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名稱 |
猶太文化 An Introduction to the Jewish Culture |
開課學期 |
111-2 |
授課對象 |
|
授課教師 |
曾宗盛 |
課號 |
LibEdu1027 |
課程識別碼 |
H01 02700 |
班次 |
|
學分 |
3.0 |
全/半年 |
半年 |
必/選修 |
|
上課時間 |
星期三8,9,10(15:30~18:20) |
上課地點 |
普303 |
備註 |
另開放25名於開學後加簽。開學第一週務必出席,否則強制刪除選課。另開放國北教、臺藝大各2名。A3:世界文明 總人數上限:50人 |
|
|
課程簡介影片 |
|
核心能力關聯 |
本課程尚未建立核心能力關連 |
課程大綱
|
為確保您我的權利,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不得非法影印
|
課程概述 |
猶太文化歷經猶太宗教傳統的形塑與歷史的推進,發展出多元而繽紛的特色,從過去到現今豐富人類的文化多樣性。本課程介紹猶太文化及其對世界文明的貢獻與影響。
課程內容分三個部分:導論之後,
第一部分介紹猶太文化的歷史傳統與經典。
第二部分介紹猶太文化的節期、人生禮儀、與日常生活。
第三部分介紹猶太文化與生活世界交織下展現多樣的面貌。 |
課程目標 |
1.介紹猶太教的歷史及形塑的文化傳統,後續發展成不同流派。
2.認識猶太文化和現代世界的關係,猶太文化的多元化展現與貢獻。
3.簡介猶太文化與錫安主義/以色列,兼論以巴關係的近況發展。
4.在課程之外,將安排校外教學活動,參觀猶太文物中心Jeffrey D. Schwartz Jewish Community Center,認識其特色,理解猶太文化在台灣的實況。 |
課程要求 |
1.全程參與課程
2.參加分組討論
3.完成期中考試與期末報告
4.聆聽演講、撰寫心得、參加校外教學
5.學術誠實、完成書面報告 |
預期每週課後學習時數 |
2-3小時 |
Office Hours |
另約時間 備註: 聯絡方式 tstsan@gmail.com |
參考書目 |
內森・德拉金(Nathan Drazin),《猶太教育的千年傳承-根植於律法的生命教育之秘密》。張博等譯。台北:大塊文化,2018。
西蒙・夏瑪(Simon Schama)。《猶太人:世界史的缺口,失落的三千年文明史──追尋之旅(西元前1000-1492)》。黃福武、黃夢初譯。台北:聯經,2018。
西蒙・夏瑪(Simon Schama)。《猶太人二部曲:無國、無家、非我族類,遊蕩世界的子民歸屬何處(西元1492-1900)》。唐澄暐譯。新北:聯經,2022。
Elie Wiesel。《夜》。陳蓁美譯。台北:左岸文化,2006。
花亦芬。《在歷史的傷口上重生:德國走過的轉型正義之路》。台北市:先覺,2016。
阿丁.施坦澤茲(Adin Steinsaltz)詮釋。《阿伯特:猶太智慧書》。張平譯(新北市:聖經資源中心,2019)。
米爾頓‧維歐斯特(Milton Viorst)。《錫安主義:從猶太家園到猶太民族主義》,唐澄暐譯。新北:光現,2018。
賽門・蒙提費歐里(Simon Sebag Montefiore)。《耶路撒冷三千年》,黃煜文譯(台北:究竟,2013)。 |
指定閱讀 |
魏道思(Wayne Dosick)。《猶太信仰之旅:猶太人的信仰傳統與生活》。劉幸枝譯。台北:橄欖,2006。
馬汀・古德曼(Martin Goodman)。《猶太教四千年:從聖經起源、耶穌時代聖殿崇拜到現代分布全球的猶太信仰》,羅亞琪譯。台北:麥浩斯,2019。 |
評量方式 (僅供參考) |
No. |
項目 |
百分比 |
說明 |
1. |
平時成績 |
40% |
1)課堂出席與分組參與討論課(25%)。
2)出席專題演講並撰寫約500字心得(2次x5=10%)。
3)參與校外教學(5%)。
4)學期中不定時課堂點名:缺席課堂每次扣2分。 |
2. |
期中考試 |
20% |
考試範圍取自上課講義的內容與相關閱讀資料,考試方式包括選擇題、簡答題和申論題,相關細節另行公布。
考試日期:4/12課堂時間15:30-17:20。 |
3. |
期末報告 |
40% |
由4-5位同學組成一個研究小組,探討一個猶太文化相關主題(例如猶太教經典、歷史、禮拜禮儀、人生禮儀、文學、藝術或音樂,或是納粹大屠殺、以色列與巴勒斯坦問題…)。
1)學期第五週組成期末報告小組,學期第15–16兩週課堂時間請各小組分組口頭報告(每小組報告與討論15-18分鐘,15%)。
2)由小組口頭報告內容發展成期末書面報告,線上繳交小組共同合作撰寫之主題研究報告(25%),報告字數7000-8000字(包含註腳與參考書目)。 |
|
針對學生困難提供學生調整方式 |
上課形式 |
以錄影輔助 |
作業繳交方式 |
書面報告取代口頭報告, 口頭報告取代書面報告, 個人報告取代團體報告 |
考試形式 |
書面(口頭)報告取代考試 |
其他 |
由師生雙方議定 |
|
週次 |
日期 |
單元主題 |
第1週 |
2/22 |
課程介紹與導言 |
第2週 |
3/1 |
猶太文化的起源與歷史發展 |
第3週 |
3/8 |
猶太教的經典/ 猶太教義與律法 |
第4週 |
3/15 |
猶太文化大離散 |
第5週 |
3/22 |
猶太節期/ 人生禮儀 |
第6週 |
3/29 |
專題演講1:Shlomi Tabib拉比〈猶太日常生活與安息日〉 |
第7週 |
4/5 |
清明節 |
第8週 |
4/12 |
期中考試
考試項目:1)選擇題單選題20題(40%)2)簡答題任選6題(42%)3)申論題任選1題(18%) |
第9週 |
4/19 |
猶太文化與現代社會(猶太教派) |
第10週 |
4/26 |
毀滅與新生兼談歷史轉型正義 |
第11週 |
5/3 |
猶太文化與錫安主義/以色列國 |
第12週 |
5/10 |
性別議題與LGBT+ |
第13週 |
5/17 |
專題演講2:Hazan Leon Fenster〈猶太文化與藝術〉 |
第14週 |
5/24 |
參訪猶太文物中心:薛智偉坣娜猶台文化交流協會- Jewish Taiwan Cultural Association |
第15週 |
5/31 |
分組報告1 |
第16週 |
6/7 |
分組報告2(期末考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