) |
第9週 |
4/15 |
美麗的真相 - 化妝品與保養品 |
第10週 |
4/22 |
糖等於毒? 減糖大作戰-全面備戰身、心、靈 |
第11週 |
4/29 |
風險人生-生活中風險評估實例 |
第12週 |
5/6 |
為什麼加工食品的成分好複雜 ? 食品添加物是必要之害 ? |
第13週 |
5/13 |
有機溶媒 - 溶化污垢,融化健康! |
第14週 |
5/20 |
是吃藥還是服毒 - 藥物副作用 |
第15週 |
5/27 |
人如其食-環境, 飲食與基因調控 |
第16週 |
6/3 |
期末考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