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資訊
課程名稱
循環城事專題
Circular City Projects 
開課學期
112-2 
授課對象
創新設計學院  
授課教師
黃書緯 
課號
DS5214 
課程識別碼
Z01 U0340 
班次
 
學分
1.0 
全/半年
半年 
必/選修
選修 
上課時間
第4,5 週
 
上課地點
 
備註
密集課程。修課申請及教室詳閱課程大綱,停修申請截止:3/5。
總人數上限:25人 
 
課程簡介影片
 
核心能力關聯
本課程尚未建立核心能力關連
課程大綱
為確保您我的權利,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不得非法影印
課程概述

運動使人開始健康生活,但運動產業則讓人反省這種生活模式是否永續。這是因為運動需要物件協助,而資本主義消費社會的「拋棄文化」(throaway culture)就讓使用者在日常生回的運動實踐中使用一次性包裝的物品、定期汰換跑鞋衣物,甚至以添購取代修補。這種拋棄文化在大型運動賽事中最為常見,也成為運動愛好者在日常實作中的兩難。雖然,許多運動賽事開始進行碳足跡排查、推動綠色認證機制,強調永續發展的重要性,蛋這些氣候行動的目標要能落實成為改變產業行為、民眾習慣的政策,仍需要藉著「技術物件」(technical objects)發揮拉攏與位移的作用,以改變行動者的日常實踐,否則往往會落入失敗。

這學期的課程,我們將會以「馬拉松賽事」為場域,考察賽事從籌備到結束的過程中動員組裝了哪些物件、技術、行動者?哪些物件其實可以用服務取代購買?甚至以循環設計(circular design)的方法進行再設計?

這門課將會與循環台灣基金會合作,一同思考如何藉著改變小事物,讓我們開始調整自己與他人的關係,轉變社會與自然的互動模式。更重要的,是重新想像另類的接近都市的權利(Right to the City)。
 

課程目標

- 讓學生認識運動賽事是由哪些物件組裝而成?
- 從循環經濟的角度思考如何重新設計賽事物件? 
課程要求
 
預期每週課後學習時數
 
Office Hours
 
指定閱讀
 
參考書目
 
評量方式
(僅供參考)
 
No.
項目
百分比
說明
1. 
課堂討論 
30% 
出席情況、課堂表現 
2. 
小組提案 
40% 
在小組報告中能否清楚說明:我們重新設計哪個物件?這物件在馬拉松賽事中的重要性?重新設計這物件後會如何影響跑者體驗?我們如何回應這體驗上的改變? 
3. 
修課心得 
30% 
 
 
針對學生困難提供學生調整方式
 
上課形式
作業繳交方式
考試形式
其他
由師生雙方議定
課程進度
週次
日期
單元主題
第4週
3/2 
- 基本概念
- 上午:運動賽事的永續議題
- 下午:循環經濟桌遊 
第4週
3/3  - 0910~0930:開場
- 昨日的記憶
- 0930~1000:物件的意義
- 體驗
- 再設計
- 變化
- 意義
- 1000~1200:案例分享
- 「運動賽事補水相關」黃暐程/ 奉茶行動 / 創辦人
- 「全循環運動鞋」陳谷銘/ Feebees襪鞋 / 創辦人

- 1300~1500:方案發想(引導員進場)
- 設計挑戰:我們如何設計馬拉松賽事中的某個物件?讓賽事更環保、更永續?
- 1500~1550:小組分享(一)
- 一組5分鐘報告(5mins*4)
- 我們打算重新設計哪個物件?
- 這物件在馬拉松賽事中的重要性?
- 我們的設計構想是?
- 改變物件本身?材質?外觀?使用方式?
- 以服務取代購買?
- 3分鐘寫回饋(3mins*4)
- 整理(18mins)
- 1550~1645:構想翻新
- 1645~1700:小組分享(二)
- 一組三分鐘報告(3mins*4)
- 1700~1715:收尾
 
第5週
3/16  - 0900~0915:開場
- 0915~1030:小組報告(一)
- 一組10分鐘報告初步提案(10mins*4)
- 3分鐘寫反饋(3mins*4)
- 整理(10mins)
- 1030~1200:提案調整
- 1200~1400:休息+預備
- 1400~1600:成果發表
- 提案架構
- 我們重新設計哪個物件?
- 這物件在馬拉松賽事中的重要性?
- 重新設計這物件後會如何影響跑者體驗?
- 我們如何回應這體驗上的改變?
- 評論人
- 循環台灣基金會:吳欣倫
- 台大永續辦公室:謝宜桓
- 發表流程
- 一組15分鐘報告(15mins*4)
- 評論人5分鐘綜合提問(5mins*4)
- 各組輪流4分鐘回應(4mins*4)
- 1600~1615:休息
- 1615~1645:綜合討論
- 再設計的難點
- 1645~1700:收尾