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資訊
課程名稱
設計未來
Design for the Future 
開課學期
112-2 
授課對象
創新設計學院  
授課教師
宋玫玫 
課號
DS5206 
課程識別碼
Z01 U0200 
班次
 
學分
1.0 
全/半年
半年 
必/選修
選修 
上課時間
第2,3 週
 
上課地點
 
備註
初選不開放。密集課程。修課申請詳閱課程大綱,上課時間2/25、3/3 (9am-5pm),停修截止日:3/5。與謝尚賢共授
總人數上限:28人 
 
課程簡介影片
 
核心能力關聯
本課程尚未建立核心能力關連
課程大綱
為確保您我的權利,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不得非法影印
課程概述

身處21世紀這個社會環境快速變化的時代,我們已然發現各種層次的問題無法僅透過單一學科領域便獲得解決。面對如此挑戰,以「創造力」與「跨領域合作」突破過往窠臼的訓練甚為關鍵,其關心不僅及於如何調整作法,更涉及用新的角度與態度看待問題。又,誠如Creativity at Work創辦人Linda Naiman所言,創造力有兩道程序,分別為思考與生產。若只有靈感卻沒有落實,充其量只能稱為想像力。因此,秉持D-School強調實作的精神,本課程將培養同學善用所學,以創新、包容的思考方式因應社會環境的快速變遷。
「設計未來」課程的主要目的在於結合未來思考與設計思考的概念,促進並提升學生跨域未來思考力。課程內容以兩天的工作坊形式呈現,以未來思考方法融入設計思考,循序漸進的引導學生體會並運用時間與空間於思考層面中,藉由方法的實際操作,培養出思考未來的深度,拓寬顧及的層面,拉遠推想的長度。
未來思考所需運用並訓練的能力包含邏輯思考、創意想像、同理包容、解構與重建。在跨領域團隊的合作工作中,未來思考工具可以協助團隊凝聚共識,引導學生在團體中為了共同目的,形成多元意見的討論平台,操作過程也包含對事件與自我意識的掃描、解構,達到觀念衝擊,進而引發學生反思現況、檢視歷史,並修正與重塑未來。 

課程目標
本課程結束時,同學能夠...
 得到思考未來的經驗;
 學得未來思考的概念與方法,並實際操作與演練;
 藉由工作坊的設計活動操作,激發具未來思考取向的創新思維,翻轉視角;
 應用基礎未來思考的方法於設計;
 培養跨域設計與未來思考力,以提升個人在生命中思考方式的轉換與整合力。 
課程要求
 本課程強調異質背景成員的跨領域團隊合作;
 本課程成績的評量不只看工作成果,還包括個人團隊合作與參與狀況;
 本課程可依各單元目標訂定/變動修課人數,並篩選修課學員;
 保留初選不開放,須經過書面審查或面試取得授權碼加選;
 每次修課單元時間為2天,請先評估該時間確定可以參加。因此課程務必要出席,不接受請假,上課也不得遲到。
 
預期每週課後學習時數
共約4小時 
Office Hours
備註: 有意選修課程的同學,需先至以下連結完整填寫表單及問題,授課教師將以你的填答內容進行篩選: https://docs.google.com/forms/d/1TWKhWc_HubrAKQ-SMJtD5CjuItg_aK6pw45UynM4Tsg/edit 
指定閱讀
1. Inayatullah, S(2015, September 16)。What Works in Futures Studies [Part 2]: Foresight Work. 未來學可以做什麼-PartII(宋玫玫,製作/翻譯)。[Video file]. Retrieved from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X-2bN9pW0s
2. Inayatullah, S.(2015, September 18)。What Works in Futures Studies [Part 1]. 未來學可以做什麼-PartI(宋玫玫,製作/翻譯)。[Video file]. Retrieved from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L5vS9iFHppM 
參考書目
3. Inayatullah, S. (2008). Six pillars: Futures thinking for transforming. Foresight, 10(1), 4-21.
4. 吳姿瑩(譯)(2014)第九章:六個核心架構:達到轉變的未來化思考。(原作者:Inayatullah, S.)(原著出版年:2008)。鄧建邦, 陳瑞貴, 陳國華, 陳建甫, 紀舜傑, 宋玫玫, 彭莉惠, 吳姿瑩(2014)。未來學:理論、方法與應用。新北市:華立圖書。
5. Masini, E. B. (1993). Why Futures Studies? London: Grey Seal.
6. 加來道雄(2012)。2100科技大未來:從現在到2100年,科技將如何改變我們的生活。台北市:時報出版。 
評量方式
(僅供參考)
 
No.
項目
百分比
說明
1. 
課堂參與表現 
30% 
依過程中之出缺席狀況、參與情形表現進行個人評分,分為組內互評(10%)及教學團隊評分(20%)兩部分。 
2. 
工作坊提案 
35% 
小組作業,於課程最後進行口頭報告,並輔以1000字為度之紙本書面說明,於課程結束後一周內參酌講評進行修訂後繳交,不得遲交。 
3. 
學習評估與心得報告 
35% 
個人作業,就指定閱讀材料、課堂講授與操作內容、提案報告過程撰寫以2000字為度之學習心得,於課程結束後一周內繳交,不得遲交,如有抄襲情事者,此部分不予計分。 
 
針對學生困難提供學生調整方式
 
上課形式
作業繳交方式
學生與授課老師協議改以其他形式呈現
考試形式
其他
課程進度
週次
日期
單元主題
第1週
  [感知未來]
藉由角色扮演,將學生分為不同世代的族群,從跨時代的問答中,體會所處社會隨著時間流轉所形成的「變」與「不變」,從而看見社會藉由時間而解構化的初步樣貌,領悟世界變化的先後順序,並推演同理(empathize)未來社會的可能需求。
[探議未來]
訂出設計議題(define),探索議題的歷史,並從檢視議題歷史中,看見轉變議題的內外驅力,抓準驅力後,推想議題的未來發展。
[演繹未來]
以不同未來思考工具幫助學生發想未來的可能(ideate),引導學生探索現存於環境中的微弱訊號,分辨社會現象在時代推演週期的位置,推想議題所發展出的未來樣貌。或者推想議題發生後的影響層面,更清楚並縝密的看見議題在未來所產生的影響,可能的機會、損失、以及需要重新調整的部分。 
第2週
  [雛形未來]
藉由不同形式的情節發展方法以及形式(prototype),描繪出數個不同未來情節。
[覺測未來]
藉由情節的內容設身處地體會存在於未來情節中的感受與生活,以此做為修正或加深朝向未來的基礎(te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