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資訊
課程名稱
傳染病:科學態度&社會責任
SCIENTIFIC ATTITUDE-SOCIAL RESPONSIBILITY TO FACE CHALLEGES OF EPIDEMICS 
開課學期
97-2 
授課對象
 
授課教師
金傳春 
課號
EPI5008 
課程識別碼
842 U3200 
班次
 
學分
全/半年
半年 
必/選修
選修 
上課時間
星期五1,2(8:10~10:00) 
上課地點
共105 
備註
兼通識A8。。A8*:生命科學領域。可充抵通識
總人數上限:120人 
Ceiba 課程網頁
http://ceiba.ntu.edu.tw/972EPIDEMICS 
課程簡介影片
 
核心能力關聯
核心能力與課程規劃關聯圖
課程大綱
為確保您我的權利,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不得非法影印
課程概述

拓展年輕人關懷臺灣及全球的傳
染病問題。
 

課程目標
1.明瞭不同國家的社經/文化差異之下,其面臨流行危機的防治作風為何。 2.導引同學思考如何在多次傳染病流行中有所科學發現,進而防治成功造福人群。 3.鼓勵不同專長的臺大同學相互討論以宏觀角度看問題,培養臺大的團隊精神。 
課程要求
1.明瞭自己潛能 2.如何「主動」查詢「某主題」資料 3.如何跨領域思考、整合做法
 
預期每週課後學習時數
 
Office Hours
 
指定閱讀
 
參考書目
1. 2007傳染病紀實:新聞眼中的防疫史(2008),衛生署疾病管制局
2. 張泰山(2008)民國時期的傳染病與社會︰以傳染病防治與公共衛生建設為中心,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3. 聽,希望在唱歌-愛與接納傳染病病患的故事(2006),衛生署疾病管制局
4. 徐明達 (2003) 病毒的故事, 天下出版社。
5. 楊玉齡,羅時成 (1999) 肝炎聖戰, 天下出版社。
6. 真如譯 (1998) 第11次大瘟疫-即將爆發的全球生化大戰, 智庫文化。
7. 洪蘭譯 (2000) 尋找第一個愛滋病毒, 遠流出版社。
8. 黃崑巖 (2003) SARS 的生聚教訓:從個案軌跡倫理思省,教育部。
9. 李淑娟主編 (2001) 發現臺灣公衛行腳,陳拱北預防醫學基金會。
10. William H. McNeill(1998) Plagues And Peoples(瘟疫與人),楊玉齡譯,天下
11. Arno Karlen(2000)Men and Microbes(病菌與人類的戰爭)楊幼蘭譯,晨星
12. Richard Rhodes(1997) Deadly Feasts:The 'Prion' Controversy and the
Public Health (致命的盛宴), 汪仲,張定綺譯,時報
13. Richard Preston(2004) The Demon in the Freeze:A True Story (試管中的
魔鬼), 楊玉齡譯,天下
14. Jared Diamond(1998) Guns,Germs,and Steel︰The Fates of Human Societies
(槍砲細菌與鋼鐵), 王道還,廖月娟譯, 時報
15. Miller, Judith/ Engelberg, Stephen/ Broad, William J.(2002) Germs:
Biological Weapons and America’s Secret War(細菌戰), 齊思賢譯 時報
16. Madeline Drexler (2007) Secret Agents – The Menace of Emerging
Infections(微型殺手-揭開新興傳染病威脅的真相)陳信宏譯, <先覺出版>。
17. Mark Olshaker CJ Peters (2000) Virus Hunter (病毒最前線)林為正譯, <先
覺出版>。
18. Joseph B. McCormick, MD, and Susan Fisher-Hoch M.D.(2002) Level IV (第
四級病毒)何穎怡譯 <商周出版>。
19. Richard M.Preston (1995) The Hot Zone,
20. 16.C.J.Peters (1998) Virus Hunter,
21. Gina Kolata (2001) Flu: The Story of the great influenza pandemic of
1918 and the search for the virus that caused it,
22. Garrett,Laurie. (1995) The coming plague: newly emerging diseases in
a world out of balance,
23. Richard B. Fisher (1991) Edward Jenner,
 
評量方式
(僅供參考)
 
No.
項目
百分比
說明
1. 
平日課後作業(每2~3週一次) 
40% 
 
2. 
小組報告 
20% 
 
3. 
期末考 
30% 
 
4. 
課堂表現 
10% 
主動蒐集最新英(外)文的傳染病資料而撰寫報『優等』加總分1分,有寫加總分0.5分,以鼓勵串聯整理外文資訊 
 
課程進度
週次
日期
單元主題
第1週
02/20  1. 課程介紹
2. 傳染病流行史觀的明鏡  
第2週
02/27  傳染病的擴散與數學模型 (Spatial diffusion of infectious diseases and mathematical modeling) 
第3週
3/06  人們曾如何面對世界性大流行的傳染病 
第4週
03/13  臺灣的傳染流行史訓:(1)天災後,如何推動傳染病偵測
(2)腸病毒流行後之省思  
第5週
03/20  愛滋症在世界各不同國家襲捲的的影響 
第6週
03/27  SARS在亞洲大流行之後:我們做了什麼 
第7週
04/03  溫書假  
第8週
04/10  病媒與傳染病的關係  
第9週
04/17  新興與再滋生之人畜共通傳染病 
第10週
04/24  禽流感及中國大陸傳染病對臺灣未來的影響 
第11週
05/01  海峽兩岸的國病: B型肝炎 
第12週
05/08  期中辯論賽「氣候與傳染病:危言聳聽還是正在進行」 
第13週
05/15  林黛玉得肺結核之後  
第14週
05/22  登革熱/登革出血熱在全球流行後的國際防控作法 
第15週
05/29  端午節彈性放假  
第16週
06/05  小組書報討論  
第17週
06/12  座談會:世界衛生組織及其他國際衛生工作 
第18週
06/19  期末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