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名稱 |
臺灣發展關鍵議題 The Key Issues of Taiwan’s Development |
開課學期 |
108-2 |
授課對象 |
|
授課教師 |
陳文章 |
課號 |
COE1001 |
課程識別碼 |
500 10010 |
班次 |
|
學分 |
1.0 |
全/半年 |
半年 |
必/選修 |
|
上課時間 |
第1,2,3 週 星期一9,10,A,B(16:30~20:10)星期三10,A,B,C(17:30~21:05)星期四9,10,A,B(16:30~20:10) |
上課地點 |
|
備註 |
密集課程。上課地點:工學院203國際會議廳。。A5:公民意識與社會分析與吳俊傑、胡星陽、陳聰富合授 總人數上限:120人 |
Ceiba 課程網頁 |
http://ceiba.ntu.edu.tw/1082COE1001_ |
課程簡介影片 |
|
核心能力關聯 |
本課程尚未建立核心能力關連 |
課程大綱
|
為確保您我的權利,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不得非法影印
|
課程概述 |
臺灣在接下來的十年間,將面臨政治、人口、科技、生態等各方面來自大環境的嚴峻挑戰,衝擊社會與經濟發展。根據分析,其中六項關鍵議題為:1. 高齡社會、2. 臺灣的區域定位、3. 產業創新與轉型、4. 面對移工/移民、5. 建構知識社會、6. 媒體識讀與挑戰。本課程將邀請對於各項議題有深入研究之專家學者,帶領學生深入瞭解議題的內涵、現況與未來可能的發展,協助學生對於自己所處的社會環境有進一步的認識,期能培養能夠解決關鍵議題的新生代人才。 |
課程目標 |
透過內容設計與課堂互動,本課程之教學目標有三:
1. 學生瞭解臺灣發展關鍵議題之基礎知識
2. 學生提出解決關鍵議題之提案
3. 學生具備解決之熱忱與抱負
|
課程要求 |
學生每次上課都應該出席,並積極參與課堂活動與討論。每次課後應繳交課堂內容重點整理,做為提案發想之基礎。期末應繳交提案草案,提案報告內容包括:定義解決問題、鎖定目標受眾、現況分析、解決方案、預計達成效益等。 |
預期每週課後學習時數 |
|
Office Hours |
每週一 17:00~20:30 每週四 16:30~20:30 每週三 17:30~21:30 |
指定閱讀 |
-- |
參考書目 |
-- |
評量方式 (僅供參考) |
No. |
項目 |
百分比 |
說明 |
1. |
出席 |
40% |
|
2. |
課堂互動與參與度 |
30% |
|
3. |
心得 |
30% |
|
|
週次 |
日期 |
單元主題 |
第1週 |
|
03/04(三) 臺灣發展關鍵議題_課程說明_上課地點:工學院203國際會議廳 |
第2-3週 |
|
03/09(一)上課地點:工學院203國際會議廳17:00
主題:臺灣的區域定位(邀請台灣戰略模擬學會張榮豐秘書長授課)
人口老化導致人口紅利消失,身為亞洲四小龍之末,臺灣必須重新審視自己在亞洲的定位。
教學內容:對韓國與日本的研究,促進了解;對中國崛起、東南亞興起的認識;環保/水土保持/水環境、能源/綠能、食物供給。
03/11(三)上課地點:工學院203國際會議廳17:30
主題:高齡社會(邀請八福銀髮服務朱偉仁總經理授課)
臺灣人口快速老化,對社會帶來全面性衝擊,不只政策不足因應,人民社會觀念也無法適應,將帶來種種社會問題。
教學內容:社會福利制度、銀髮照護需求 (購物、行動/交通)、醫療保健 (資源分配、醫療資源與知識普及、都會設施)、家庭代間關懷溝通、日本面對高齡化經驗等。
03/12(四)上課地點:工學院203國際會議廳17:00
主題:媒體識讀與挑戰(邀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_陳炳宏教授授課)
對於媒體資訊與知識具篩選、辨識、質疑與批判能力,避免個人受到媒體不當影響。
教學內容:媒體識讀的4C教育 (批判性思考critical thinking, 溝通communication, 合作collaboration, 創意creativity)、辨識和了解大眾媒體對於個人正面和負面影響的知識與能力。
03/16(一)上課地點:工學院203國際會議廳17:00
面對移工/移民(邀請社團法人台灣四十分之一移工教育文化協會_陳凱翔創辦人授課)
移工移民已是臺灣社會的一部分,且因人口老化、勞動力減少,臺灣勢必需要更加開放移民,也必須及早準備因應移工移民帶來的文化認同、衝突等問題。
教學內容:相關政策配套制度、社會問題與適應、文化理解與融和。
03/18(三)上課地點:工學院203國際會議廳17:30
主題:建構知識社會(邀請財團法人誠致教育基金會執行長呂冠緯授課)
在言論自由、訊息與知識普遍可及、尊重文化與語言多樣性以及全民優質教育四個支柱之下,通過訊息通訊技術 (ICTs) 分享,帶來促進經濟社會轉變的力量。
教學內容:介紹知識的可獲取性 (例如教育、推廣知識/學習與創新、知識的生產者、跨領域整合)、信息與通信技術 (包括AI、機器學習、遠端控制、資料分析、網路安全 )。
03/19(四)上課地點:工學院203國際會議廳16:30
主題:產業創新與轉型(邀請AppWorks之初創投合夥人程九如授課)
臺灣產業面對全球化、人口老化勞動力減少、知識經濟等壓力,必須有所創新及改革。
教學內容:自動化、商業模式轉變、圍繞產品或平台構建生態系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