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名稱 |
東亞儒家人文精神 Humanism in East Asian Confucianisms |
開課學期 |
101-1 |
授課對象 |
|
授課教師 |
黃俊傑 |
課號 |
LibEdu1041 |
課程識別碼 |
H01 04100 |
班次 |
|
學分 |
3 |
全/半年 |
半年 |
必/選修 |
|
上課時間 |
星期一7,8,9(14:20~17:20) |
上課地點 |
博雅302 |
備註 |
本課程將全程錄影並置於臺大開放式課程網站http://ocw.aca.ntu.edu.tw/ntu-ocw/。A3:世界文明領域。 總人數上限:80人 |
Ceiba 課程網頁 |
http://ceiba.ntu.edu.tw/1011eah101_1 |
課程簡介影片 |
|
核心能力關聯 |
本課程尚未建立核心能力關連 |
課程大綱
|
為確保您我的權利,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不得非法影印
|
課程概述 |
本課程從現代觀點探討東亞儒家人文傳統之核心價值及其展開,並分析其現代啟示。
本課程分析之東亞儒家人文精神,包括孔子、孟子、朱子、日韓儒者的生命智慧,以及作為儒家對照系統的道家與佛教的生命智慧等主題,討論儒家人文傳統在台灣及其與21世紀的互動。
每講均有「關鍵字」 、 「閱讀作業」、「思考問題」及「延伸閱讀」等。
|
課程目標 |
本課程之目的在於提昇修課學生對於東亞人文精神的熟悉度,奠定其運用傳統文化精神資源,以因應21世紀新挑戰的能力。 |
課程要求 |
本課程每週上課3小時,2小時係教師講課,第3個小時分組討論(每20人為一組,共分4組)。選課同學必須參加期中考與期末考,並必須每週出席上課、參與討論。 |
預期每週課後學習時數 |
|
Office Hours |
|
參考書目 |
1、黃俊傑:《東亞文化交流中的儒家經典與理念:互動、轉化與融合》(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10)
2、黃俊傑:《東亞儒學史的新視野》(臺北: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7)。
3、Chun-chieh Huang, Humanism in East Asian Confucian Contexts (Bielefeld: Transcript Verlag, 2010)
|
指定閱讀 |
|
評量方式 (僅供參考) |
|
週次 |
日期 |
單元主題 |
第1週 |
9/10 |
導論:為什麼在21世紀必須重溫東亞儒家人文精神?
|
第2週 |
9/17 |
總論:東亞儒家傳統中的人文精神 |
第3週 |
9/24 |
孔子的生命智慧 |
第4週 |
10/01 |
孟子的生命智慧 |
第5週 |
10/08 |
《大學》的生命智慧 |
第6週 |
10/15 |
《道德經》的生命智慧 |
第7週 |
10/22 |
禪宗的生命智慧 |
第8週 |
10/29 |
《心經》的生命智慧 |
第9週 |
11/05 |
華嚴宗的生命智慧 |
第10週 |
11/12 |
期中考 |
第11週 |
11/19 |
朱子的人文精神(1):「理一分殊」說 |
第12週 |
11/26 |
戲劇展演(分組等細節另公布) |
第13週 |
12/03 |
朱子的人文精神(2):「仁」說及其在日本與朝鮮的迴響
|
第14週 |
12/10 |
中國史學傳統中的儒家人文精神 |
第15週 |
12/17 |
中國儒家人文思想中的「自我」與「他者」:朱舜水與徐復觀的日本觀之比較
|
第16週 |
12/22 |
儒家人文傳統在現代台灣:發展與問題(補12/31調整放假)
|
第17週 |
12/24 |
結論:東亞儒家人文精神的核心價值
|
第18週 |
1/7 |
期末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