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名稱 |
台灣食品安全問題之剖析與省思 A Reappraisal of Food Safety Management in Taiwan |
開課學期 |
103-2 |
授課對象 |
|
授課教師 |
蕭寧馨 |
課號 |
BST1008 |
課程識別碼 |
B02 11070 |
班次 |
|
學分 |
2 |
全/半年 |
半年 |
必/選修 |
|
上課時間 |
星期四9,A(16:30~19:15) |
上課地點 |
博雅103 |
備註 |
A45:哲學與道德思考、公民意識與社會分析領域。與林子倫、林國明、周桂田、蔡甫昌、吳建昌、謝冠雄、陳聰富合開 總人數上限:240人 |
Ceiba 課程網頁 |
http://ceiba.ntu.edu.tw/1032BST1008_fdsafety |
課程簡介影片 |
|
核心能力關聯 |
核心能力與課程規劃關聯圖 |
課程大綱
|
為確保您我的權利,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不得非法影印
|
課程概述 |
近五年來台灣之食品安全事件不斷,而且危害範圍擴大,曝露出我國食品管理的系統性問題。此等危害造成社會上多方的巨大損失:損害食品產業價值,折傷政府信譽,毀壞國際形象,增加國人的健康風險;許多損害難以評估。有鑑於國家食品供應系統之複雜性,其管理之週全、效率、公正與公平,除了科技的應用之外,還需要融貫社會、法律、倫理等各層面之考量。故本課程邀集各領域學者專家,針對我國食安個案,以國內外之學理和經驗為借鏡,共同剖析我國食品管理相關之科技、倫理、法規、社會、消費者行為等相關議題,以供知識分子思辨,期能凝聚共識和督促力量,以激勵政府與食品餐飲產業之提升。 |
課程目標 |
1. 介紹餐飲衛生管理與實用之外食原則
2. 認識食品生態系統之複雜性與我國之食品安全管理制度
3. 認識食安管理系統所需要的多元專業
4. 認識食品科技與檢驗技術之功用與限制
5. 認識風險管理
6. 認識產業與科技的社會、倫理、法律等責任
7. 認識食品安全管理之國際發展趨勢
8. 學習公民參與
|
課程要求 |
1. 完成指定之期初報告(1500字,2月23日前繳交,規格詳參「評量方式」)
2. 依據指定議題,完成小組資料收集與統整作業
3. 參與小組和課堂討論
4. 繳交課堂學習心得
5. 參與翻轉教室策略 |
預期每週課後學習時數 |
|
Office Hours |
|
參考書目 |
1. 周桂田(2014) 風險社會典範轉移:打造為公眾負責的治理模式。遠流,台北市。
2. 王秀雲等(2009) 科技渴望參與 Engaging the Public: An STS Reader。群學
3. 周桂田/主編 (2014) 風險社會:公共治理與公民參與。五南,台北市。
4. 蕭寧馨 (2014) 食品營養概論。時新,台北市。
5. 許明滿等(2013) 台灣食品藥物管理制度之演進與展望(一):組織及管理制度面。醫學與
健康2:11-21
6. 台灣2014食品安全與衛生管理法
7. 台灣之營養調查結果:https://consumer.fda.gov.tw/Pages/List.aspx?nodeID=287
其他資料連結於課程大綱 |
指定閱讀 |
1. 周桂田, 徐健銘(2015):從土地到餐桌上的恐慌:揭露與理解我們的食品安全到底哪裡出了錯。商周出版社。台北市。
2. 許明滿等(2013) 台灣食品藥物管理制度之演進與展望(一):組織及管理制度面。醫學與健康2:11-21
3. 台灣2014食品安全與衛生管理法
4. 台灣之營養調查結果:https://consumer.fda.gov.tw/Pages/List.aspx?nodeID=287
5. 謝冠雄 (2014) 《有一條線,在利益與法令之間》。動腦雜誌, 2014年12月刊
其他補充資料連結於課程大綱 |
評量方式 (僅供參考) |
No. |
項目 |
百分比 |
說明 |
1. |
期初報告 |
10% |
針對指定食安主題,論述己見,並說明修課期許,限1500 字,依規定繳交。
※報告說明:
課程開始前,期望同學可對近年食安時事、政策、各方觀點(產、官、學、媒體等)有初步了解,身為消費者,先針對以下問題進行思考,並充分表達個人想法。
請由以下兩個題目擇一,按規格及繳交期限完成報告。
●題目一:食品安全問題之消費者責任。
內容應含括:
(1). 消費者是否有責任?有何責任?理由為何?
(2). 為維護消費者權益,個人應如何行動?
(3). 如何凝聚消費群體的力量?
(4). 為維護消費者權益,消費群體應如何行動?
●題目二:書籍「從土地到餐桌上的恐慌-:揭露與理解我們的食品安全到底哪裡出了錯」閱讀心得。
※規格:至少1500字,12號字體,1.5倍行高,圖表請置於附錄,切勿copy & paste。
word檔上傳課程網 (https://ceiba.ntu.edu.tw/login_test.php?csn=366cd1)。
繳交期限:104年2月23日
※請注意!期初報告為本課程選課之必要條件! |
2. |
學習心得 |
20% |
每周上課後繳交 |
3. |
小組資料收集與報告 |
50% |
針對指定食安議題,分組執行資料之收集、整理、提出口頭說明與書面報告 |
4. |
出席與討論 |
20% |
實施分組討論,繳交討論心得,參與翻轉教室意見表達 |
|
週次 |
日期 |
單元主題 |
第1週 |
2/26 |
課程介紹、指定期初報告主題、分組討論 (蕭寧馨、吳建昌) |
第2週 |
3/05 |
我國之食品管理制度變遷與國際趨勢(蕭寧馨)<br>
許明滿等(2013) 台灣食品藥物管理制度之演進與展望(一):組織及管理制度面。醫學與健康2:11-21 |
第3週 |
3/12 |
餐飲衛生安全管理與實用外食原則(邀請營養師) |
第4週 |
3/19 |
政府、廠商與專業的角色剖析:以食品添加物為例(邀請講員:文長安顧問) |
第5週 |
3/26 |
食品科學與專業倫理 (蔡甫昌教授) |
第6週 |
4/02 |
春假調整放假 |
第7週 |
4/09 |
美國食品安全管制法律介紹 (宮文祥助理教授) |
第8週 |
4/16 |
企業倫理:在利益和法令之間的一條線(謝冠雄教授)<br>
謝冠雄 (2014) 《有一條線,在利益與法令之間》。動腦雜誌, 2014年12月刊 |
第9週 |
4/23 |
食安政策個案研究(1)產(學)界責任:營利與法律之外(期中考週:吳建昌、蕭寧馨、邀請講員)
|
第10週 |
4/30 |
食品廉正、安全與正義(吳建昌副教授)<br>
Bremmers, H., Trienekens, J. H., van der Vorst, J. G., & Bloemhof, J. M. (2011). Systems for sustainability and transparency of food supply chains–Current status and challenges. Advanced Engineering Informatics, 25(1), 65-76. |
第11週 |
5/07 |
食品法規與國人碘營養(蕭寧馨教授) |
第12週 |
5/14 |
食品瑕疵與危害的法律責任(陳聰富教授/學務長)
|
第13週 |
5/21 |
食品科技政治與政策(蔡奉真助理教授) |
第14週 |
5/28 |
食安政策個案研究(2)政府責任:政策與標準(吳建昌、蕭寧馨、邀請講員)
|
第15週 |
6/4 |
專業/科技與風險治理(周桂田教授)
周桂田 & 徐健銘 (2014) 〈塑化風險社會:塑化劑風暴背後之管制脈絡與結構分析〉,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九十五期,頁109-177。 |
第16週 |
6/11 |
科技與公民審議:民眾如何發聲?媒體代言?其他?(林國明副教授)
|
第17週 |
6/18 |
科技、社會與環境 (林子倫副教授)
|
第18週 |
6/25 |
期末考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